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問法律百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征收征用、宅基地必知120問
- 嚴威
- 542字
- 2022-08-02 15:18:52
11.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中的集體土地承包權主要是指什么?
土地承包權是承包地流轉后從土地承包經營權中分置出來的,農戶擁有土地承包權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實踐中,取得承包權有兩個條件: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成員屬性);與發包方簽訂了承包合同,獲得了承包地(財產屬性)。
土地承包經營權與土地承包權的權利主體都是土地承包方。承包方享有以下權利:一是在承包期限內使用承包地,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二是在承包期內出租(轉包)、互換、轉讓、入股、交回承包地獲得收益;三是當承包地被征收、征用、占用時獲得補償;四是承包期內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可以依法繼承,林地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等。
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須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進行,互換是為了方便耕作,轉讓是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需要與新承包方重新確定承包關系。在承包地未流轉的情況下,承包方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既承包又經營。在承包地流轉的情況下,承包方擁有土地承包權,只承包不經營,經營權流轉給了第三方。流轉是土地承包權設立的前提。如果承包方與第三方的土地流轉合同到期,承包方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權權能中的收益權和受限定的處分權(可以收回土地經營權但不能買賣承包地)是現實存在的,而不是虛置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