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云大物移智鏈”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多終端、移動化、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未來趨勢是數字智慧型的人力資源信息化,具有網絡化、交互化、場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特征。

一、人力資源與云計算

隨著處理器技術、虛擬化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寬帶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管理技術的發展,云計算應運而生。云計算技術與5G技術的結合,使我們走進“云計算時代”。

(一)云計算為人力資源大數據提供更好的“容器”

大數據為人力資源分析洞察提供了廣闊的前景,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步入循證式管理時代,云計算則相伴而生,為人力資源大數據提供更好的“容器”。隨著“云計算時代”的來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云化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面對急速增長的海量數據以及不斷豐富的數據應用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云計算架構可靈活擴展與敏捷上線的需求。隨著云技術的發展,人力資源數據庫、主機、存儲、網絡、服務、數據、應用都在紛紛向云轉化。這種基于云的大規模計算能力通常利用分散的硬件設備、借助網絡環境、構建云化的分布式計算環境,由分布式的大規模集群和服務器虛擬化軟件搭建,基于互聯網提供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二)云計算為人力資源大數據應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人力資源云數據庫具有更經濟、更專業、更高效、更可靠、簡單易用等特點,可以降低硬件成本、不斷提高計算效率;同時具有動態易擴展的特點,可以根據業務需要調配增減計算資源。利用云計算分布式、虛擬化、彈性化、運維托管的優勢幫助企業減少底層軟硬件資源的調度和日常維護工作,可以讓企業更加專注應用與服務本身的優化、維護、升級和管理。

(三)私有云布局為人力資源大數據與業務大數據的聯通性奠定基礎

大型企業紛紛布局私有云,如:建設銀行自2013年起采用云計算技術打造基礎設施環境;工商銀行從2014年開始布局集中式和分布式架構體系;2014年中國石油啟動“兩地三中心”建設,建設亞洲最大的私有云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按照集中管理、資源共享、按需分配的原則,于2016年已經全網形成兩級資源池布局,并形成以提供IaaS基礎資源服務為主的能力,承載業務平臺、業務支撐、網絡管理、企業信息化、人力資源信息化等領域系統的應用。

二、人力資源與大數據

新時代,大數據已成為企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戰略資源,并且成為企業爭相搶奪的新焦點。人力資源管理在業務運營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數據,如何讓這些數據產生價值,是人力資源管理未來制勝的關鍵。隨著人力資源運作滲透到戰略和業務中,人力資源大數據作為一種數據集合,具有數據量大、變化速度快、構成復雜的特點。這些數據中蘊藏著大知識、大智慧、大價值。

從架構角度來說,人力資源大數據通常基于Hadoop架構的大數據平臺采用分布計算架構,既可以架構在基于云計算的計算環境上,也可以架構在離線的計算環境上。從應用角度來說,人力資源大數據研究數據的處理、分析、應用,是數據價值的挖掘和應用。

人力資源大數據應用構建步驟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與業務設計、技術實現與優化迭代、實際應用與持續深化三個環節。

需求分析與業務設計:結合大數據應用方向,確定業務問題和分析目標,開展業務梳理及分析工作,獲取相應的示例數據,確定合適的分析方法,進行快速業務驗證工作,并同步對業務設計及數據進行完善與增補,完成快速業務驗證后,再確定是否開展應用建設工作。

技術實現與優化迭代:開展數據溯源、數據接入方式研發、數據流轉鏈路層設計,完成數據接入;開展分析模型構建,對分析模型進行評估及驗證,選擇最佳模型完成場景設計,確定應用場景模式及相應的開發方式。

實際應用與持續深化:在確定應用場景基礎上開展應用固化工作,并建立快速分析模型,提供快速應用分析區;選擇試點開展應用,對大數據應用進行推廣,同時結合相關應用單位意見及分析使用成果,對應用進行優化和完善。

(一)大數據在人力資源運營管理中的應用

在人才招聘方面,如HiALL和“數聯尋英”聯合推出的人才雷達系統,就是利用員工人際網絡組成的大數據進行定向分析和挖掘、幫助企業尋找合適人才的員工推薦平臺。關鍵場景是員工登錄人才雷達系統并關聯社交網絡,在人力資源工作者發布招聘信息后,一是員工可以進行內部推薦,二是人才雷達系統會通過大數據社交網絡和簡歷數據庫進行挖掘和分析,并提出一套同時面向求職者和招聘者的雙向擴展匹配算法,以找出與公司崗位有關聯的潛在求職者,之后借助對應員工內推或直接聯系潛在應聘者,從而幫助企業找到適合崗位的人才。

