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奪目紅
- 周汝昌著 周倫玲整理
- 1122字
- 2022-08-11 11:22:14
惜春與妙玉
金陵十二釵中,二遭難(秦氏、元妃),二出嫁(迎、探),二夭折(黛、釵),還有二出家——妙玉、惜春。(剩下的兩位少婦紈、鳳,一位小姐湘,一位弱息巧,皆另論。)這樣一列,立時顯出,“薄命司”中之最奇的還要數二女尼。
尼是梵語“比丘尼”的省稱,通常叫尼姑,文一點兒說作尼僧,老百姓俗話則曰“姑子”。
大觀園中還有“應制”的小尼姑,不在話下。單說正釵二尼,就有很多事情不易盡曉。
妙、惜不同,差異也大。
妙玉是帶發修行,惜春是“剃了頭當姑子去”(早就向周瑞家的說了)。
妙玉是受逼避難,并非自愿得已。惜春是“將三春”“勘破”“覓那清淡天和”。
妙玉深于文化修養,心契莊子之文,聯詩才情超眾。惜春只會畫“幾筆寫意”,不能詩,不會文,連酒令也沒聽她說過。
妙玉多情,惜春寡情(耿介孤僻)。她們二人日后是否有緣同在一處?很難揣斷。
雪芹對尼姑的看法如何?
寫老尼,沒一個好的。善才(財)庵的老尼姑做壞事,鳳姐上了當,破了人家婚姻,金錢犯罪。水月庵的老尼,見了寶玉駕到,當“天上掉下活龍”!后來把芳官騙了去,不過當“使喚”丫頭一般用意,何嘗與“慈悲”有涉?
尼庵里,圈禁著像智能那樣的不幸少女——逃出廟去尋秦鐘……
然則,妙玉之為尼,真真只是外貌瞞人避禍而已。她的“判詞”說“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正是表明她想要高潔而那個世界不容她高潔,而所謂“空門”也并非真“空”之境,俗惡勢力依然可以對她迫害欺凌,甚至誣謗讒毀。是悲憫之情,卻被人歪曲為譏諷之意。
妙玉是奇女,品格最高,寶玉最敬慕,最崇拜,最感嘆——“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所以“世難容”,其語沉痛之至,傷情之至。
妙玉后來如何了?在全書結構結局中起的什么作用?無人能言。
有一條假批說她“日后”在“瓜洲勸懲”……我不相信如妙玉之為人,竟會去做什么“勸懲”的俗事(勸是勸善,懲是懲惡。亦即“因果報應”的佛教說法)。
她是離塵的,抗俗的,受誣的,怎么去作那些俗態?若解釋說成是有人拿她作“勸懲”的對象,那就更是污辱了她的品格,成了為俗人利用的工具。雪芹會這么“寫”嗎?
我十分懷疑。
惜春后來之事也不可知。“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是悲憫她——那就是“清淡天和”之樂境嗎?
我也懷疑。
剩下一個芳官,因不在正釵之數,故人們不大重視。然此女地位重要,看看前邊為她所布置的筆意文情,就會知道不會是到被老尼騙去“使喚”為止。后文的事故還多,還更令人悲慨。
我的設想:在日后寶、湘重會的悲喜劇中,她是一個起作用的人物。
雪芹寫她,和寶玉倒像一對雙生子,她也適合女扮男裝,性格頗似湘云:頑皮淘氣,豪邁爽直,有英氣,喜飲酒,受干娘的氣(如湘云受嬸子之氣)……她入了尼庵,不會甘受擺弄,還會脫穎而出,還有作為。
可惜,佚稿盡泯,徒增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