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歷”與“二半”

《紅樓夢》《石頭記》是作者曹雪芹以自己“半世”所“歷”之事為基本素材而“敷演”以成的一部小說形態的文學著作——這個事實并非張三、李四的“道聽途說”,是雪芹自己向讀者“坦白”的。書第一回前有一大段“作者自云”,說得懇切:“因曾歷過一番夢幻。”首先提醒一個“歷”字。這個字一直貫注到小說正文。試看“空空道人”初見大石上“編述歷歷”“原來就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歷盡一番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這句話中,就出現了“歷盡”二字。《庚辰本》中有一首題詩,頷聯云:“是幻是真空歷遍,閑風閑月枉吟哦。”(頸聯是:茜紗公子情無限,脂硯先生恨幾多。)且不說別處,單只這三例,三用“歷”字,相互呼應,重要無比。

因為這三處“歷”字,一是作者,二是“石頭”,三是批者(謂即脂硯),三方綰合,“三曹對案”,可謂輝映后先,貫注內外。所以我叫它是“三歷”之文,實為一部書的成因之忠實記錄。這也就是魯迅先生早就指出的:凡所見聞,皆屬親歷。

然后,就又看到還有一個“二半”。何謂“二半”?蓋作者自云“一技無成,半生潦倒”,這才作書傳寫那些“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下文不遠,后面石頭對空空道人就又說:指斥小說俗套“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話,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幾個女子……”請看:這兒就又出現了一個“半世”。半世半生,又是后先呼應,此之謂“二半”是矣。

這就妙極了——僅此兩點,已充分表明:作者即石頭,石頭即作者,二者一也。

那么,如將“半生”“半世”解明,則雪芹作書已成、交待一切原委、幾個異名(書名)、批閱增刪、分回定目之后,回筆在卷頭追加這段話時,他已年當“半世”。

半世或畢生是多少歲?很明白,三十歲。因為過去以花甲一周六十年為“標準壽命”,不及六十者為早亡,壽超六十者為高年,所以六十年為一世一生。可知雪芹成書,年當三十而立。

由此又可推知:雪芹既卒于癸未除夕,則其生年乃是雍正二年丙辰,享壽四十歲,合敦誠挽詩(作于甲申開年第一篇)“四十年華付杳冥”“四十蕭然太瘦生”的句義。

這樣看來,這“三歷”與“二半”,關系《紅樓》寫作與雪芹生卒的考定,真是太重要了。

依此而推,雪芹年十三歲為乾隆元年,那年四月二十六交芒種節,正如書中所寫:寶玉此時也是“十三歲”,那日“餞花會”是他的生日(暗筆)。

詩曰:

“三歷”原為自敘清,

誰知“二半”壽年明。

親聞親睹皆親歷,

而立書成恰半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兴山县| 吉林省| 大邑县| 龙海市| 山丹县| 永德县| 社旗县| 兴安盟| 隆化县| 武汉市| 盐山县| 望城县| 华安县| 西和县| 东阿县| 朝阳区| 长垣县| 鄂温| 民权县| 元阳县| 普兰店市| 甘孜县| 江华| 土默特右旗| 忻州市| 东海县| 福鼎市| 惠州市| 黔西县| 西宁市| 长葛市| 海丰县| 长顺县| 林芝县| 祁门县| 济南市| 浦北县| 宣恩县| 襄城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