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問法律百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征收征用、宅基地必知120問
- 嚴威
- 1017字
- 2022-08-02 15:18:54
18.為什么要長期堅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條規定,為了鞏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作為我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基本制度長期穩定下來,并不斷充實完善。把家庭承包這種經營方式引入集體經濟,形成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使農戶有了生產經營自主權,又堅持了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必要的統一經營。這種雙層經營體制,在統分結合的具體形式和內容上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容納不同水平的生產力,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這是我國農民在黨的領導下的偉大創舉,是集體經濟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絕不是解決溫飽問題的權宜之計,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和動搖。
完善雙層經營體制,包括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家庭承包經營不是“分田單干”,集體統一經營也不是“歸大堆”。這兩個經營層次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隨著技術設備的完善和生產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有些地方對不同生產項目分別采取承包到勞、戶、隊、場(廠)等專業承包形式,也應注意處理好統與分的關系。林區、牧區、漁區的責任制,要充分考慮地區、民族和產業的特點,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以完善。
目前多數地方集體經營層次比較薄弱,要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逐步充實集體統一經營的內容。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合算的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要根據群眾要求努力去辦。要做到集體財產有人管理,各種利益關系有人協調,生產服務、集體資源開發、農業基本建設有人組織。這不僅不會影響家庭經營,而且會給家庭經營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全體農戶共同發展。
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加集體可以統一支配的財力和物力,是完善雙層經營,強化服務功能的物質基礎,是增強集體凝聚力,促進共同富裕,鞏固農村社會主義陣地的根本途徑。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主要靠利用當地資源進行開發性生產,興辦集體企業,增加統一經營收入;同時要搞好土地和其他集體財產的經營管理,按照合同規定收取集體提留或承包金;還可以發展服務業,合理收取服務費。總之,應從當地實際出發,依靠生產的發展和自身的積累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絕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平調農戶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