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家風成就好孩子: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成才
- 許道成
- 777字
- 2022-07-26 19:25:19
誰為犯錯的孩子買單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責任人,在孩子經濟沒有獨立之前,生活上依賴家長供養,品德上應有家長教育,行為上必有家長管束,這不但是血緣關系決定的,而且也是法律規定的。
我國法律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父母有責任和義務按照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的要求,采用正確、適當的方法,對子女加以必要的管教、約束,使他們在思想上、品德上得以健康成長,盡職盡責的將一個“自然人”培養成遵紀守法的“社會人”。否則,如果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疏于管教,子女一旦違反了法律法規,家長是要承擔連帶的失職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的——養不教,父母過,父母應當替未成年子女的行為結果負責,為自己疏于管教的失職買單。
孩子生下來都是純真無邪的,很多時候,是我們做父母的家庭教育失位在先,才導致孩子的越位犯錯在后。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的管教責任重大而不可代替。因為這時候父母扮演著雙重角色:他們既是孩子人生啟蒙的向導,又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護者。現在很多家長忙于賺錢和事業,早出晚歸,孩子全交給保姆或阿姨代管,但實際上保姆或阿姨只能代養而不能代管、代教,更無法代替世界上最真的父母與子女的親情;有的家長將孩子交由奶奶爺爺、姥姥姥爺撫養,這種隔代教育有一定缺陷:首先,由于“隔代親”的原因,老人對孫輩聽之任之,放任嬌慣。其次,在孫輩的眼里,老人不具備自己爸爸媽媽的嚴厲性和權威性,受教育時敢于“打折扣”。所以,隔代教育代替不了父愛母愛中蘊含的教育義務和責任。
無論是親情方面還是責任方面,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可缺位,不可替代!否則,為未成年子女犯錯買單的必定是父母。你在教育孩子時偷的懶,將來會加倍讓你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