在人才評價方面,對員工在網絡上學習時留下的大量數據、員工獲得的績效評價數據以及工作過程中在網絡上留下的大量工作行為數據等進行匯總、建模和分析?;谶@些客觀事實和數據,對員工進行的評價會更為客觀。例如,IBM把員工的特長、技術水平和近期工作數據放置在數據庫中,其項目經理在成立團隊時,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尋找到最合適的人才,對提高團隊組建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是極為有利的。

在人才培訓方面,美國一些大企業利用大數據方法建立了富有個性的“學習分析技術平臺”,能夠通過對與學員相關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辨別出每個學員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模式,利用平臺可發現學員在學習的某個階段所面臨的學習困難,從而采取比較準確的幫扶措施。

在薪酬績效方面,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員工的績效工作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并科學地分析處理這些數據,找出績效差距的共性部分以采取有效的干預舉措;與此同時,結合企業的薪酬績效標準、薪酬數據、考勤數據等,自動、準確地計算員工工資和獎金。從宏觀來說,對薪酬數據和人員數據的分析與挖掘,為企業制定有效的人工成本和人才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大數據在人力資源政策設計、牽引提升中的應用

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的自動收集、整理和分析,使人力資源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利用這些數據進行觀察,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參考,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科學制定,更好地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協調和持續發展。

中國移動以專業族群架構、流程角色活動和員工為核心,構建人力資源大數據庫,并關聯財務數據、業務數據、網絡數據,分類構建人工效率體系、職位職級體系、績效指標體系、片區組織體系、人力資源健康度體系等方面的內部標桿數據并適時刷新,提升各省市公司的人力資源效能。中國聯通以任務與活動、流程角色、員工為核心構建人力資源數據庫,基于大數據分析在崗位設置等方面進行指引。

(三)大數據挖掘分析為人力資源工作提供基于客觀事實的洞察力

陶氏化學公司通過挖掘分析公司4萬名員工的歷史數據,預測員工晉升率、內部職位調動和所有的人力供應情況,并設計戰略性人力資源配置模型,以預測三年后的人員需求以及剩余員工數量。這一模型工具在商業計劃書和生產率目標確定的前提下,能預測每個部門的人力資源數據,并能夠根據員工晉升等內部變量、政策與法律因素的外部變量,為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出規劃和預測,進而根據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提出應對預案。

美國巨獸公司下的TalentBin瞄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人才,從諸如推特、領英、谷歌、GitHub等網站、社交媒體平臺上匯總候選人的資料,然后為每個人創建唯一的標志檔案,包括數字足跡、微型工作產品以及可公開獲取的聯系方式和簡介信息,運用社交媒體搜尋中的高級分析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挖掘到通過傳統渠道不易找到的人才和被動求職者。

利用對人力分析小組收集的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的結果,谷歌減少了面試問題的數量、面試次數(不超過4次),并剔除了沒有價值的面試問題。Facebook公司則利用基于大數據提煉而成的蓋洛普優勢測試器2.0進行優秀人才面試,發現優秀人才的優勢所在,并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工作。

三、人力資源與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通過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所有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種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物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物聯網與互聯網一樣,遵循麥特卡爾夫定律,網絡的價值與用戶、物體的平方成正比。

物聯網技術擴展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接緊密度,擴展了人與物的感知能力,并由此帶來了大量的信息和數據,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法、新工具,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大量應用。

(一)在人才招聘方面的應用

利用物聯網技術,人力資源團隊能夠進行遠程面試和候選人評估,而不用安排現場面試,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與物聯網生態系統相結合,能夠將潛在的員工遠程置于虛擬環境中,對員工的表現進行更深入、更復雜的評估。

(二)在績效管理方面的應用

可以在員工胸牌上貼帶有傳感器(RFID)的標簽。RFID標簽可以包含員工胸牌上的信息,并且可以通過該標簽監測員工缺勤情況。對柜臺服務人員、電話營銷人員、生產操作人員等,可以在胸牌中嵌入頻率非常低的傳感器,只有在員工靠近工作臺時才能被激活;當員工離開工作臺時,傳感器就會停止工作,從而使人力資源專員可以跟蹤員工工作的確切時間。

