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盟建立貨幣聯盟研究
- 歐陽天治
- 1048字
- 2022-07-28 21:02:28
第二節 研究思路、主要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為了分析中國和東盟建立貨幣聯盟的可行性,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第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需要中國和東盟各國加強貨幣合作,以減少由于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目前,中國和東盟各國的貨幣合作尚處于較低的層次,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要降低經濟交往中的風險,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加強中國和東盟的貨幣合作,以促進貨幣聯盟的建設。
第二,根據歐元區的經驗,要建立中國和東盟的貨幣聯盟,就必須達到一些標準,如各國經濟增長、通貨膨脹、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財政赤字和公債水平等都要趨同。因此,不僅需要對中國和東盟各國在金融體系、資本證券市場上的差異做出比較分析,還需要對各國的價格和產出波動性做出分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說明中國和東盟各國建立貨幣聯盟的成本與收益,以及錨貨幣的選擇。
第三,建立貨幣聯盟的標準有很多,上面只是從一個方面分析建立貨幣聯盟的成本和收益,還需要通過綜合性的指標反映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對中國和東盟建立貨幣聯盟的影響。應用最優貨幣區(OCA)指數不僅可以綜合反映多重因素對建立貨幣聯盟的影響,還可以根據不同國家建立貨幣聯盟標準的相似性,對中國和東盟各國進行分組,進而分析建立貨幣聯盟的程序和應該選擇的錨貨幣。
第四,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貨幣合作還處于較低的層次,建立貨幣聯盟有很多模式可以選擇。中國和東盟各國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模式,以促進貨幣聯盟的建設。中國作為地區大國在此進程中應該發揮主導作用。
第五,歐元區的建立和發展為中國和東盟建立貨幣聯盟提供了經驗和教訓。中國和東盟各國在建立貨幣聯盟過程中,應該借鑒其成功的經驗,吸取其失敗的教訓,特別要從2009年底發生的歐債危機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根據歐元區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中國和東盟各國在建立貨幣聯盟過程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如何協調的策略。
二、主要研究方法
本書將嚴格遵循現代經濟學的研究范式,堅持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宏觀總量分析與微觀個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1)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以實證分析為基礎,以規范分析為主找出客觀規律和正確的價值判斷。
(2)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最優貨幣區理論為指導,同時運用現代計量經濟分析方法。
(3)宏觀總量分析與微觀個量分析相結合。以總量研究為主,結合個量分析建立最優貨幣區的微觀基礎。
三、本書的基本框架
本書的基本框架如圖1-2所示。

圖1-2 本書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