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張進德民訴法攻略·金題卷
- 張進德
- 4428字
- 2022-07-29 17:13:38
考區四 代表人訴訟、公益訴訟
23.(2019仿真)甲省A市的牛奔化肥公司,因排放污水導致該市北郊的清水河遭受重大污染,生態環境惡化。A市人民檢察院針對牛奔公司提起公益訴訟,要求被告賠償損失、修復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市檢察院可以聯合當地某環保組織共同提起公益訴訟
B.如果一審法院判決A市檢察院敗訴,則其有權向二審法院提起抗訴
C.若A市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大壯公司認為此舉損害其商譽,有權對A市檢察院提起反訴
D.若法院作出了牛奔公司敗訴的生效判決,但其拒絕履行義務,審判庭應當直接移送強制執行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公益訴訟。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主要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必須是在其他相關機關組織不起訴的前提下才能起訴,不得聯合環保組織起訴,因此A項錯誤。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不得適用反訴制度,而且生效裁判適用移送執行制度,引發二審程序的途徑是上訴而非抗訴。所以,B項、C項錯誤,D項正確。(D)
24.(2018仿真)吉林省A市的廣生制藥公司,見B市的康健制藥公司生產的某種新型非處方藥銷量頗豐,遂制造山寨藥品并在全國范圍內廣為銷售,導致大量消費者上吐下瀉。某些團體欲針對廣生公司提起公益訴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吉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可與江蘇省消協作為共同原告共同提起公益訴訟
B.吉林省消協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判其勝訴之后,江蘇省消協見狀再次針對廣生公司的侵權行為提起公益訴訟,法院也應受理
C.檢察院有權對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因此,A市檢察院可以聯合吉林省消協共同提起公益訴訟
D.若A市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廣生公司認為此舉損害其商譽,有權對A市檢察院提起反訴
【解析】本題考查公益訴訟。
《民訴解釋》第287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在開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準許參加訴訟的,列為共同原告。”多名適格的原告可共同提起公益訴訟,故A項正確。
《民訴解釋》第291條規定:“公益訴訟案件的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后,其他依法具有原告資格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就同一侵權行為另行提起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此項規定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故B選項錯誤。
《民事訴訟法》第55條第2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可見,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具有兜底屬性,必須在相關組織不提公益訴訟的前提下才能提起公益訴訟,故C選項錯誤。
公益訴訟的原告代表公益,故公益訴訟無法適用反訴制度,因此D選項錯誤。(A)
25.(2017-3不定項)大洲公司超標排污導致河流污染,公益環保組織甲向A市中級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大洲公司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法院受理后,在公告期間,公益環保組織乙也向A市中級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大洲公司停止侵害、賠償損失和賠禮道歉。公益案件審理終結后,漁民梁某以大洲公司排放的污水污染了其承包的魚塘為由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賠償其損失。
(1)(2017-3-98)對乙組織的起訴,法院的正確處理方式是:
A.予以受理,與甲組織提起的公益訴訟合并審理
B.予以受理,作為另案單獨審理
C.屬重復訴訟,不予受理
D.允許其參加訴訟,與甲組織列為共同原告
【解析】本題考查公益訴訟的當事人。
《民訴解釋》第287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在開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準許參加訴訟的,列為共同原告。”由此可見,只有D選項正確。(D)
(2)(2017-3-99)公益環保組織因與大洲公司在訴訟中達成和解協議申請撤訴,法院的正確處理方式是:
A.應將和解協議記入筆錄,準許公益環保組織的撤訴申請
B.不準許公益環保組織的撤訴申請
C.應將雙方的和解協議內容予以公告
D.應依職權根據和解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
【解析】本題考查環境公益訴訟的和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第1款規定:“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自行達成和解協議后,人民法院應當將協議內容公告,公告期間不少于30日。”可見,C選項正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第2款規定:“公告期滿后,人民法院審查認為調解協議或者和解協議的內容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出具調解書。當事人以達成和解協議為由申請撤訴的,不予準許。”可見,環境公益訴訟達成當事人和解之后,不得選擇撤訴的路徑,只得選擇由法院制作成調解書的路徑。這是該司法解釋的一種特別規定。故A選項是錯誤的,而B選項正確。
在環境公益訴訟達成和解協議之后,法院在依職權制作調解書之前,必須經歷公告程序;且公告之后,審查認為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才制作調解書。換句話說,公告之后還存在不制作調解書的可能性。因此,D選項錯誤,不應當選。[BC(公布答案為BCD)]
(3)(2017-3-100)對梁某的起訴,法院的正確處理方式是:
A.屬重復訴訟,裁定不予受理
B.不予受理,告知其向公益環保組織請求給付
C.應予受理,但公益訴訟中已提出的訴訟請求不得再次提出
D.應予受理,其訴訟請求不受公益訴訟影響
【解析】本題考查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的關系。
根據《民訴解釋》第288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不影響同一侵權行為的受害人向法院提起私益訴訟。由此可見,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互不相干,彼此不產生影響。故只有D選項正確。(D)
26.(2015-3-35)某品牌手機生產商在手機出廠前預裝眾多程序,大幅侵占標明內存,某省消費者保護協會以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為由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受理了該案。下列哪一說法正確?
