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員工認同,需要大義名分
——稻盛先生的思維方式,就是稻盛主義,將整個企業同化了,大家才能團結一致,凝聚合力,使京瓷變得堅強有力,但您不認為,強項同時也連著弱項嗎?
稻盛:這一點我并沒有多去考慮。因為我認為,只有凝聚的人心才是財產。的確,不管從哪里切下去,都像金太郎糖[1]一樣,大家的理念都相同。如果說,只依靠領導人一個人的哲學凝聚合力是一種脆弱,所以要把它搞得支離破碎的話,那么,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企業的力量,就趨近于零了。
應該把自己的哲學加工成堅韌的圓筒形。但如果有人說這是脆弱,那也是一種人生,只能這么回答了。
——要讓員工統一方向、形成合力,激勵機制是什么呢?是員工持股及股價上漲帶給員工的好處嗎?
稻盛:不是的。從孩童時起,我就覺得,直接采用金錢刺激的手段有點骯臟。那么,什么能催生大家的認同感呢?為了引發員工的共鳴,行事必須光明磊落,必須具備大義名分。我越是用這一套說服員工,其實也越落實到我自己的身上。換句話說,我自己必須嚴格自律,這是關鍵。
在這一點上,我歷來堅守不渝。當然會有一部分人反對,也有辭職的人,但大多數員工的評價是:“他可不是一個口是心非的家伙!”
(《日經商業》1986年11月10日期)
[1] 一種細長的圓筒形的糖,無論從哪個地方切開,都會看到切面上金太郎的圖形。——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