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書綜合采用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相結合等分析方法對中國城鎮化的農村減貧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具體方法如下文。

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定性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質”的分析,運用歸納、演繹、抽象等方法對事物的性質、特征進行描述,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規律。而定量分析是根據統計數據利用數學工具進行計算,對事物各項指標進行分析的量化分析方法。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由于貧困問題屬于邊緣學科,涉及經濟、歷史、社會、統計等領域,因此決定了不能單純地從定性角度對貧困問題進行分析。而且貧困問題本身涉及很多量化的標準,比如貧困線的制定、貧困的測度,都離不開定量分析。在本書的研究中,城鎮化的進程、貧困的內涵、貧困的特點和成因分析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城鎮化水平的測量、農村貧困線的制定以及農村貧困程度的測算采用的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為分析城鎮化的農村減貧效應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

二、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

規范分析是根據一定的價值標準,作為處理經濟社會問題的依據。規范分析的特點是關注研究對象“應該是什么”的問題,涉及一定的價值判斷,從而根據價值標準對研究對象產生的結果作出“好”或“壞”的判斷。而實證分析主要關注“是什么”的問題,撇開了一般性的價值判斷,主要探討研究對象的現狀,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以及后果等問題。本書的實證分析要回答貧困的概念、貧困線的確定、貧困的測算,規范分析要回答“應該怎樣確定貧困線”“應該采取哪種城鎮化發展模式減少農村貧困”。采用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城鎮化的農村減貧效應進行實證分析,提出了農村減貧的城鎮化發展模式。

三、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

靜態分析是對某個時刻的狀態進行分析,與均衡分析密切相關;而動態分析就是對時間段內的發展變化和趨勢進行分析。比如對2015年的農村貧困狀況進行分析屬于靜態分析,而對城鎮化的發展變化和農村貧困人口變化狀況進行分析屬于動態分析。農村貧困問題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問題,并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因此在進行分析時,不僅要考慮農村貧困現狀,更應該系統地、整體地、動態地去研究。

四、比較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

在研究城鎮化模式的農村減貧效應時采用了比較研究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城鎮化的發展模式不僅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由于我國不同地區農村貧困狀況的差異較大,因此在選擇城鎮化發展模式時,應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地理位置和人文社會背景因,地制宜地選擇恰當的發展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泉州市| 岑溪市| 呼和浩特市| 信丰县| 苏尼特右旗| 阿荣旗| 德钦县| 德阳市| 宜兴市| 融水| 梁平县| 长泰县| 兴文县| 兴国县| 读书| 大竹县| 商都县| 吉安市| 双峰县| 工布江达县| 南澳县| 额敏县| 宕昌县| 磴口县| 常州市| 新昌县| 赤壁市| 丹东市| 当阳市| 镇巴县| 石柱| 谢通门县| 喜德县| 攀枝花市| 汉川市| 孟州市| 红安县| 响水县| 滁州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