美國合曼尼茲公司在員工胸牌上裝置個人記錄器,可以記錄員工的動作和聲調,幫助公司識別其內部的非正式組織和在公司內部的社交網絡,并分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質量。美國連鎖零售商店(the container store)使用可穿戴技術,監控和分析店員與客戶之間、店員彼此之間的溝通情況,并據此對數據進行分析,尋找需要改進的問題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

(三)在工作狀態實時反饋方面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利用攝像頭可以捕捉員工在培訓、會議、固定工位中的圖像,以實現實時反饋??梢酝ㄟ^互聯網把這些圖像發送到服務器上,計算機視覺可實時檢測員工的情緒和狀態,并在員工情緒和狀態不好時向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發送提醒,人力資源專員可以為該員工組織咨詢會議,以提高其工作舒適感。同時,借助人工智能,物聯網能夠檢測員工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癥狀。計算機視覺可以從這些圖像中提取行為模式信息,并將其與抑郁癥患者的行為模式進行比較,以確定員工是否患有焦慮癥或抑郁癥。

(四)在提高生產力方面的應用

把生產系統、員工安排、設備設施等聯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生產力、降低耗費、確保安全。比如,美國高通公司的Omnitracs衛星系統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運輸公司和物流公司提供解決方案技術,包括安全和規范解決方案、燃料效率解決方案、司機留任解決方案、車隊生產力解決方案、GPS車隊跟蹤解決方案和車隊維護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客戶管理資產、管理燃料、降低成本、留任司機并確保路程安全。

(五)在員工精神狀態和健康安全方面的應用

利用聯網設備監控和跟蹤員工的健康狀況??纱┐髟O備可以收集各種數據,如食物攝入量、步行距離和員工的重要讀數。根據收集的數據,人力資源專員能夠找出導致某些健康問題的根源,并采取適當措施來避免這些問題。例如,眼動追蹤技術使用可檢測眼睛運動的傳感器,借助眼動追蹤技術,人力資源團隊可以識別諸如特定工作時間中環境噪聲之類的因素,這些因素會分散員工的注意力。它可以幫助人力資源專員收集有關員工眼球運動的信息,如某位員工在工作時間打瞌睡。人力資源專員可以組織時間管理或壓力管理會議,以幫助員工獲得良好的睡眠,使員工精力充沛。

四、人力資源與移動化

隨著掌上終端、服務器、個人計算機等多平臺的飛速發展和應用,整個社會的工作和生活進入移動互聯時代,移動設備和社會化媒體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的互動方式,讓知識分享和隨時溝通不再受時間、地理位置、企業邊界的制約。人力資源管理利用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多種終端信息交互溝通,實現人力資源業務、服務與管理的移動化、信息化、電子化和網絡化,為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高效優質、適時可得、隨時互動的多維服務。

(一)在招聘方面的應用

社交互動、即時通信和便攜性等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應聘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與企業進行適時聯系。移動化溝通方式適合個人交流喜好、潮流因素、代際因素甚至跨國溝通,具有便利、簡捷、成本低、有針對性、少垃圾信息等特點。

(二)在培訓方面的應用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使人力資源管理不再必須依賴特定場景面對面地進行,培訓管理范圍和自由程度得到極大提升。移動學習實際上早在2007年就已經起步,美林證券成為首個試水移動培訓的企業。公司使用黑莓智能手機實施員工授課培訓,不僅節省了培訓時間,而且使員工的學習水平得到了提高,培訓效率明顯提升。移動學習使員工實現了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進行個人意愿性和可用性的“個性化學習”,通過與他人溝通交流實現“對話式學習”,通過討論和知識共享實現“協作學習”。

與此同時,移動互聯帶來信息知識分享方式的改變,有助于企業打造知識共享社區和知識共享文化。例如,一家法國公司索迪斯(Sodexo)發起一項知識共享運動,鼓勵近50萬名員工積極加入知識共享社區,并通過宣傳社群的重要性、統計使用量、獎勵活躍用戶等方式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知識分享。同時,Sodexo將其知識社區整合到組織的其他系統,使員工能夠在日常工作中輕松訪問。利用知識共享,Sodexo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員工變得更加樂于分享、協作與利用知識,組織效能得到極大提升。

