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王陽明傳
  • 周月亮
  • 1102字
  • 2022-07-12 14:40:33

2. 夜中正是用功時

對這布滿夜色的生存環(huán)境,王陽明自有與眾不同的“心法”:用夜深人靜后心魂相守的超然心態(tài)來超越黑暗的現(xiàn)實,用孟子擴充法在侮辱面前高大起來;獲“反手而治”的大利益。

他說:“人一日間,古今世界都經(jīng)過一番,只是人不見耳。夜氣清明時,無視無聽,無思無作,淡然平懷,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日中以前,禮儀交會,氣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氣漸昏,往來雜擾,就是春秋戰(zhàn)國世界。漸漸昏夜,萬物寢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盡世界。學者信得良知過,不為氣所亂,便常做個羲皇已上人。”(《傳習錄》下)這里用“夜”來比方社會狀況,這個比方栝了公羊?qū)W的“三世說”,夜氣清明與人消物盡的昏夜是治世與亂世的象征(清末龔自珍的《尊隱》再次借用了這個表達法)。王陽明強調(diào)的是:人的精神力量(信得良知過)是可以獨立地超越社會此狀況臻達彼狀況的。

正德十年(乙亥),陽明為天澤作《夜氣說》,強調(diào)夜氣(靜)與白天(動)相互依存的辯證關(guān)系,他先從感性知覺說文人喜歡的“夜晚現(xiàn)象”:師友相聚,談玄論道,靜謐的夜晚賦予了文人超越的情思,適宜靈魂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他又轉(zhuǎn)而告誡天澤,不能太迷戀夜晚這種孤寂的狀態(tài),太離群索居必意怠志喪,這就失去了陽氣的滋養(yǎng)。

“良知在夜氣發(fā)的,方是本體,以其無物欲之雜也。學者要使事物紛擾之時,常如夜氣一般,就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這里又把夜氣比作中庸至境的那個“未發(fā)之中”。明心見性的真功夫就是找到、養(yǎng)育這個“未發(fā)之中”(《傳習錄》下)。后來,他更簡練的說法是“良知就是獨知”,靜夜慎獨做夠內(nèi)圣功夫時,才能超拔出眾人那平均態(tài)的心智。靜功是動功的本錢,在紛擾混亂中,“不動心”;每臨大事有靜氣,不隨境轉(zhuǎn),不為氣亂,是王陽明最終能建成事功的心訣。

王陽明一生反復(fù)說:“若上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好靜只是放溺”,沉空守寂只會學成一個癡呆漢。他堅決主張必須在事上磨煉才是真做功夫。王陽明的哲學是:萬物皆備于我,化任何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茍失其養(yǎng),無物不消”。要想長,就得想辦法得全面的“養(yǎng)”。任何故意跑偏樹敵的做法都是自作孽的傻瓜行為。王陽明在強調(diào)轉(zhuǎn)化時借重道家的孤陽不生、孤陰不長的思想,也借重禪宗“達則遍境是,不悟永乖疏”的智量。

心學就像心一樣靈動不可強持。王陽明的過人之處在于他能將距離很遠的學說,打并為一,將儒、墨、釋、道的精華一體化為心學,這是以后的事情,現(xiàn)在的問題是:若一腔子羲皇世界的心志,偏偏遭遇了“日中以后”“漸漸昏夜”的年頭,怎么辦?用現(xiàn)代話頭說:身處黑暗的年代,怎么面對?是堅持還是合流?如果退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怎么對世界負起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北流市| 项城市| 乳源| 乐亭县| 钟山县| 新建县| 和政县| 衢州市| 山东省| 天峨县| 什邡市| 嘉黎县| 镶黄旗| 蚌埠市| 赫章县| 铜陵市| 白城市| 汪清县| 柳林县| 堆龙德庆县| 化德县| 寿阳县| 景宁| 柞水县| 武穴市| 威海市| 南昌县| 托克逊县| 白水县| 乌兰县| 汉沽区| 巫山县| 梁山县| 民乐县| 双鸭山市| 甘德县| 咸宁市| 镇坪县| 确山县|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