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承戰略 下接人才:招聘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 潘平
- 1381字
- 2022-07-28 10:33:45
1.1 人才流動必然性
自古洎今,人才招聘的方式可謂百花齊放、怪“招”叢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人才招聘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識人、招人、用人、留人的方法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根據公司的戰略來制定人才戰略與策略、去獵聘公司發展需要的關鍵人才并為我所用,已經成為企業的共同目標。

圖1-1 人才流動必然性分析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經濟的齒輪高速運轉,“中國夢”“一帶一路”帶動了許多行業的騰飛。中國是人口大國,但不是人才強國,人才的結構性缺口矛盾十分突出。對此,企業要保持競爭力,就要留住人才、爭搶人才。人才流動加快成為必然,人才招聘行業的發展也進一步加快。
1.人才成長的地域性
“橘生淮北則為枳”,人才的成長受地域的影響較大。北方人高大、南方人嬌小、黑人健壯,這些都是基因帶來的顯性差異。在體育競技運動項目中,由于亞洲人不具備身體素質的天然優勢,一些俱樂部為推進競技項目的發展,或在大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就不得不去招聘此類人才——因為“基因”是培養不出來的,所以我們必須得靠引才。
2.教育環境的差異性
好基因還得用好土壤來培養。中國高校在世界排名中進入前一百名的寥寥無幾。占世界人口近六分之一的大國,卻僅有那么幾所高校進入世界百強,足以看出中外在人才培養能力上的差異。
3.行業發展的參差性
各國都有自己的資源優勢以及行業發展優勢。在飛機、汽車等制造領域,我國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如何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需要共同探討的話題。要靠世界經濟一體化縮短與世界的差距,我們就要正視行業發展差距背后的人才差距,而彌補這一短板的途徑之一就是“招”:招優秀的、不同膚色的人才加入我們。
4.企業發展的階段性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對人才的擁有和需求也不同。領先者總是在設法保持領先,新加入者則會為發展采取不同的“招”來壯大自己的人才隊伍,而競爭者則會為打敗對方相互獵取關鍵人才。留才、獵才在企業人才政策中的比重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初創企業獵取同行之才;成長企業獵才、育才并舉;成熟企業則在窺視轉型升級的關鍵人才。企業在,人才競爭就在。
5.人才自身的周期性
人才隨著自身的年齡周期逐步增值,隨后再逐漸減值。在人才的增值周期上,個人不斷需要被發現、被增值。發現并增值的方式無外乎有三種:第一種是被自己的企業發現、重用,自身職位好、薪酬高、被尊重。第二種是懷才不遇,所在的企業業務發展一般、自身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個人因要求更好的發展憤而離去。第三種是被其他企業挖走,去其他的東家實現自我價值。但隨著個體年齡增大,精力不濟、創新不足、激情下降這些問題會慢慢顯現,一段時期內被企業認定的人才可能會逐漸變為棄才。
6.獵頭行業的“獵財性”
中國的獵頭有多少數不清,正式注冊的獵頭公司、表面做咨詢而實為獵頭的公司均在爭搶這塊市場蛋糕,國際獵頭向中國獵頭擠,小公司向大公司擠……由于獵頭進入的門檻低,獵頭公司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尋找客戶、尋聘人才。獵頭公司會想方設法促成一段“姻緣”,因為“姻緣”越多,他們的“獵頭”費就越多。當然,這后面是人才的不斷流動,人才也在不斷尋求自我增值,其方式、過程越簡單、薪資待遇越高越好。而企業為了為尋聘人才節省人力時間,則會委托獵頭招聘,這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三方都如意:人才獲得新職位、企業獲得所需的人才、獵頭賺得缽滿盆滿。獵頭想賺的錢越多,其“獵性”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