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國際產能合作的機制與路徑相關研究

2.3.1 國際產能合作的模式

關于國際產能合作的模式,國外研究認為一般有兩種:一是以日本為代表的,在本國缺乏發展優勢的中小企業向外轉移的“邊際產業轉移”模式;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型的跨國公司向外進行轉移的“優勢產業轉移”模式。小島清(Kojima, 1978)在赤松要(Kaname Akamatsu, 1932)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并提出了“雁群模式”,認為日本與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像雁群先后依次起飛,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高經濟發展水平層次向低層次轉移的區域內產業轉移。Ozawa和Castello(2001)對“雁群模式”理論進行了補充,從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角度出發,提出開發新市場不用通過傳統的商品出口貿易的方式,應該在開始的新產品階段就在外國投資生產。國內學者張梅(2016)認為,中國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不同于美國、日本的模式,在產業方面,涉及自由貿易、技術、裝備制造、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在區域方面,中國的國際產能合作對象不僅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在區域和產業選擇上具有多樣性。曲鳳杰(2017)通過對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周邊發達國家的工業化程度、貿易結合度等情況,基于我國的經濟條件,分析了以我國為首的新雁群模式的可行性。

另一種國際產能合作模式的理論是張洪和梁松(2015)基于共生理論提出的中哈產能合作的共生模式。“共生”一詞最早出現在生物學領域,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 de Bary, 1879)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Ahmadjian(1986)將其定義為不同種屬的物質聯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協同進化、抑制或者共同生存的關系。袁純清(1998)提出了共生關系的三要素:一是共生單元;二是共生模式;三是共生環境。這三個共生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反映著共生系統的動態變化的方向和規律。從20世紀中葉開始,西方學者把共生理論逐步應用于經濟學等社會科學領域。隨著共生理論在經濟研究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拓寬,袁純清(1998)提出,經濟學上的共生是指經濟主體之間存續性的物資聯系。更多的學者逐漸研究發現區域經濟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劉榮增(2006),冷志明、張合平(2007)提出共生理論對于區域經濟合作問題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可以很好地指導區域經濟的協調與發展(黃小勇,2014)。近年來,共生理論被應用到了我國區域間的協調與發展(劉榮增,2006)、城市群區域合作(朱俊成,2010;肖東生石青,2011)、區域旅游共生發展(馬勇何蓮,2010;王曉麗楊佩群,2012;唐仲霞馬耀峰肖景義,2012)等問題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學者把共生理論引入國際經濟合作研究領域,研究東北亞經濟合作(孫長雄等,2008)、“孟中印緬旅游圈”區域旅游合作(劉云,2013)、中俄產業合作(孫長雄,2000)等問題,探索共生規律,解析共生要素,用共生的思想指導國際經濟合作。

2.3.2 國際產能合作的路徑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梳理,國際產能合作的路徑主要有契約型國際生產、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三種。張欣(2016)和閆實強等(2016)從具體的行業角度,對我國國際產能合作的實現路徑進行了分析。劉佳、沈銘輝(2016),張中元(2016)等從境外經貿合作區角度,為國際產能合作路徑提供了可行性建議。張欣(2016)以遼寧的高端制造業為例,提出了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三條路徑:一是并購境外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二是承攬境外高端裝備制造業項目;三是建設境外產業園區。劉佳駿(2016)基于價值鏈視角,分析提出了國際產能合作的三條路徑:一是建設重點港口城市中外合作產業園區;二是構建跨境產業鏈,向高端產業鏈發展;三是通過資本輸出帶動產能輸出。閆志強等(2016)基于中非產能合作視角,分別從供給側、需求側、資源稟賦、中非關系等方面分析中非產能合作的有利條件,然后從非洲、中國和域外三個層面分析開展產能合作存在的障礙,最后從風險防控、專項資金使用、基礎設施、融資渠道、國別和投資環節選擇、境外合作園區等方面提出產能合作實施路徑的相應對策。陳繼勇、蔣艷萍(2017)提出優化中國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外部環境,提升金融發展對產能合作的服務功效,深挖“一帶一路”地區的市場潛能,加大中國與相關地區的產業交流與合作,并強調了在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金融配套和全球治理方面的國際產能合作路徑。孫海波(2016)提出,國際產能合作蘊含著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理念,具備了跨境產業園區建設、相關合作基金支持、部際協同與部省聯動、首腦外交與頂層設計四方面的支持路徑。劉瑞、高峰(2016)基于國別視角,提出化解過剩問題應采取對外投資為主、產品貿易為輔方式,對不同區域的產能合作路徑進行區分,提出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可以從三方面展開:一是針對獨聯體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二是針對中亞、西亞、北非地區轉移資本密集型產業;三是針對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慕懷琴、王俊(2016)基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主要從做好環境和生態保護工作、世界認同工作、政策支持與服務咨詢工作、政府行政工作和統籌謀劃工作等方面實施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合作路徑。譚璐(2016)分析論證了金融支撐體系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的重要性,基于金融的視角,提出從區域金融市場、離岸金融、商業銀行、民間資本機制、政策性開放性金融等方面構建金融支撐體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连| 常熟市| 中卫市| 伊金霍洛旗| 营山县| 阿克陶县| 云南省| 黔东| 如皋市| 田阳县| 皋兰县| 秭归县| 泸定县| 中西区| 安泽县| 文登市| 京山县| 平武县| 宜川县| 马公市| 昌图县| 樟树市| 桑植县| 库尔勒市| 门源| 东乡族自治县| 绍兴县| 建瓯市| 西峡县| 德庆县| 新闻| 威信县| 马山县| 平潭县| 保定市| 兰考县| 永定县| 乌审旗| 龙井市| 山西省|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