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運營常見問題清單
- 顏陽編著
- 1021字
- 2022-07-14 17:30:46
1.15 如何應用SMART原則提高目標設定的效果
工作場景描述
當要使用SMART原則,提高設定目標的有效性時,可查看。
解讀與分析
SMART原則是一種科學的制訂績效指標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企業在設定目標時可以應用SMART原則來提高目標設定的有效性。管理者在應用SMART原則時要做好以下工作。
1.明確SMART原則的內容
(1)可確定的(Specific)。目標必須是明確、具體的。目標的工作量、達成日期、責任人、資源等都應是一定的、可以明確的。具體就是與員工的工作職責或部門的職能相對應的工作。
(2)可衡量的(Measurable)。如果目標無法衡量,就無法告訴執行者要到哪里去。如果沒有衡量標準,目標在執行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目標的具體執行者就會少做工作,盡量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和為此付出的努力,因為他們認為沒有具體的指標要求他們的工作必須要做到什么地步,只要似是而非地做些工作就可以了。
(3)可接受的(Accept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被目標執行者所接受的。這里所說的接受是指執行者真正地愿意接受、認同這一目標。
(4)現實可行的(Realistic)。目標在現實條件下不可行,常常是由于管理者樂觀地估計了當前的形勢。他一方面可能過高估計了達成目標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制訂了不恰當的工作目標;另一方面可能錯誤地理解了企業目標,主觀地認為下屬能夠完成現在那份工作,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目標無法實現。從最基本的方面看,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是無法保證目標管理順利進行下去的。
(5)有時間限制的(Time Indication)。如果沒有事先約定的時間限制,每個人就會對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產生自己的理解。比如主管認為下屬應該早點完成工作,下屬卻認為不用著急;等到主管要下屬呈交工作結果的時候,下屬尚未完成工作,于是主管指責下屬工作不力,對下屬做出不好的工作評價,下屬卻覺得非常委屈和不滿。如此一來,不僅傷害了下屬的熱情,還會讓下屬感到上司不公平。
2.根據SMART原則設定目標
在明確了SMART原則的內容之后,管理者可以根據SMART原則設定目標。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管理者可以將SMART原則作為一個標準,不斷對要設定的目標進行評估,同時充分考慮所研究問題的具體情況,制訂出現實可行的工作目標,明確目標執行人員具體要干什么、結果應該是怎樣。最好用一些詞語來描述“具體要干什么”的內容,如開發、設計、修正等。
總之,SMART原則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的設定目標的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檢查設定的目標是否合理,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并及時修正。
關鍵點提示
應用SMART原則設定目標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明確SMART原則的內容;2.根據SMART原則設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