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治理變革與中國的策略選擇:基于國際公共產品的視角
- 路楊
- 687字
- 2022-07-27 17:03:49
第三節 研究框架與內容
本書共有七章,其基本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首先介紹了本書的選題背景、理論與現實意義,其次梳理了全球金融治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文獻,并對文獻綜述進行評析。最后介紹本書的研究方法、創新與不足之處。
第二章主要闡述了全球金融治理的基本理論,通過深入辨析全球金融治理與全球治理、全球經濟治理的關系,概括出全球金融治理理論的特點與基本內容框架,然后介紹了研究全球金融治理理論的新視角——國際公共產品的相關理論內容。
第三章嘗試構建了一個以國際公共產品為視角的全球金融治理的理論分析框架,該框架包括全球金融治理的國際公共產品屬性、邏輯內涵、關鍵概念、基本假設和核心問題。全球金融治理的實質是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其核心問題是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困境如何解決。本章運用博弈論方法,對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問題即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困境的解決途徑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
第四章將國際公共產品理論應用于全球金融治理變革的歷史演變過程,驗證了第三章理論分析框架的適用性,主要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全球金融治理國際公共產品供給的特點,并對其面臨的供給困境及突破途徑進行了分析。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治理下國際公共產品供給的特點、供給的困境,分析美國主導供給與全球金融治理國際公共產品供給困境的關系,并據此對當前全球金融治理變革的未來方向做出了趨勢展望。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在全球金融治理變革中,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機構及國際金融監管類國際公共產品中參與供給的實踐與面臨的挑戰。
第七章主要闡述了未來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變革的戰略定位、策略選擇以及相關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