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現代漢語基本顏色詞的數量及序列

1969年,正當一些學者繼續以顏色詞和親屬詞為最有力的證據,強調語言相對主義(relativism)時,美國的伯林和凱(Berlin & Kay)卻以《表示顏色的基本詞匯》一書(以下簡稱《顏》),通過對近百種語言的比較研究,為語言普遍主義(universalism)提供了振聾發聵的論據。如今,《顏》的結論作為經典性假說被語言學家們不厭其煩地引用,被稱為“伯林—凱假說”(Berlin-kay hypothesis)(Lyons 1981:314—315)。該書的基本觀點是:盡管各語言顏色詞數量不一,對光譜切分的粗細和位置不同,但任何語言的基本顏色詞都不出十一個詞的范圍,并且形成如下序列:

這一序列表示:每種語言在擁有基本顏色詞方面存在從左到右的優先程序,有右必有左,有左不一定有右。例如只擁有三個基本顏色詞的語言必定是有白、黑、紅三個(指分別以它們為焦點色,其他顏色分歸其中之一),如果有五個,必定是上述三個加綠、黃。成豎行的詞間沒有優先程序,處于可選關系,如果有四個,則頭三個加綠或頭三個加黃。這一序列除了上述跨語言意義,還有語言內部的歷時意義,即一種語言基本顏色詞的增加也按上述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帕爾默1984;科姆里1981/1989:41—43)。五花八門的顏色詞系統竟藏著如此普遍的規律,這一發現著實驚人。

在語言普遍性的研究中常有這種情況:越是得到深入研究的語言,越容易找出不合普遍規律之處,因為這類語言中的細小復雜、可能不利于建立規律的因素,不像人們生疏的語言材料那樣容易滑過去。伯林和凱是說英語的,上述規律不大會有悖于英語,不過他們的十一個詞的總限又恰好是英語擁有的數目,似乎太巧了。而對于法語和俄語,有人就提出異議了,分別有人指出法語和俄語有十二個基本顏色詞,法語的棕色被分出brum和marron兩個,俄語的藍色也分為голубой和синий兩個。因此用漢語來驗證一下這一理論也很有意義。

顯然,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區分基本顏色詞與次要顏色詞。伯林和凱提出了這樣一些語義標準(我們將例子換成漢語的):(1)基本詞的所指范圍不能包括在其他詞中,如“桃紅”屬“紅”,不是基本詞;(2)基本詞表示的顏色不能限于指少數事物,如“蒼白”限于指臉色,不是基本詞;(3)整個詞的意義不能從構成成分推定,如“米色、粉紅、咖啡色”都能從構成成分推定,不是基本詞。此外,我們覺得,詞匯的基本與次要之分也會體現在運用的其他方面,常說的基本詞匯的三個特點——全民常用性、穩固性、能產性,便是根據其在語言系統及運用中的地位、作用而得出的。本文便嘗試以綜合多方面的標準來分析現代漢語的基本顏色詞,分析結果表明了這種做法的合理性。

下面,先逐一根據不同角度來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尖扎县| 松阳县| 新乡县| 大同市| 吴旗县| 大安市| 香格里拉县| 当雄县| 城步| 瑞昌市| 吉隆县| 高淳县| 遵义县| 洛川县| 乐清市| 徐汇区| 南宁市| 久治县| 滦南县| 朝阳市| 兰州市| 江西省| 高密市| 崇阳县| 永春县| 阜南县| 宁化县| 菏泽市| 峡江县| 富锦市| 广宗县| 万山特区| 囊谦县| 小金县| 永泰县| 涞水县| 萨迦县| 渑池县| 长岭县|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