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 周婷編著
- 2403字
- 2022-07-26 15:55:48
肯德基旁邊為何總有麥當勞——納什均衡
肯德基和麥當勞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兩個著名的“洋快餐”品牌,其中肯德基隸屬于百勝餐飲集團,而麥當勞則是麥當勞公司(麥當勞中國分公司于2017年10月12日更名為金拱門有限公司)開辦的全球大型跨國連鎖餐廳。
這兩個品牌都向消費者提供經典西式口味的食品,又分屬不同公司,看上去應當是激烈競爭的關系,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兩個品牌的餐廳在選址時總是“如影隨形”,一般在城市里有麥當勞的地方,旁邊不遠的地方總是會有一家肯德基。肯德基為什么一定要開在麥當勞旁邊呢?這其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而是“納什均衡”原理在商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納什均衡是博弈論中的一個重要的術語,它的經濟學定義指的是“參與人的這樣一種策略組合,在該策略組合上,任何參與人單獨改變策略都不會得到好處。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個策略組合上,當所有其他人都不改變策略時,沒有人會改變自己的策略,則該策略組合就是一個‘納什均衡’?!?/p>
對博弈論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弄不明白這些復雜的定義,那么我們就用下面這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來具體解釋一下“納什均衡”的應用。
在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每天早上6點左右,都會有一個中年人推著小車來賣早點。他出售的早點口感好、干凈衛生,價格又便宜,所以頗受路人的歡迎。中年人將早點車設在了大街的中心位置,這樣更多的路人能夠看到小車,就可以讓中年人賣出更多的早點。
沒過多久,一個年輕人注意到中年人的早點車生意非?;鸨?,便產生了羨慕之情,也學著樣子推著小車來到大街上。年輕人出售的早點品種和中年人差不多,定價也相差無幾,也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中年人雖然覺得很不滿,但也無可奈何,最終只好默默地選擇與年輕人平分這條大街:他們分別移動到街道一頭,各自享有50%的消費者,而且消費者無須走遠路就能夠買到早餐,這種情況看上去非常理想。
在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后,年輕人對現狀有些不滿足了。一天早上,他故意提早出發,搶在中年人到來之前,將自己的早點車擺在了大街中心的位置。等到中年人趕來時,發現情況對自己十分不利,有一部分消費者被年輕人奪走了。
中年人非常生氣,但他沒有當場發脾氣,而是學著年輕人的做法,在第二天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趕到了大街上,不過他沒有將早點車擺在大街的中心位置,而是向右移動了一段距離,“入侵”了年輕人的右半邊街道,他認為這樣可以分得更多的消費者。
可是讓中年人意想不到的是,年輕人到來后并沒有“按牌理出牌”,而是毫不客氣地將早點攤擺在離中年人不遠的地方,不但奪走了左半邊街道上的消費者,還搶走了右半邊街道上的一部分消費者,留給中年人的消費者更少了。
中年人更加氣憤了,他也開始移動早點車,想要改善這種局面……于是雙方為了獲取更多消費者,都在不停地移動。一天下來,兩人都累得氣喘吁吁。最后中年人首先宣布“休戰”,年輕人也欣然同意。為了公平起見,雙方都將早點車安置在了街道的正中央,兩輛車緊緊挨在一起,共同享有整條街上的消費者……
在這個案例中,兩個早點攤主通過一連串的競爭和調整,最終達成了一種“納什均衡”——兩人都不可再通過移動位置來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個人利益。雖然這種均衡可能并不是最優越的配置,無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方便,但卻稱得上是最穩定的配置,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競爭,而且還能發揮出“聚合效應”,讓消費者受到一定程度的吸引。也正是因為同樣的道理,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目標消費者重合、業務性質相同的品牌才會傾向于將餐廳開在一起。事實上,不光麥當勞、肯德基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同類型的超市、商場也都會比鄰而居、聚合生存,這既體現了競爭思維,又能夠達到共贏的結果。
至于納什均衡帶給個人的啟示則有以下幾個方面。
◆競爭應避免損人利己思想
在商業社會中,我們常常免不了會有與其他組織、個人發生競爭的情況。在競爭中,如果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總想著為自己博取最大的利益,卻不管這樣做會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那就難免會陷入惡性競爭,最后的結果就是損人而不利己,出現兩敗俱傷甚至損害公眾利益的局面。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就應當遵從“納什均衡”原理,在謀求自身發展、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損害他人或公眾的利益。雖然這樣的做法可能暫時無法為我們取得最大化的利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卻能夠讓我們的發展環境處于一種比較穩定而安全的均衡狀態,是對長遠發展非常有利的做法。
◆策略決策要善于換位思考
《論語》中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說的是人們不應該將自己都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強加于他人身上。這個道理與納什均衡有一定相同之處,在經濟社會,我們做出每一項策略決策前都應當先進行換位思考,不能肆意妄為,否則對方難免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行事。就像本節案例中的兩位早點攤主,最初在選擇攤位時就沒有做到換位思考,而是隨意侵入對方的商業領域,結果引起了對方的“反擊”,使得事態走向惡化的趨勢。
由此可見,我們在做出決策前,應當充分理解他人的想法,并要遵守經濟社會有明文規定的政策、規章和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這樣才有助于構成納什均衡,可以避免發生很多不必要的沖突。當然,由于我們掌握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所以可能會引起錯誤的決策,為此,我們就要在決策過程即動態的博弈過程中不斷地收集大量信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規范自己的行為。
◆尋求合作、注重雙贏或多贏
納什均衡的一個重要啟示是要尋求合作,注重雙贏或多贏。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十分有限的,在競爭激勵的市場經濟時代和互聯網時代,依靠個人單打獨斗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合作共贏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它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更多的商機,獲取更多的資源,并與他人達成優勢互補,最終能夠產生“1+1>2”的效果。
因此,當我們在工作、經營中遇到了勢均力敵的對手時,可以嘗試從納什均衡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不要總想著如何打敗或消滅對手,而是可以與對手在競爭中謀求合作,以互相平分資源,共謀發展,合作共贏,這樣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