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管理大師:拖延癥處方箋,面對理直氣壯的薪水小偷,請施打一劑特效藥
- 蔡賢隆 姚俊
- 15字
- 2022-07-22 17:16:57
第三章 設定目標:騰出時間去思考
沒有目標,任何時間管理都是在浪費時間
只有先制定目標,根據已制定的目標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完成計劃,并且在此基礎上避免出現浪費時間的現象。
你認為世界上什么是最寶貴的?有的人說是財富,財富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有人說是機遇,因為只有把握機遇,才能擁有成功;有人說是健康,健康的體魄才能保障一個人的正常活動……。
答案眾說紛紜,但都有失偏頗。莊子說過:“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一語中的道出時間的緊迫性,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時間才是最寶貴的。沒有時間,縱使你再富可敵國、體魄強健,也無法施展你的才能和抱負。
既然時間如此寶貴,我們必須要珍惜時間,才能利用時間創造出更多的效益。為了避免浪費時間,我們必須學會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想要成功的管理時間,我們必須確定自己的目標,按圖索驥來管理時間。
一家調查機構向全是白領的電子信箱里發送了這樣一封郵件,郵件的內容是一個故事,加上一道題目:“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的人生會改變嗎?”故事是這樣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牧師莫過于美國納德?蘭塞姆牧師,從他開始做牧師起,聆聽過一萬多名臨終者的懺悔,為他們禱告。回到住處的時候,納德?蘭塞姆牧師會將每名臨終者的懺悔記在日記里。
納德?蘭塞姆晚年的時候,已經沒有能力去親臨臨終者窗前聆聽他們的懺悔了,于是他拿出了那些記載懺悔的日記本,將他們整理成冊,取名為《最后的話語》。不幸的是芝加哥遭遇地震,一場大火將他所記下的六十多本日記付之一炬。老人心痛不已,想要憑借自己的記憶再次著書。但奈何納德?蘭塞姆當時已九十歲高齡,顯然這個愿望已不能實現。
四年之后納德?蘭塞姆牧師去世,世人在整理他的物品時發現一個牛皮紙袋,里面有一張泛黃的信紙,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上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這句話最后被刻在納德?蘭塞姆的墓碑上。
看完這個故事,白領的回復五花八門。有的堅持自己所選的路、有的會從頭再來……有一個答案發人深省:“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不會浪費我的時間,渾渾噩噩的生活,反而會明確一個目標,以目標為圓心安排我的人生。”
很多人談到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或多或少都會流露出一絲絲悔意,他們埋怨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后悔當初沒有把握機遇,后悔不該這樣浪費時間……但是我們知道人生沒有時光隧道,無論你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日子都是一天天往前走。
也許回到從前再重新走一遭人生,你會更成功。可是時間就像是在弦上的箭不得不發一樣,沒有回頭路。這個時候,你唯一能補償自己的,就是好好把握現在這一瞬間。不要因現在虛度時光,而使未來的你更為悔恨。想把握每一分時間,我們必須確定自己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我們才能時時刻刻牢記發揮時間最大的效用。
關于目標,搭乘過計程車,你就會有深一層的體會。大街上的空計程車總是漫無目的慢慢在捷運站、購物中心門口徘徊,希望能夠載到客人;而載到客人的計程車卻總是加足馬力,朝著客人的目的地全速前進。這就是目標的強大作用,它就是你的指南針。
從管理時間的角度來分析目標,首先它能讓我們認清事務的輕重緩急,其次目標能夠促使我們牢牢的把握現在。
目標會指導我們判斷一件事務的輕重緩急,沒有目標的指導,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從頭做到尾,使自己完全迷失在那些跟成功脫軌、與理想絕緣的日常雜務當中。如果你不想成為被瑣事所束縛的人,樹立一個目標是你不錯的選擇。
把握當下的每分每秒,是成功人士制勝的法寶,他們既不會忽視時間,更不會輕視時間,而會充分利用每一分鐘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關于目標的走向,希萊爾?貝洛克曾有這樣的敘述:“雖然目標是朝向未來的,但是未來的目標是奠基于現在實現的,我們必須把握現在。”他說:“當你沉浸在對過去的悔恨和夢想著將來的美好時,你唯一能夠抓緊的現在正在悄悄溜走。”即使是再磅礴的理想,都是基于現在、當下這個小小的目標。
試想,如果你的腦海中確定了一個具體的目標,那么你的所有注意力將全部轉移到這個目標上。在目標上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你勢必會有所收獲,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只有積極投身于目標當中,你才能擁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