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非營利組織或公司稅務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Corporation,申報990系列表)在美國被稱為政府和企業(yè)之外的第三類社會組織,據(jù)國會研究服務部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全美約有160萬個非營利組織和慈善機構(gòu),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的非營利組織資產(chǎn)總額約3萬億美元,向國稅局申報的年收入約2萬億美元,雇傭員工占全國就業(yè)人口近10%。非營利組織,顧名思義,不以賺錢為目的,而是出于支持公眾事業(yè)或個人考慮,與營利公司不同的是所有盈余(Earnings)必須保留在機構(gòu)內(nèi)部,用于發(fā)展與其宗旨相關(guān)的事業(yè),組織擁有者或股東不可將盈余用作個人利益的分配。稅法501(c)條款規(guī)定了不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其中包括慈善機構(gòu)、社會福利組織、商會、工會、社區(qū)聯(lián)合會等,如果非營利組織想要取得免稅資格,就必須按501(c)(3)規(guī)定的要求來運作,501(c)(3)免稅條款適用于慈善、宗教、教育、科學、文化等領(lǐng)域,兩類免稅組織為公共慈善機構(gòu)(Public Charities)和私人基金會(Private Foundations)。前者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公眾捐款或政府撥款,后者收入主要來源于投資和捐贈,如比爾·蓋茨夫婦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政府對這些非營利組織提供兩類稅收優(yōu)惠:

第一類是對機構(gòu)自身收入的稅收予以免除(Tax-Exempt),除教會相關(guān)機構(gòu)、政府部門相關(guān)機構(gòu)和其隸屬機構(gòu)之外,大部分非營利組織需要每年填寫 990 稅表(Return of Organization Exempt From Income Tax)匯報收入、支出和活動。年收入(Gross Receipts)在5萬美元以下的申報990-N表(又稱e-Postcard),年收入介于5萬至20萬美元且總資產(chǎn)(Total Assets)小于50萬美元的可選報990-EZ表或990表,年收入大于20萬美元或總資產(chǎn)大于50萬美元的必須申報990表。近些年蓬勃發(fā)展的私人基金會則應申報990-PF表,其凈投資收入(Net Investment Income)會被征收1% 2%的投資收益稅(Excise Tax)。但不論何種方式申報,一旦從事不相關(guān)業(yè)務的收入(Unrelated Business Income)達到1,000美元以上就必須申報990-T表,不相關(guān)業(yè)務的活動不包括公益勞動、社會幫助、銷售捐贈品和賓果游戲(Bingo),不相關(guān)業(yè)務的收入不包括股息、利息、特定的租金收入、特定的其他投資收入、特定的研究活動收入、處置財產(chǎn)的盈虧等,如某一教會出售房產(chǎn)則無須申報990-T表。

第二類是給予向非營利組織捐贈的機構(gòu)和個人稅收抵扣(Tax-Deductible),個人捐贈可以享受稅收優(yōu)惠的部分最高可達當年稅前收入的50%,公司捐贈可享受稅收優(yōu)惠的部分最高可達當年稅前收入的10%,對超過當年扣除額的捐贈部分可以在以后的年度中順延抵扣(Carryover of Excess Qualifying Distributions),最長可延至5年。

非營利組織應當嚴格遵守聯(lián)邦和州法使其保持合法永久性免稅資格。501(c)(3)組織被禁止從事任何政治競選活動,被限制進行游說、支持或反對立法,可以參與部分非立法活動的公共政策活動。私人基金會不能從事稅法第4941(d)條款規(guī)定的任何自利交易(Self-dealing Transactions),稅法第4944和4945(d)條款限定了私人基金會的投資和支出范圍。非營利組織必須記錄其財務情況,制作財務報表,保留能證明收支的所有材料,財務報表的披露不同于申報990表(Financial reporting differs a deal from tax reporting),現(xiàn)實中,不少非營利組織“掛羊頭,賣狗肉”,巧取豪奪,在財報中百般掩飾,990稅表與財務報告完全脫節(jié),沒有監(jiān)管對應關(guān)系,使教會、慈善和非營利組織的舞弊丑聞時有發(fā)生。舉一例:

