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星辰
- 方文
- 1600字
- 2022-07-28 11:53:11
溫凊歌響
在北京紫竹院公園,每逢周六、周日的下午,會有一支被稱為“快樂大眾”的義務演唱隊出現在公園里。憑借公園的一塊休閑空地,憑借熱愛歌唱的滿腔情懷,十幾位中老年人,和著一位吹口琴人的琴聲輪番演唱,唱得公園里萬葉千聲、柳綠荷紅;唱得游人面露春色、心蘊溫馨。
公園不收門票,敞門迎客,已然令人歡欣,又讓人置身參樹綠蔭、輕歌曼舞之中,享受精神與文化的免費大餐,好似走進人間天堂。“人生無物比多情”,一草一木皆可愛。這里干凈、優美、敞亮,古樸的欒樹和銀杏樹是演唱隊的旗幟;蔥翠的竹林是露天舞臺的大幕,樹林蔭翳,光霰斑斕,歌徹云霄,風景在歌里,歌里有春秋。
演唱是快樂的,不是自娛自樂自賞一樣的快樂,而是有著自信、自強、自我犧牲一般的快樂。演唱者通過歌聲把一切美好與希望的信念傳達給觀眾。聽歌人感受良多的是歌聲之外的親切、誠懇和祝福。沒有狂歡與呼喊,沒有涌動與追逐,每一聲唱和每一個表情都深深地印在聽歌人的心里。
“近者說(悅),遠者來。”閑散的游人,倦慵的打工者,匆匆的過客都會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停下腳步,以至久久地駐足。他們開始圍成扇形,慢慢又圍成圓形;開始是站立,然后是席地而坐;有人背靠大樹;有人自倚修竹;有人忙于拍照。觀眾靜默了、愉悅了、坦然了、莊嚴了,甚至鼓動孩子抑或干脆自己接過話筒。繼而歌唱進入高潮,成了大眾聯歡,歌聲、掌聲、喝彩聲和著歡快的舞步響徹樹里竹間。
歌唱豪邁而有尊嚴,是真正的和諧之音,民眾之聲。他們不為名利而唱,不為煽情而唱,不為取悅而唱,不為競技而唱,不為歌唱而唱……一句話,歌唱是為了大眾。為他人的快樂和幸福演唱是世上最高尚的演唱,從心底流淌出的歌是最甜美的歌。像高山流水一樣自然,像鶯歌燕舞一樣歡快;像陽光空氣一樣給予;像春風秋雨一樣溫凊。
演唱中的細節頗有感染力和親和力。記得有位年已花甲的長者在高歌一曲之后,還會幽默地提醒觀眾,歌曲的結尾處不換氣,應一口氣唱完;比如演唱者面對熱情伴唱的觀眾總會積極相邀或遞過話筒;小朋友更是活潑可愛,大膽地邊唱邊跳,有的甚至牽著媽媽的手上前演唱,一組少兒歌連唱,將人們又帶回到“紅領巾”的年代。
我粗略地計算了一下,三年里,演唱隊幾乎每周不落地共演出了三百多場,每場平均演六個小時,每場看演出的人不少于一千人,總共下來,已為三十多萬人次演唱過,沒收過一分錢演唱費、贊助費,這是一個專業劇團或專業演出隊也難以完成的任務。
演唱隊里也有一些退休的歌唱演員,但他們的作用主要是帶動群眾的歌唱熱情,提高整體的演出水平。其實,這些退休的歌唱演員比專業演唱隊表演得更好、更讓觀眾滿意。因為他們心無旁騖,自然自在,沒有負擔,他們的奉獻和服務精神勝過了一切,像“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那樣全神貫注。三年里,他們沒有停歇,并且有更多的專業退休演員和觀眾加入,演唱越演越熱烈、越唱越響亮。
我常常邊看他們演唱邊想這樣的問題,他們雖然沒有明星大腕、絲竹管弦、舞榭歌臺、燈光裝飾,但是觀眾就是發自內心地喜愛他們!除了歌曲的內容積極向上代表著大眾文化以外,藝術表現的形式和表演者的表演情懷具有主導的作用,歌唱者的歌唱情感、內容與藝術形式是同一的、完美的。在零下十多攝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他們手拿話筒或身著長裙,相比在暖意融融的歌廳里的演唱,更讓身著羽絨服的露天聽眾感到溫暖;同樣,在酷暑炎炎的夏季,他們站在高陽下汗流浹背,連續六七個小時的演唱,喝一口自帶的茶水或礦泉水,觀者的感受更是清涼而難忘。
演出隊里有一句溫情直白的臺詞,“我非常非常喜歡你,不知你喜不喜歡我?”無人不大聲地回答:“喜歡!”是喜歡也是祝愿,更多的人祝愿和支持他們堅持下去。世上很多美好都是因為堅持才絢麗多彩永留人間;反之,世上很多正確的事物卻因為放棄而銷聲匿跡或成了錯誤。
子曰:“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堅持是最不易的,堅持自身就是一種美,就值得歌唱。歌唱只有成為人生的常態,歌聲才會永葆冬暖夏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