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問法律百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征收征用、宅基地必知120問
- 嚴威
- 1052字
- 2022-08-02 15:18:55
22.家庭承包與其他方式的承包有哪些區別?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條規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以下簡稱“四荒地”)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根據該條規定,我國法律規定的家庭承包是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人人有份的承包。家庭承包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以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家庭為單位承包。二是確定每戶的承包地數量時,采取按人口平均分配的方法,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人人有份,體現公平原則,發包方不能選擇承包方,承包地具有強烈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功能。三是家庭承包的土地主要是耕地、草地和林地。
其他方式的承包是指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將“四荒地”、養殖水面等承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其他方式的承包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既可以以聯戶、專業隊、個人為單位進行承包,也可以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承包。二是承包方不限于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和個人。三是承包的方法是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由最有經營能力(即出價最高或者經營條件最適宜)的人承包。發包方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選擇承包人。四是承包的土地主要是“四荒地”以及果園、茶園、桑園、養殖水面等不太適宜按照家庭承包方式進行承包的土地。
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有以下幾點區別:
一是承包方不同。家庭承包的承包方只能是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而以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既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也可以是經過本集體經濟組織大部分成員同意的外部企事業單位和個人。
二是承包的對象不同。家庭承包的對象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其他方式承包的對象,主要是不適宜實行家庭承包的土地,包括“四荒地”以及果園、蠶場、養殖水面及其他零星土地。
三是承包的原則不同。家庭承包的基本原則是公平,本集體組織成員人人有份。其他方式的承包不是人人有份的平均承包,承包的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四是確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方式不同。家庭承包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必須遵守法律的具體規定,雙方當事人可協商的空間并不是很大。其他方式的承包,雙方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通過平等協商達成一致,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可協商的空間比起家庭承包方式更靈活多樣。
五是權利的保護方式不同。對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物權方式予以保護。對通過其他方式的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則按照債權方式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