(三)在工作方式方面的應用

移動互聯技術使移動辦公成為可能。盡管移動辦公會帶來某種風險,但是移動設備和社會化媒體已經成為可選擇的工作方式之一。移動辦公為經常出差的人士提供隨時溝通、遠程會議等解決方案;為跨地域分布的企業提供新的連接和溝通方式,包括信息的及時傳遞、隨時溝通、遠程會議等;為員工的居家辦公提供便利。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移動辦公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幫助企業快速復工復產。

(四)在員工服務方面的應用

利用移動互聯技術搭建便捷的溝通平臺和暢通的溝通渠道,方便員工通過自己的移動設備隨時訪問,如E-mail、BBS論壇、聊天室、朋友圈、建議區等。隨著應用的不斷深化,員工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訪問HR、福利分配比例、賬戶信息和收益,進行加班申請、出差申請,查看薪資福利計劃和績效信息等。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及員工對資源和機會的尋求,加強員工積極參與人力資源服務與互動過程,提升員工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五)在員工關系管理方面的應用

移動互聯技術不僅創造了一個管理網絡,而且構建了一個組織內部的溝通社區。這種信息共享不僅促進組織扁平化,提升企業與員工之間關系的柔性和彈性,而且促進移動終端使用者之間的信任、互惠、知識外溢等,增強員工與員工、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交互關系,改善組織內伙伴信任與關系,促進信息分享、組織學習。

(六)在員工個性化管理方面的應用

大批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畢業生涌入職場,他們擁有新的思維模式、價值理念、行為方式和職業訴求,個性需求會更加多樣化、新穎化、即時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可以利用移動互聯技術高效、充分地了解員工需求,尊重員工個性,關心員工成長,進行更周到的個性化服務和管理,如個性化學習、個性化成長等。

五、人力資源與智能化

智能化是建立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化基礎上的全面升華,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應用,使機器、設備和軟件具備類似人類的某些能力;二是基于場景的多種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具有可選擇、可定制的特性。智能化的廣泛應用推進人力資源管理跨入人機交互、人機協同時代。

(一)智能化形成對企業生產工作方式的重構

例如,一些公用事業公司正在探索遙感、云計算、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從根本上改變基礎設施的管理方式。遙感技術包括無人機、直升機、衛星和各種傳感器,被用于收集資產狀況、態勢感知等相關信息。與人工的基礎設施檢查流程相比,遙感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數據更豐富。這些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需要云和先進的數據分析來存儲和管理。未來的基礎設施管理將由現場機器人、云端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嵌入的流程實現。

(二)智能化形成對某些工作的有效替代,輔助員工聚焦更有價值的工作

比如,使用聊天機器人輔助客戶服務代表。通常來說,聊天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回答固定的常見問題,因為這些答案可以很容易地從現有的數據庫中檢索出來,而人類往往處理除此之外的需要利用同理心回答或者代碼無法回答的情況,但一些組織會讓聊天機器人開展超出回答固定問題之外的工作。例如,市場服務公司HubSpot使用聊天機器人在銷售人員接觸潛在客戶之前進行資質篩選。經過聊天機器人篩選后,這些潛在客戶愿意與銷售人員交談的可能性要高出40%。

人工智能不僅對生產一線的工作具有輔助作用,而且還能為知識工作者帶來幫助。例如,可以把人工智能輔助寫作工具Textio內置于企業電子郵件和寫作程序中,為作者提供實時數據和建議。Textio還可以和作者共同創作,作者將自己的大致思路輸入具有Textio功能的程序,該程序將推薦詞句來表達作者試圖要說的話,即基于作者的想法,人工智能與人類共同創作。

(三)智能機器人在工作中的應用

DLR、空客和IBM共同開發了一種名為“宇航員交互移動伴侶”(CIMON)的智能機器人,與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組成團隊?;诙喾NIBM Watson ?服務,CIMON的第一個版本用于支持宇航員的研究實驗。在實驗過程中,CIMON通過上下文信息,為宇航員準確地提供信息,以節約研究時間。第二個版本CIMON 2還配備了IBM Watson ?語調分析器,用于語言分析,以檢測與其交談時宇航員的情緒。CIMON 2的目標是成為宇航員真正的伴侶,幫助緩解孤獨和群體思維等現象對宇航員造成的影響。

