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行政復議受理

第十七條 復議的受理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本法規定,但是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款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行政法規及文件

1.《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2007年5月29日 國務院令第499號)

第27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提出行政復議申請,除不符合行政復議法和本條例規定的申請條件的,行政復議機關必須受理。

第28條 行政復議申請符合下列規定的,應當予以受理:

(一)有明確的申請人和符合規定的被申請人;

(二)申請人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

(三)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

(五)屬于行政復議法規定的行政復議范圍;

(六)屬于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構的職責范圍;

(七)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復議申請,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體就同一事實提起的行政訴訟。

第29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自收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補正通知應當載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申請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補正申請材料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第30條 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有權受理的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的,由最先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機關受理;同時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機關在10日內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在10日內指定受理機關。協商確定或者指定受理機關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部門規章及文件

2.《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1月6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0年第1號)

第20條 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在收到申請人提交的或派出機構轉呈的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實施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受理條件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實施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受理條件的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21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自收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補正通知應當載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申請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補正申請材料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申請人采取傳真方式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依照行政復議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和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補充提交申請材料的原件。

第22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

(一)未依照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提供申請人基本情況;

(二)無明確的被申請人;

(三)行政復議請求不具體、不明確;

(四)委托代理的手續不全或者權限不明確;

(五)未依照本辦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提供證明材料;

(六)其他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情形。

第23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或者采取傳真方式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構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申請材料或者提交申請材料原件的,受理的審查期限自收到補正后的申請材料或者申請材料原件之日起算。

第24條 下列情形不視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轉由其他機構處理并告知申請人:

(一)對中國保監會或者其派出機構工作人員的個人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舉報、控告的;

(二)其他以行政復議申請名義,進行信訪投訴的情形。

第25條 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

(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中國保監會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三)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中國保監會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四)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3月16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6號)

第26條 行政復議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按照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對符合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條件的,依法予以受理,制作《行政復議受理通知書》和《行政復議提出答復通知書》,送達申請人和被申請人;

(二)對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行政復議范圍,但不屬于本機關受理范圍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三)對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制作《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書》,送達申請人,該決定書中應當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依據。

對不符合前款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將有關處理情況告知申請人。

第27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其他工作機構收到復議申請的,應當及時轉送行政復議機構。

除不符合行政復議法定條件或者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4.《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10年5月4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67號)

第16條 對符合《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屬于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行政復議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日期,屬于申請人當面遞交的,由行政復議機構經辦人在申請書上注明收到日期,并且由遞交人簽字確認;屬于直接從郵遞渠道收取或者其他單位、部門轉來的,由行政復議機構簽收確認;屬于申請人以傳真方式提交的,以行政復議機構接收傳真之日為準。

第17條 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自收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

(一)未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提供申請人基本情況;

(二)無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

(三)無明確的被申請人;

(四)行政復議請求不具體、不明確;

(五)委托代理申請復議的手續不全或者權限不明確;

(六)未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提供證明材料;

(七)其他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情形。

申請人收到補正通知后,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

第18條 申請人采取傳真方式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依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補充提交申請材料的原件。

第19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或者采取傳真方式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構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或者提交原件的,受理的審查期限應當自收到補正后的行政復議申請材料或者原件之日起算。

第20條 下列情形不視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構可以告知申請人處理結果或者轉由其他機構處理并告知申請人:

(一)對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的個人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舉報、控告的;

(二)不涉及中國證監會具體行政行為,只對中國證監會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有異議的;

(三)對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適用的依據、處罰種類、處罰幅度及處罰程序等沒有異議,僅因經濟困難,請求減、免、緩繳罰款的;

(四)請求解答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

(五)其他以行政復議申請名義,進行信訪投訴的情形。

5.《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政復議規程》(2012年7月18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令第66號)

第15條 行政復議機構自收到行政復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根據情況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行政復議申請符合本規程規定的,予以受理,并向復議申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

(二)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本規程規定的,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理由;

(三)行政復議申請書不符合本規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通知復議申請人在指定期限內補正;期滿未補正的,視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

6.《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行政復議辦法》(2013年11月6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

第8條 行政復議辦公室在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5個工作日內,按照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依法予以受理;不符合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已向其他有權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有權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不受理其行政復議申請。

第9條 行政復議辦公室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將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口頭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接到答復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交答復意見及有關證據材料。答復意見應當包括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

被申請人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由有關司局或者機構依前款提交答復意見。

7.《海關行政復議辦法》(2014年3月13日 海關總署令第218號)

