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家庭法律看圖一點通(案例插圖版)
- 維權幫
- 1264字
- 2022-08-02 15:28:00
24.夫妻一方婚前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是否應當劃為夫妻共同財產?
案例背景
李先生在婚前個人出資30萬元購買A房,不久他與劉某結婚,二人婚后共同生活居住在A房里。一年后雙方又購買B房,于是從A房搬入B房居住生活,并將A房出租收取房租每月2500元。最近,市政府對A房所處的地區進行整體開發,拆遷安置方案如下:按比例等面積置換到市區環線處的C房并補償差額5萬元。現雙方因感情問題決定離婚,李先生與劉某別無爭議,但就A房及房租收益1萬元以及補償差額5萬元的分配問題出現了分歧。
學法有疑
上述情況該如何處理?
法律講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3]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根據上述規定可知,A房系李先生婚前個人出資購買,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屬個人財產,離婚時仍歸個人所有。A房的出租收益屬于從原物A房中所衍生的收益,應當認定為孳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五條的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孳息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屬李先生的個人財產。綜上所述,A房及房租收益1萬元應歸李先生所有。
對于差額補償款5萬元,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4]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因此,本案中補償款5萬元應視為男女雙方實際取得的住房補貼,為夫妻共同財產,需要依法進行分割。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5]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一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6]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一句話說法
住房公積金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當區分婚前和婚后,婚前夫妻一方的住房公積金應當認定為婚前個人財產,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住房公積金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的住房公積金應當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部分,而不是住房公積金的全部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