(四)智能化在人力資源運營管理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于人力資源運營的各個環節,以提高人力資源運營效率。在招聘與配置環節,人工智能進行簡歷篩選與電話邀約;在員工關系環節,人工智能進行各種手續的辦理;在薪酬與福利環節,人工智能進行薪酬評估與薪酬核算;在考勤環節,利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進行自動化考勤;在工作場景環節,利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識別員工身份,屏蔽無權人員進入工作場區,保證辦公安全。

人工智能滲透到人力資源的文字處理工作中,幫助人力資源工作者對崗位進行更好的描述等。寶潔、英偉達正在用協同的方式在人力資源團隊內部使用Textio,重新定義人才獲取方式。由于之前崗位說明的寫作過程是以協同的方式完成的,最后的崗位說明通常是用模糊的語言進行描述,失去了其原本含義。公司為人才和業務團隊配備Textio應用程序后,該程序可以建議新的詞句并標出有偏見和性別化的詞句,使組織在崗位說明書制定的流程和產出方面都得到了優化。在使用Textio之后,寶潔發現符合要求的申請者人數增加了30%;英偉達發現,獲得Textio評分在90分以上的崗位說明書,其對應崗位的女性申請比例提高了28%,并且該崗位空缺被填補的速度增加了50%。

人工智能幫助公司構建知識網絡,協助各類人員的工作和學習。將人工智能融入團隊,連接組織中不同的團隊、系統和網絡,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向員工推送合適的信息,提升員工核心技能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從而提升員工的學習效能,并提升和完善組織各方面的效能。例如,為加速從以產品為導向到以解決方案為導向的公司轉型,飛利浦推出一個致力于節省員工時間、提升運營效率的知識管理平臺,打破近8萬名工人、17個市場和30多家企業分布所帶來的數據筒倉。該平臺的標簽機制可以高效、便捷地根據員工的興趣和需求,準確地推送文章、白皮書、提示和技巧、公共社區和專家信息。這為員工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如客戶經理和銷售工程師每周在搜索信息上花費的時間明顯減少。2019年,本田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為更好地了解駕駛員行為、改善駕駛員體驗,本田使用IBM沃森公司的Watson Discovery人工智能工具,分析與駕駛員投訴相關的行為模式,從而使工程師能夠更加有效地應對與車輛質量相關的挑戰。這不僅改善了員工的工作體驗,也提升了本田的客戶體驗。

上述人工智能的應用和作用,充分證明了麻省理工學院智能中心創始主管托馬斯·馬隆在其《超級思維:人類和計算機一起思考的驚人力量》中提出的超級思維的概念。該書探討了人類和機器如何協同工作以達到智慧水平的新高度。馬隆用一句話總結了他的深度思考和前瞻觀點:“從人類組隊到人機組隊”,創建一個團隊讓計算機和人類利用各自優勢實現共同目標。

六、人力資源與區塊鏈

區塊鏈是由一系列經過驗證的事實組成的分布式共享數字分類賬,這些事實可以是從金錢到信息的任何事物。每筆交易及其信息都經過驗證,然后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記錄;每個有權訪問分布式共享數字分類賬的人都會收到這些信息,并且各方在區塊之間被復制、共享和實體之間同步之前達成一致。區塊鏈幾乎不可能被篡改,它提供了一種確認、驗證價值和事件的方式,帶來了去中心化的信息與交易的互信機制,不僅可用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型契約,而且可用于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這些特性使區塊鏈在人力資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性。

(一)在招聘方面的應用

理想狀態的區塊鏈應用能解決簡歷檔案不實、證書做假、招聘成本高且效率低等方面的問題,簡化當前復雜的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

采取區塊鏈技術,可以記錄、驗證每個人的教育背景、培訓經歷和獲取的各類證書。一些大學已經采取區塊鏈技術對本校畢業生的學校表現、學分、學位進行記錄。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職場人士的數字化記錄會更加豐富,這些記錄解決了應聘人員信息造假的問題,為企業節省了背景調查等工作步驟。

同時,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降低企業人力的搜索成本和協調成本。借助智能合約,每個人都可以上傳并驗證區塊鏈平臺上的個人簡歷,可以對自己或他人節點上存在的工作經歷信息、能力信息進行測評。區塊鏈技術為真正的人才提供了無縫就業方式,并大大降低了企業在人才搜索方面的成本。

