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研究評價報告(2013)
- 李維安等
- 2196字
- 2022-07-22 16:26:14
第二節 公司治理評價的國內外研究
一、國內外主要的公司治理評價系統
國內外對公司治理評價與指數的研究經歷了公司治理的基礎理論研究、公司治理原則與應用研究、公司治理評價系統與治理指數研究的過程,并由商業機構的公司治理評價發展到非商業性機構的公司治理評價。中外學者對公司治理評價的關注是基于滿足公司治理實務發展的需要,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需要。
公司治理評價萌芽于1950年杰克遜·馬丁德爾(Jackson Martindell)提出的董事會績效分析,隨后一些商業性的組織也推出了公司治理狀況的評價系統。最早的、規范的公司治理評價研究是由美國機構投資者協會在1952年設計的正式評價董事會的程序,隨后出現了公司治理診斷與評價的系列研究成果,如沃爾特·J.薩蒙(Walter J.Salmon, 1993)提出診斷董事會的22個問題;1998年標準普爾公司(Stander & Poor's Co.)創立公司治理服務系統,該評價系統于2004年進行了修訂;1999年歐洲戴米諾推出戴米諾公司治理評價系統;2000年亞洲里昂證券推出里昂公司治理評價系統;2003年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原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李維安率領的南開大學公司治理評價課題組等推出“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系統”(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的公司治理評價系統),2004年公布《中國公司治理評價報告》,同時發布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CCGINK)。
美國機構投資者服務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還建立了全球性的公司治理狀況數據庫,為其會員提供公司治理服務;另外還有布朗斯威克(Brunswick Warburg)、 ICLCG(Institute of Corporate Law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CRA(Information and Credit Rating Agency)、世界銀行公司評價系統、泰國公司治理評價系統、韓國公司治理評價系統、日本公司治理評價系統(CGS、 JCGIndex)以及臺灣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等。詳細情況見表1.1:
表1.1 國內外主要公司治理評價系統


資料來源:根據已有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二、已有公司治理評價系統共性與差異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評價系統具有以下四個共同特征:一是評價系統均由一系列詳細指標組成,且各個評價系統均包括了三個因素:股東權利、董事會結構及信息披露。二是在所有的評價系統中,評分特點是相同的??傮w而言,較低的得分意味著較差的治理水平,反之意味著較好的治理狀況。但也有兩個例外,一個例外是ICRA評價系統,它使用相反的評分方法,公司治理評級CGR1意味著最好的治理狀況,公司治理評級CGR6意味著最低的治理水平;另一個例外是布朗斯威克的治理風險分析,它是以懲罰得分的形式來計算,得分越高,公司的治理風險越大。三是絕大多數評價系統都使用了權重評級方法,根據治理各要素重要程度的不同賦予不同的權重,從而計算出公司治理評價值。四是獲取評價所需信息的方法是一致的,主要來自公開可獲得信息,其他信息通過與公司關鍵員工的訪談而獲得。不同評價系統的主要區別在于兩個方面。
第一,一些評價系統是用來評價某一個別國家公司的治理狀況(例如DVFA、布朗斯威克等),另一些評價系統則涉及多個國家的公司治理評價,如標準普爾、戴米諾和里昂證券評價系統包含了國家層次的分析。這些評價中使用的標準都很相似。標準普爾提供了一個關于法律、管制和信息基礎的有效程度的評估;戴米諾評級服務包括一個由法律分析和特定國家范圍內的公司治理實務組成的國家分析報告,其服務范圍涵蓋了17個歐洲國家;里昂證券主要利用與管制和制度環境有關的六個宏觀公司治理因素來對各個市場進行評級,涉及20—25個新興市場;世界銀行的研究也基于與公司治理有關的六個綜合指標進行了國家層次上的比較;戴維斯和海德里克(Davis and Heidrick, 2002)比較了公司治理的國別差異,但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們主要考慮了基于公司治理實務和單個公司治理狀況的國家層次平均水平。
第二,各評價系統關注的重點、采用的標準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呈現出較大差別。如標準普爾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公司治理準則、美國加州基金(CalPERS)等提出的公司治理原則以及國際上公認的對公司治理要求較高的指引、規則等制定評價指標體系,把公司治理評價分為國家評分與公司評分兩部分。前者從法律基礎、監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市場基礎四個方面予以考核;后者包括所有權結構及其影響、利益相關者關系、財務透明與信息披露、董事會的結構與運作四個維度的評價內容。關注的是宏觀層面上的外部力量以及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與運作對于公司治理質量的影響。戴米諾則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司治理準則以及世界銀行的公司治理指引為依據制定指標體系,從股東權利與義務、接管防御范圍、公司治理披露以及董事會結構與功能三個維度衡量公司治理狀況,重視公司治理環境對公司治理質量的影響,特別強調接管防御措施對公司治理的影響。里昂證券評價系統則從公司透明度、管理層約束、董事會的獨立性與問責性、小股東保護、核心業務、債務控制、股東的現金回報以及公司的社會責任等八個方面評價公司治理的狀況,注重公司透明度、董事會的獨立性以及對小股東的保護,強調公司的社會責任。
公司治理評價的研究與應用,對公司治理實踐具有指導意義。正如上述對不同評價系統的對比所看到的,不同的評價系統有不同的適用條件,中國公司的治理環境、治理結構和機制與國外有很大的差別,因而直接將國外評價系統移植到國內必將產生水土不服現象。只有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公司所處的法律環境、政治制度、市場條件以及公司本身的發展狀況,設置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司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公司治理狀況做出評價,才能正確反映中國公司治理狀況。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CCGINK)充分考慮了中國公司治理環境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