第32條 海關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行政復議申請符合下列規定的,應當予以受理:

(一)有明確的申請人和符合規定的被申請人;

(二)申請人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

(三)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

(五)屬于本辦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行政復議范圍;

(六)屬于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海關行政復議機構的職責范圍;

(七)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復議申請,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體就同一事實提起的行政訴訟。

對符合前款規定決定受理行政復議申請的,應當制作《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和《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分別送達申請人和被申請人。《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應當載明受理日期、合議人員或者案件審理人員,告知申請人申請回避和申請舉行聽證的權利。《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應當載明受理日期、提交答復的要求和合議人員或者案件審理人員,告知被申請人申請回避的權利。

對不符合本條第一款規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制作《行政復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并且送達申請人。《行政復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應當載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告知申請人主張權利的其他途徑。

第33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海關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自收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補正通知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一)行政復議申請書中需要修改、補充的具體內容;

(二)需要補正的有關證明材料的具體類型及其證明對象;

(三)補正期限。

申請人應當在收到補正通知之日起10日內向海關行政復議機構提交需要補正的材料。補正申請材料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其放棄行政復議申請。申請人有權在本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期限內重新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第34條 申請人以傳真、電子郵件方式遞交行政復議申請書、證明材料的,海關行政復議機構不得以其未遞交原件為由拒絕受理。

海關行政復議機構受理申請人以傳真、電子郵件方式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告知申請人自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提交有關材料的原件。

第35條 對符合本辦法規定,且屬于本海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自海關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海關行政復議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日期,屬于申請人當面遞交的,由海關行政復議機構經辦人在申請書上注明收到日期,并且由遞交人簽字確認;屬于直接從郵遞渠道收取或者其他單位、部門轉來的,由海關行政復議機構簽收確認;屬于申請人以傳真或者電子郵件方式提交的,以海關行政復議機構接收傳真之日或者海關互聯網電子郵件系統記載的收件日期為準。

第36條 對符合本辦法規定,但是不屬于本海關管轄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在審查期限內轉送有管轄權的海關行政復議機關,并且告知申請人。口頭告知的,應當記錄告知的有關內容,并且當場交由申請人簽字或者蓋章確認;書面告知的,應當制作《行政復議告知書》,并且送達申請人。

第37條 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有權受理的海關申請行政復議的,由最先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海關受理;同時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海關在10日內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上一級海關在10日內指定受理海關。協商確定或者指定受理海關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第38條 申請人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海關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的,上一級海關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先行督促其受理;經督促仍不受理的,應當責令其限期受理,并且制作《責令受理行政復議申請通知書》;必要時,上一級海關也可以直接受理,并且制作《直接受理行政復議申請通知書》,送達申請人和原海關行政復議機關。上一級海關經審查認為海關行政復議機關不予受理行政復議申請的決定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應當向申請人做好說明解釋工作。

第39條 下列情形不視為申請行政復議,海關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給予答復,或者轉由其他機關處理并且告知申請人:

(一)對海關工作人員的個人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舉報、控告或者對海關工作人員的態度作風提出異議的;

(二)對海關的業務政策、作業制度、作業方式和程序提出異議的;

(三)對海關工作效率提出異議的;

(四)對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適用的法律及處罰決定沒有異議,僅因經濟上不能承受而請求減免處罰的;

(五)不涉及海關具體行政行為,只對海關規章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有異議的;

(六)請求解答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

第40條 行政復議期間海關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有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決定停止執行的,應當制作《具體行政行為停止執行決定書》,并且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

第41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決定合并審理,并且以后一個申請行政復議的日期為正式受理的日期:

(一)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對同一海關具體行政行為分別向海關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的;

(二)同一申請人對同一海關的數個相同類型或者具有關聯性的具體行政行為分別向海關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的。

8.《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復議辦法》(2015年9月7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25號)

第17條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對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款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18條 行政復議機關對符合下列條件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予以受理:

(一)有明確的申請人和符合規定的被申請人;

(二)申請人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

(三)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

(五)屬于本辦法規定的行政復議范圍;

(六)屬于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構的職責范圍;

(七)申請人尚未就同一事項向其他有權受理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人民法院尚未就申請人同一事項立案登記的;

(八)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19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自收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補正通知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行政復議申請書中需要補充、說明、修改的具體內容;

(二)需要補正的材料、證據;

(三)合理的補正期限;