(二)在薪酬方面的應用

應用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公司薪酬隱私、發放延遲、薪酬糾紛方面的問題,并可以帶來薪酬支付依據和算法的巨大改變。

使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后,能夠形成有效的智能合約。員工在自己的賬本上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和難度,與工作相關的每個人都可以查看他人的賬本,根據賬本中記錄的工作內容和難度,最終通過算法自動確定每個人的薪酬,企業根據個人的貢獻進行薪酬支付。

智能合約下的薪酬支付,基于眾人定價基礎上的薪酬確定,保證企業信息的安全和員工薪酬信息的隱私,大大提高了整個薪酬支付的效率,極大地減少了作業成本及人工作業所帶來的風險。

(三)在績效方面的應用

使用區塊鏈技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查看他人賬本對他人績效進行考核(可匿名),類似于360度考核,這些信息一旦被記錄便不可被篡改。因此,管理者對員工進行績效評估時便有了精確的依據。人力資源管理者可以利用這個結果進行績效薪酬支付,進而提升員工的公平感和企業的透明度。

區塊鏈信息在關聯工作流程運作中的信息(如物聯網技術留下的數字痕跡、工作流中的數字痕跡等)為績效管理提供更堅實的事實依據和基礎,為績效評估提供可靠證據,提升績效評價的客觀性。

(四)在培訓方面的應用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解決培訓資源共享、記錄存儲員工在不同部門任職的培訓問題,促進員工自主學習、自主提升。

利用區塊鏈技術,培訓將不再是通過教師講授,而是通過查看不同人的記賬本和不同人分享的知識,進行自我驅動、自我學習。同時,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知識網絡,并構建成一個動態的、不斷更新的知識庫。

利用區塊鏈技術,存儲員工在不同部門、不同公司的學習記錄,從而建立即時更新的、不可篡改的學習培訓經歷和學習積分,形成員工的學習進步記錄系統,打破員工在各部門、各公司任職時的培訓壁壘,形成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賬本。

(五)在勞動關系方面的應用

傳統人工簽訂合同信息在書寫時經常會有誤差。利用區塊鏈技術,讓合同全部程序化,勞動合同必須雙方親自簽字,不可偽造,簽訂后不可篡改,以規避勞動糾紛。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為靈活用工提供了便利。隨著自由職業者隊伍的壯大,企業與人才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協議關系。智能合約為所有參與者創建了可執行且不可改變的權利和義務。例如,一旦員工完成分配的任務,人力資源中不變的合同就可以自動從托管中釋放付款。在這種方式下,企業減少了用工成本,自由職業者獲得報酬的同時獲得信任。

(六)在企業生態鏈方面的應用

利用區塊鏈技術,企業、客戶、合作伙伴和個人都能夠更好地相互作用、創造和交換價值,并讓相關場景的工作流程真實存證。比如,一個組織制訂一項重大的戰略計劃,即通過區塊鏈無縫連接所有企業、供應商、人員、活動和通信,分配內部人才、承包商和第三方供應商、跨職能通信、授權、飛行員、登機口審查、預算批準等。在流程的每個相關步驟中吸引合適的人才,利用授權和密鑰讓相關人員在需要的時間內訪問所需的信息和資源,工作活動透明地沿著鏈條自動進行。同時,密鑰交易被加密并作為不可變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工資與合同報酬數據受到保護,使用供應商密鑰管理,根據供應商的工作完成情況和評價結果自動進行付款結算。

客戶、合作伙伴和個人的信息數字記錄作為大數據信息來源,既建立了新的客戶、合作伙伴、合作人才、自有人才信息庫,又為數據分析的挖掘和改進奠定了基礎。對客戶、合作伙伴、個人來說,區塊鏈技術具有“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的價值,拓展和賦能人力資源服務,實現信息可追本溯源,為個人和企業打造更加安全的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昭平县| 邳州市| 永州市| 古交市| 龙陵县| 宝山区| 成都市| 神池县| 赤峰市| 临沧市| 修水县| 乌兰县| 义乌市| 祁阳县| 昭平县| 贵德县| 微山县| 轮台县| 于田县| 三穗县| 长宁县| 东莞市| 开江县| 界首市| 岳阳县| 镇平县| 嵩明县| 岢岚县| 华容县| 承德县| 平乡县| 青神县| 津南区| 禄劝| 五大连池市| 丽江市| 大兴区| 和龙市| 石台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