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

根據獨創性原理,可以分析得出哪些智力成果可以作為著作權法上的作品,受到法律的保護;反之,某些智力成果則可能由于達不到立法的獨創性標準要求,或是出于其他政策性目的的考慮,而不能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對此,我國《著作權法》主要采用具體列舉的方式,在特定條款中描述了幾種不適用著作權法保護的情形。接下來將對這些情形進行逐一分析,以期在探尋制度原理和立法本意的同時,利用從中所提煉出的共性原理,對不受權利保護的具體類型范圍作嘗試性的延伸。具體來說,不適用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包括以下幾類。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對于這一類情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其一,這些文件本身其實都是符合作品的獨創性等相關認定要件的。

其二,之所以這些文件不適用著作權法調整,是因為它們出于特定的目的,需要被最大限度地傳播給廣大公眾,并為廣大公眾所知曉和利用,一旦通過制度給這些文件設置了市場壟斷的權利外觀,就會阻礙上述目的的實現。因此,在立法價值沖突的情況下,基于政策目的的取舍,立法最終決定將這些文件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

其三,在條文適用時,應注意這類文件的范圍限定。我國《著作權法》將這些文件限定為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發布的法律、法規、決議、決定、命令等公文及其官方正式譯文,那么個人出于愛好或其他原因,將這些文件翻譯成外文,或者某學者以自己的名義撰寫的某部法律的草案建議稿,并非作為官方正式文件向社會公眾提供,這些依然是著作權法上的作品,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二、單純事實消息

在第三次立法修正之前,我國《著作權法》將“單純事實消息”表述為“時事新聞”。按照原先的表述來理解,那些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的與時事有關的新聞內容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雖然在內涵上,“時事新聞”和“單純事實消息”所指向的對象完全一致,但顯然,后者的表述更加精準,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歧義。

著作權法之所以不保護單純的事實消息,本身不是出于最大化地促進新聞內容的廣泛傳播的目的,而是因為消息內容原本就不是自然人創造的智力成果,是不能被壟斷的。同時,如果承載事實的語言表達極為簡單,其語言的組合未能達到獨創性的高度要求,那么該表達也是無法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的。

由此,我們可以反推,假如有媒體在報道事實消息時還加入了該媒體或有關人士對于事實消息的評論或者觀點的闡發,那么承載這些綜合理念的、具有獨創性的表達仍然屬于著作權法上的“作品”,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我國《著作權法》雖然將這些情形放在同一項中列舉出來,但從原理上看,上述情形不受保護的原因不盡相同,需要分別探討。

(一)歷法

所謂歷法,是為了配合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據天象而制定的計算時間的方法,如陽歷、陰歷、干支歷等。歷法之所以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原因在于,著作權法所保護的是具有獨創性的表達,但歷法紀年作為一種計算時間的方法,屬于綜合理念的層級范疇,不是著作權法的調整對象;基于此種方法所生成的日歷表,只是對于時間規律的總結與外化,在這一過程中沒有體現出自然人自主的符號組合行為,因而沒有獨創性,也就不能被著作權法所保護。

(二)通用數表、通用表格

關于通用數表和通用表格,法律所指的是那些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的一般數表和表格。這些表格無疑是由自然人創造的,也屬于表達的范疇,但這些具體的符號組合方式已經流傳、使用多年,以至于成為全社會或某一行業所使用的標準數表和表格。由于這些表達已經進入了公有領域,不能再為任何人所壟斷,也就不能受著作權法保護。因此,對于數表和表格是否適用著作權法,其關鍵在“通用”二字上,假如某人所設計的數表和表格并不是公眾通常使用的,且在形式上具有獨創性,那么依然可以受著作權法保護。

(三)公式

所謂公式,是指自然科學中用數學符號表示幾個量之間關系的式子。在原理上,公式不受著作權法調整的原因和歷法是一樣的,即數學符號之上所承載的自然規律屬于綜合理念,且公式所表現出的數學符號的組合關系完全是對客觀自然規律的總結,其中沒有自然人具有獨創性的符號組合過程,所以公式的內容和形式都不可能被特定的人以著作權的理由所壟斷。

通過對以上情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立法條文的相關規定基本上是遵循著作權法原理來設計的。但從立法技術的層面看,這種零散的類型列舉方式,并不能窮盡實踐中的所有情形,也未能充分體現制度背后的邏輯脈絡。在此,根據現行規定,結合之前所學知識,我們可以嘗試性地提煉出判斷客體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操作思路。在實踐中,分析某客體是否適用著作權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層層推進:

第一,屬于綜合理念范疇的部分原本就不是著作權法所調整的客體,當然被排除在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之外,如作者的思想、技術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方案、客觀事實本身等內容,均不受著作權法的調整。

第二,由符號組合而形成的客觀表達一般應屬于著作權法的調整范圍,但如果這種表達本身已經在實踐中無法歸屬于任何個人,又或是表達本身的獨創性較低,沒有達到立法的高度要求,那么也不能受著作權法保護,如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未達到獨創性高度要求的表達,都屬于這一情況。

第三,對于已經達到獨創性要求的表達,雖然屬于著作權法語境下的“作品”,但法律可能為了其他立法價值的實現而排除對這些作品的保護,如對官方正式文件的特別規定,就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總之,利用上述分析思路,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對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具體的分析過程也是我們透徹理解著作權法原理的絕佳契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双鸭山市| 平塘县| 麟游县| 盱眙县| 贵南县| 凤城市| 乐昌市| 天峻县| 五大连池市| 息烽县| 牙克石市| 揭东县| 石屏县| 奇台县| 寻甸| 高淳县| 民县| 昭觉县| 雷山县| 云浮市| 宜春市| 防城港市| 治县。| 内黄县| 建瓯市| 贺兰县| 封丘县| 出国| 富民县| 桦南县| 吉木萨尔县| 东辽县| 贵定县| 泊头市| 玉溪市| 白城市| 阳信县| 仲巴县| 新宁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