(四)逾期未補正的法律后果。

申請人應當按照補正通知書要求提交補正材料。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申請人超過補正通知書載明的補正期限補正,或者補正材料不符合補正通知書要求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不予受理其行政復議申請。

補正申請材料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第20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7日內,向被申請人發出答復通知書,并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答復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答復。

第21條 被申請人的書面答復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二)作出行政行為的過程和相關情況;

(三)作出行政行為的事實依據和有關證據材料;

(四)對申請人提出的事實和理由進行答辯;

(五)作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六)作出答復的時間。

9.《交通運輸行政復議規定》(2015年9月9日 交通部令2015年第18號)

第11條 交通運輸行政復議機關收到交通運輸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符合《行政復議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決定予以受理,并制作《交通運輸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見附件2)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對不符合《行政復議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制作《交通運輸行政復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見附件3)送達申請人;對符合《行政復議法》規定,但是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款規定外,交通運輸行政復議申請自交通運輸行政復議機關設置的法制工作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12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交通運輸行政復議申請,交通運輸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級交通運輸行政機關應當制作《責令受理通知書》(見附件4)責令其受理;必要時,上級交通運輸行政機關可以直接受理。

10.《稅務行政復議規則》(2018年6月15日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4號)

第44條 行政復議申請符合下列規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受理:

(一)屬于本規則規定的行政復議范圍。

(二)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

(三)有明確的申請人和符合規定的被申請人。

(四)申請人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

(五)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理由。

(六)符合本規則第三十三條和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條件。

(七)屬于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的職責范圍。

(八)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復議申請,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體就同一事實提起的行政訴訟。

第45條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以后,應當在5日內審查,決定是否受理。對不符合本規則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對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以后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審查并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的,視為受理。

第46條 對符合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受理行政復議申請,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47條 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復議機構可以自收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補正。補正通知應當載明需要補正的事項和合理的補正期限。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申請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

補正申請材料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

第48條 上級稅務機關認為行政復議機關不予受理行政復議申請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督促其受理;經督促仍然不受理的,責令其限期受理。

上級稅務機關認為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應當告知申請人。

11.《自然資源行政復議規定》(2019年7月19日 自然資源部令第3號)

第10條 行政復議機構統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行政復議機關的其他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應當自收到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轉送行政復議機構。

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對收到的行政復議申請進行登記。

第13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不予受理:

(一)未按照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補正通知要求提供補正材料的;

(二)對下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或者行政復議告知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

(三)其他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

對同一申請人以基本相同的事實和理由重復提出同一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不再重復受理。

第14條 對政府信息公開答復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有下列情形之一,被申請人已經履行法定告知義務或者說明理由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駁回行政復議申請:

(一)要求提供已經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或者要求公開申請人已經知曉的政府信息,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處理、答復的;

(二)要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制作、搜集政府信息和對已有政府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加工等,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處理、答復的;

(三)申請人以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形式進行信訪、投訴、舉報等活動,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告知申請人不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的;

(四)申請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五、六、七項規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處理、答復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符合前款規定情形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不要求被申請人提供書面答復及證據、依據。

第15條 對投訴、舉報、檢舉和反映問題等事項的處理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屬于下列情形之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已經將處理情況予以告知,且告知行為未對申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產生不利影響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審查后駁回行政復議申請:

(一)信訪處理意見、復查意見、復核意見,或者未履行信訪法定職責的行為;

(二)履行內部層級監督職責作出的處理、答復,或者未履行該職責的行為;

(三)對明顯不具有事務、地域或者級別管轄權的投訴舉報事項作出的處理、答復,或者未作處理、答復的行為;

(四)未設定申請人權利義務的重復處理行為、說明性告知行為及過程性行為。

案例指引

黃某等訴金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登記行政復議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2年第5期)

裁判摘要:買賣、租賃民事合同一方當事人,與合同相對方因公司設立、股權和名稱改變而進行的相應工商登記一般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其以合同相對方存在民事侵權行為為由申請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不予受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惠来县| 南充市| SHOW| 琼中| 汝城县| 玉龙| 崇阳县| 玛曲县| 铅山县| 台北县| 荥阳市| 定边县| 江陵县| 鲜城| 新余市| 福海县| 临澧县| 巴马| 武平县| 开远市| 家居| 垣曲县| 东乡族自治县| 渝中区| 南和县| 柘荣县| 临安市| 芜湖市| 宜春市| 如东县| 科尔| 富平县| 永德县| 阳东县| 伊春市| 屯留县| 错那县| 满洲里市| 宜兰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