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間分異機制研究
- 榮培君
- 10字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方法
(1)實地調查方法
以社會經濟空間調整與居民生活模式轉變明顯、城市居住區類型多樣、居民碳排放空間分布有特色、低碳社區建設訴求強烈的開封市建成區為案例區,圍繞家庭基本情況、家庭用能特征、居民出行特點、家庭開銷狀況、居住區道路車輛通行情況等問題,采用入戶調查、深度訪談、實地監測等方法開展調研,獲取翔實的一手數據資料,同時為核算城市居住區家庭能源消費CO2排放、分析其空間分異的驅動機制提供實證基礎。
(2)計量分析方法
結合投入產出數據與家庭開銷數據,采用EIO-LCA模型核算居民嵌入式CO2排放,通過逐步回歸方法摸準哪些因素對居民各類碳排放及總碳排放有顯著影響。考慮到問卷調查數據可能會出現尖峰或厚尾分布、存在顯著的異方差等情況,本研究采用分位數回歸分析方法探討住戶層面家庭能源消費CO2排放的空間分異。在進行居住區空間形態類別劃分時,采用主成分分析進行指標的降維處理,采用聚類分析方法進行客觀分類。多種計量分析方法為居民碳排放的核算、影響機理的分析提供了技術支撐。
(3)GIS與RS分析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各種規劃圖件資料,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采用RS與GIS技術進行建筑、道路參數的直接判讀與間接估算,進而獲得開封市建成區建筑/道路數據庫;結合Google Earth、Arcgis和Envi軟件,對已有居住小區進行矢量化處理,構建開封市居住區家庭能源消費CO2排放的基礎數據庫。基于GIS空間分析方法的模型基礎,獲取表征城市空間形態的各種參數(可達性、混合度、區位條件等),同時結合其強大的多元數據整合、數據分析與可視化表達能力,分析并表征居住區家庭能源消費CO2排放的空間分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