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發展與淘寶村網商集聚研究
- 丁志偉等
- 1103字
- 2022-07-27 11:26:34
一、相關概念
(一)電子商務與農村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一般而言,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以商品交易為中心的商業或者商務活動。在信息化融合各行各業的當下,電子商務是指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將傳統商業活動的各個環節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甚至省去部分環節),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商業或者商務活動(胡天石,2005)。電子商務的類型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等。由于本書重點分析的是相關模式與農村電商的關系,故擇其中的B2B、B2C、C2C進行簡要講解。其中,B2B(Business-to-Business)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技術或各種商務網絡平臺,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完成商務交易等活動的商業模式;B2C(Business-to-Customer)是指商家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的一種模式,例如天貓旗艦店、京東自營等;C2C(Consumer to Consumer)是指消費者個人間的電子商務行為,主要以淘寶網交易平臺為主,進行商品買賣的互動。在中國C2C市場,淘寶的市場份額超過60%,占據一多半“江山”,是中國典型的C2C代表。農民網商作為淘寶網的“草根”經營者,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振興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本書以淘寶村網商作為主要的調研訪談對象,探究其在淘寶村形成和發育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是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上,主要圍繞農產品(加工品)進城以及消費品下鄉所開展的一系列電子化的交易與管理活動,包括農業生產管理、農業信息服務、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以及電子支付、物流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多個方面(Yoo J、Kim M, 2014)。從商品買賣和最終流向看(王君超,2015),農村電子商務主要是將特色農區或者糧食生產核心區的農產品或其加工品進行“互聯網+”式銷售,最終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通過現代物流技術配送至目的地,即借助現代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線下物流的支撐,將農產品或其加工品和消費品快速送至目的地。可以說,農村電子商務一方面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農村居民持續增收,逐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推進了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村地區生根發芽,減少了地方經濟發展對資源稟賦的依賴,從而為欠發達地區實現“彎道超車”提供可能,也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契機。但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中西部欠發達農區的農村電子商務業發展薄弱且支撐力不夠。另外,受生產區域分散、天氣變化、產品存儲運輸等因素的影響,農副產品生產、農用品的需求不可預知,局部交通不便的地區與偏遠山區的農村電子商務業僅處在起步階段,“快速”起飛的條件不夠且資金技術的支持力不強,因此中西部地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相對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