“光明信仰”(Good Faith)教會近年來致力于開拓房地產(chǎn)投資,成績卓越,2015年教會財務報告顯示投資利得(Capital Gain)上百萬美元,但教會下屬的基金會(Good Faith Foundation Inc)稅務申報(990)卻不需要“披露”教會的投資所得,因為稅法“豁免”教會的“相關(guān)收入所得”(Related Business Income),但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相關(guān)”與“非相關(guān)”之間存在著許多“灰色地帶”。

美國稅法對私有基金會關(guān)聯(lián)交易行為的規(guī)制并非自始即有,而是幾經(jīng)完善才有了如今的嚴格章法,稅法第4941明確禁止私有基金會進行“自利交易”(Self-Dealing Transaction),但在現(xiàn)實中仍不乏有私有基金會出現(xiàn)公私不明、與公益目的背道而馳的利益沖突行為。“自利交易”通常可歸為兩類:第一類是直接交易,指慈善基金會與利益沖突者之間直接發(fā)生的交易行為。第二類是間接交易,即指基金會控制的組織與利益沖突者之間,或兩個利益沖突者之間會影響基金會財產(chǎn)的交易行為。利益沖突者包括但不限于(1)主要捐贈者;(2) 基金會管理人員;(3)擁有主要捐贈者20%及以上股份的所有人;(4)上述三類人或公司的相關(guān)親屬;(5)由上述四類人持35%及以上投票權(quán)的公司;(6)由上述四類人持35%及以上權(quán)益的合伙人公司;(7)由上述四類人持35%及以上受益權(quán)的信托或遺產(chǎn);(8)由基金會成員掌管的其他非營利機構(gòu);(9)政府官員。

直接交易大致可分為七種:

1. 出售或交換財產(chǎn),無論基金會所得財物是否高于市場價格,皆屬于自我交易行為,利益沖突者將設有抵押的財產(chǎn)(如房貸未償清的房產(chǎn))捐獻給基金會實為轉(zhuǎn)嫁個人債務的行為,亦應被視為自我交易。

2. 佃租財產(chǎn),除非無償?shù)叵蚧饡峁┴敭a(chǎn)租賃。

3. 貸款或其他授信活動,除非向基金會提供的是無息貸款,且該貸款不得為貸款人帶來稅務好處。

4. 提供商品、服務或設備,除非是義務行為,基金會若向其管理人員、雇員或志愿者提供商品、服務或設備,必須與慈善活動相關(guān)且必要(例如向工作人員提供工作餐)。

5. 向利益沖突者支付費用或報銷。

6. 將基金會收益或財產(chǎn)交給利益沖突者私用。

7. 向政府官員提供金錢或財產(chǎn)。

國稅局已加強對非營利機構(gòu)的監(jiān)管,基金會成員切不可濫用免稅優(yōu)惠,國稅局對于違反稅法的當事人或基金管理者可強制征以懲罰稅(Excise Tax)。初犯者如在90天寬限期內(nèi)改正自我交易行為,僅以非法交易金額的10%課稅(Initial Tax),知情默許的基金會管理者以所涉金額5%課稅(罰金最高不超過2萬美元),未在寬限期內(nèi)改正或?qū)医滩桓恼邉t會被征以涉事金額200%的附加稅(Additional Tax),更甚者,慈善基金會將被剝奪免稅優(yōu)惠并被課以更重的終止稅處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伽师县| 林口县| 冷水江市| 丰顺县| 广宁县| 宁波市| 墨玉县| 武冈市| 封丘县| 铜山县| 板桥市| 滕州市| 疏勒县| 顺昌县| 嫩江县| 德保县| 舟曲县| 栾川县| 延长县| 台安县| 三台县| 壤塘县| 方正县| 天峨县| 岚皋县| 昔阳县| 莒南县| 麟游县| 临漳县| 宝清县| 盖州市| 哈尔滨市| 德兴市| 于都县| 渝北区| 西吉县| 临邑县| 商丘市| 郎溪县| 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