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人大代表履職工作手冊(第四版)
- 許安標主編
- 9字
- 2022-08-01 19:30:08
(五)關于選舉制度
42.我國選舉制度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完善過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代表的選舉是產生人民代表大會組成人員的基礎,進而是國家機構存在的基礎和前提。為此,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就制定了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選舉法,后在1979年進行了全面修訂,并在此之后分別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進行了7次修改,使得我國選舉制度不斷完善。從我國選舉法的修改歷程來看,我國選舉制度的完善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選舉權的普遍性。1953年我國第一部選舉法制定時,考慮到剛剛解放,面對敵對勢力,社會尚未足夠穩定,選舉法規定依法尚未改變成分的地主階級分子、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反革命分子、其他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者及精神病患者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979年修訂頒布的選舉法則規定,除了少數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犯罪分子之外,成年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逐步實現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代表。解放初期,我國城鎮人口比重較低,為體現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和工業化發展方向,當時選舉法規定,各省應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按人口每80萬人選代表一人,直轄市和人口在50萬以上的省轄工業市應選全國人大代表,按人口每10萬人選代表一人。這就是“八比一”的由來。改革開放后,城鎮化不斷推進,城鄉人口比例發生較大變化,1982年、1995年修改選舉法,逐步對城鄉按不同比例選舉人大代表的規定進行修改,1995年明確將農村與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修改為四比一。至2010年,城鎮人口比重已升至46.6%,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2010年修改選舉法,實現了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
(3)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1953年選舉法規定,鄉、鎮、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的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1979年對選舉法進行修改,將直接選舉人大代表的范圍擴大到縣一級。
(4)從等額選舉到差額選舉。1953年選舉法對實行等額選舉還是差額選舉沒有明確規定,根據1953年中央選舉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基層選舉工作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大代表一直實行等額選舉。1979年選舉法修改,將等額選舉修改為差額選舉,明確候選人數必須多于應選人數。之后1986年、2010年對有關條款又進行了完善。
(5)以法定形式規范地方人大代表名額。1953年選舉法僅規定了各級人大代表名額的上下限額。1979年選舉法修改僅對全國人大代表名額規定了不超過3000人,1995年選舉法修改改變了原來實行的由省級人大常委會自行決定地方人大代表具體名額的辦法,對地方人大代表名額的確定辦法作了統一規定。同時明確,各級人大代表名額確定下來后,原則上不再變動。2010年根據實際情況,對鄉鎮人大代表總名額的上限作了調整。2020年選舉法修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適當增加基層人大代表數量”的要求,將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人大代表名額基數增加20名,即從120名提高至140名;將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名額基數增加5名,即從40名提高至45名。同時,對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代表總名額達到上限所對應的人口數作了相應調整。
(6)介紹代表候選人。對代表候選人的介紹,目的是讓選民或者代表充分了解候選人,過去對介紹候選人的規定,或者偏于籠統,或者失之簡單,因此2004年修改選舉法增加規定:“選舉委員會可以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回答選民的問題。”2010年選舉法修改時,根據選舉實踐,對選舉委員會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作了規定。
(7)投票表決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選民中的文盲比例比較高,因此1953年選舉法采取了舉手與無記名投票并用的方法。隨著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提高,1979年,選舉法明確規定代表的選舉,一律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1995年增加規定“罷免代表采用無記名投票的表決方式”。為保證選民自由表達投票意愿,使無記名投票的原則落到實處,2010年修改選舉法增加了“設立秘密寫票處”規定。
(8)加強對選舉的監督和保障。2015年修改選舉法,新增兩處規定:一是公民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接受境外機構、組織、個人提供的與選舉有關的任何形式的資助。違反前述規定的,不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已經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的,從名單中除名;已經當選的,其當選無效。二是對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職責和審查程序進一步予以補充和完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依法對當選代表是否符合憲法、法律規定的代表的基本條件,選舉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壞選舉和其他當選無效的違法行為進行審查,提出代表當選是否有效的意見,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或者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報告。2020年修改選舉法,為深刻汲取查處湖南衡陽、遼寧賄選案的經驗教訓,并與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做好銜接,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有破壞選舉行為的,還應當由監察機關給予政務處分或者由所在機關、單位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