- 紅樓奪目紅
- 周汝昌著 周倫玲整理
- 1015字
- 2022-08-11 11:22:06
女兒
曹雪芹把女兒作為著書的主題,抒感的對象。開頭托書中人甄寶玉的話,女兒一稱,比什么名號都尊貴,說這二字時,須漱口焚香,否則要受惡罰。賈寶玉則連個酒令也忘不了女兒——他的令是女兒的四種心境:悲、愁、喜、樂。大觀園有女兒棠,茜香羅來自女兒國……
“女兒”一詞,如今除了指所生的女孩子,似乎極少見了,見的是些“少女”“女青年”了。老北京的“妞兒”,只在相聲、京戲里還有遺跡。我小時候聽民間百姓總是叫“閨女”,也不說“姑娘”(姑娘的本義是姑母、姑媽)。
我們漢字語文是最豐富、考究的。比如你應(yīng)領(lǐng)會:女子、女人、女性、女流、女郎、女士……這都不能亂用,不明其微妙的口氣和含義,會鬧笑話。
粗看,女兒似限于未嫁之女,古名室女,處(chǔ)女,其實又不盡然。如“十二釵”中有鳳、紈、秦,乃少婦,非少女也。就連蔣玉菡、薛蟠等人的酒令,也是“丈夫一去不回歸”“嫁了個大烏龜”(又作“嫁了個男人是烏龜”),這分明包括嫁后之女而言。
但在雪芹書中,還是大致有個分別,婆子、媳婦也成群,只呼“夏婆子”“王善保家的”“旺兒媳婦”等等,她們沒有名字。大丫鬟有名字,小丫頭多是乳名。
富家女兒,有文化的有名字,如傅秋芳,如夏金桂。貧寒之女無名者嫁后的稱呼通例是“張門李氏”“王門劉氏”……我所見清代文獻,所聞少年時風(fēng)俗,還都是如此。
“婦女”,是個籠統(tǒng)詞,表“性別”(古無這種洋話),不含任何感情、態(tài)度的色彩?!皨D道人家”,就有了尊重、體貼的意味。
這些,不見于曹雪芹筆下,不必多說。
雪芹時代,女卑男尊,貴家(尤其滿洲大官之家)的風(fēng)氣是以奴婢之多為爭盛的“標(biāo)志”,貧家生女養(yǎng)活不起,又舍不得溺嬰的,便賣給人做“丫頭”(婢)。一般幾兩銀子就行,上品的才賣十兩——極高的也不過三十兩之?dāng)?shù)。
在江南,“千家養(yǎng)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當(dāng)種田”,自幼“培訓(xùn)”給人家當(dāng)“戲子”和上等侍女姬妾。
翻開史書,有分類,“烈女”一類排在最后,在“方外”(僧道)之前,而且都是“烈女貞婦”,值得官方“旌表”的——大觀園的女兒絕入不了史傳。
——所以,雪芹這才立志要為她們著書。
不要扯史傳,就看看“四大名著”如何?《三國》有貂蟬,孫尚香已是鳳毛麟角?!段饔巍防锸前坠蔷?、鐵扇公主。《水滸》呢,潘金蓮、潘巧云。再加上《金瓶梅》的李瓶兒、春梅……不過如此而已,而已。
所以,估量雪芹的膽識文才,是個絕大的文化問題——不是什么“小說文藝論”的事情。
詩曰:
司名薄命總堪傷,
生女生男費較量。
半部紅樓貂未足,
十年辛苦豈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