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人大代表履職工作手冊(第四版)
- 許安標主編
- 9字
- 2022-08-01 19:30:03
(三)關于立法制度
22.立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堅持黨的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對立法工作也不例外。黨領導立法工作,主要實行政治領導,就是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主要實行方針政策的領導,即要通過確立立法方針戰略、審定立法規劃計劃、提出立改廢釋建議、明確立法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等,切實加強對立法工作的領導,確保立法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一是將立法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來思考、謀劃和推進。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增強堅持黨領導立法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堅定不移地推進黨中央確定的重大立法項目的落實。通過立法及時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成為全社會一體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活動準則。三是健全完善堅持黨領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貫徹落實好請示報告制度。立法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向黨中央請示。
(2)堅持法制統一
堅持法制統一,核心要求就是依法立法。堅持以憲法為核心和統帥,一切法律、法規都必須遵循依據憲法精神,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法規規定之間銜接協調、不相互矛盾打架,同時加強對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立法應當具有大局觀、全局觀,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防止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和爭權諉責現象,以及一些地方利用法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嚴格依據法定權限、遵循法定程序開展立法工作。地方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在這個體系之外搞出一個地方法規體系。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地方立法的權限范圍,不搞越權越位立法,切實遵循不抵觸原則,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等上位法規定,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3)堅持人民主體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在立法工作中堅持人民主體,核心要求就是民主立法。立法工作中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立法必須貫徹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保證人民通過各種途徑有序參與立法,使立法能夠更好地體現民情,匯聚民意,集中民智,廣泛凝聚社會共識。要善于對各種意見進行理性分析和科學判斷,正確把握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現階段群眾共同利益、不同群體特殊利益的關系,從法律制度上更好體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還要進一步健全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4)堅持實事求是
在立法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核心要求就是科學立法。一是立法要準確反映和體現所調整社會關系的客觀規律,同時遵循法律體系的內在規律。這就要求立法工作必須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始終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實踐作為立法的基礎,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把握客觀規律。二是立法必須符合實際。要科學合理地規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義務,科學合理地規范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使法律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真正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三是立法要精細化。科學設定法律規范,精準地設計制度,努力做到法律條文能具體的盡量具體、能明確的盡量明確,確保立出來的法站得住、行得通、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