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人大代表履職工作手冊(第四版)
- 許安標主編
- 1087字
- 2022-08-01 19:30:05
3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由哪幾個層次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干,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
憲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統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統帥地位,是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根本保障。在中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干。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干,解決的是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是國家法制的基礎,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行政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這是國務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的重要形式。行政法規可以就執行法律的規定和履行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作出規定,同時對應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可以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將法律規定的相關制度具體化,是對法律的細化和補充。
地方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憲法和法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這是人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形式。地方性法規可以就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屬于地方性事務的事項作出規定,同時除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外,對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是對法律、行政法規的細化和補充,是國家立法的延伸和完善,為國家立法積累了有益經驗。需要注意的是,設區的市、自治州地方性法規的權限,限于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并須報省級人大常委會批準。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的綜合性的規范性文件。單行條例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在自治權的范圍內,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的關于某一方面具體事項的規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