A.本案應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法院管轄
B.本案原告沒有撤訴權
C.本案當事人不可以和解,法院也不可以調解
D.因該案已受理,購買該品牌手機的消費者甲若以前述理由訴請賠償,法院不予受理
【解析】本題考查公益訴訟。
該題的案例原型是2015年7月的“上海市消保委訴三星手機和歐珀手機案”。《民訴解釋》第285條第1款規定:“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A選項正確。
《民訴解釋》第290條規定:“公益訴訟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辯論終結后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可見,公益訴訟原告享有撤訴權,但撤訴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B選項錯誤。
《民訴解釋》第289條第1款規定:“對公益訴訟案件,當事人可以和解,人民法院可以調解。”故C選項錯誤。
《民訴解釋》第288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不影響同一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提起訴訟。”可見,公益訴訟不影響公民個人的私益訴訟,D選項錯誤。因此,A選項當選。(A)
27.(2013-3-35)根據2012年修改的《民事訴訟法》,關于公益訴訟的表述,下列哪一選項錯誤?
A.公益訴訟規則的設立,體現了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
B.公益訴訟的起訴主體只限于法律授權的機關或團體
C.公益訴訟規則的設立,有利于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D.公益訴訟的提起必須以存在實際損害為前提
【解析】本題考查公益訴訟。
A選項是結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考查。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個人主張治理國家,A選項無疑正確。
《民事訴訟法》第55條第1款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可見,B選項正確。
公益訴訟規則的設立,有利于切實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可有效避免為追求個體利益而損害公益行為的發生,所以C選項正確。
提起公益訴訟必須以社會公益受到損害為前提,但這種損害可以是實際損害,也可以是必然會發生的損害,所以D選項錯誤。(D)
28.(2011-3-48)某企業使用霉變面粉加工饅頭,潛在受害人不可確定。甲、乙、丙、丁等20多名受害者提起損害賠償訴訟,但未能推選出訴訟代表人。法院建議由甲、乙作為訴訟代表人,但丙、丁等人反對。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正確?
A.丙、丁等人作為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
B.丙、丁等人推選代表人參加訴訟
C.訴訟代表人由法院指定
D.在丙、丁等人不認可訴訟代表人情況下,本案裁判對丙、丁等人沒有約束力
【解析】本題考查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
根據《民訴解釋》第77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不確定的,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當事人推選不出的,可由法院提出人選與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的,也可由法院在起訴的當事人中指定代表人。可見,在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中代表人的產生分為三個步驟:推選→協商→指定。此三步之間存在順序的要求。
本案屬于典型的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題干中,“未能推選出訴訟代表人”意味著已經經過了推選。“法院建議由甲、乙作為訴訟代表人,但丙、丁等人反對”意味著法院已經與當事人協商過,只是沒有協商成功。此時,只能由法院指定訴訟代表人。因此,C選項正確。(C)
29.(2008-3-48)A廠生產的一批醬油由于香精投放過多,對人體有損害。報紙披露此消息后,購買過該批醬油的消費者紛紛起訴A廠,要求賠償損失。甲和乙被推選為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下列哪一選項正確?
A.甲和乙因故不能參加訴訟,法院可以指定另一名當事人為訴訟代表人代表當事人進行訴訟
B.甲因病不能參加訴訟,可以委托一至兩人作為訴訟代理人,而無需征得被代表的當事人的同意
C.甲和乙可以自行決定變更訴訟請求,但事后應當及時告知其他當事人
D.甲和乙經超過半數原告方當事人同意,可以和A廠簽訂和解協議
【解析】本題考查訴訟代表人的選定方式和權限范圍。
因潛在受害人眾多,故本案屬于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根據《民訴解釋》第77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不確定的,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當事人推選不出的,可由法院提出人選與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的,也可由法院在起訴的當事人中指定代表人。可見,在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中代表人的產生分為三個步驟:推選→協商→指定。此三步之間存在順序的要求。因此,在A選項中,甲和乙因故不能參加訴訟時,法院不應直接另行指定代表人,應當先進行推選程序。所以,A選項錯誤。
根據《民訴解釋》第78條之規定,訴訟代表人為2-5人,每位代表人可以委托1-2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因此,B選項正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因此,選項C中的“事后告知”和D選項中的“過半數同意”都錯誤,應當是經過全體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才行。C、D兩項皆錯誤。(B)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二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5:刑事訴訟法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雙色應試版(上冊)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指導精華本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5:刑事訴訟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下卷)(雙色應試版)
- 2014國家司法考試全攻略:法理學·法制史·司法職業道德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3:刑法
- 2020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重要主觀題背誦(含關鍵詞)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考研專業課真題詳解(2007—2021)
- 2014國家司法考試全攻略: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刷透十年主觀題(2013—2022)
- 2020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大綱配套練習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記憶通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記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