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例】少子化問題

有一些被社會視為問題,其實不是問題的事情,例如少子化問題。

以日本為例,在20世紀70年代前半期,日本一年的新生兒人數約為200萬人,近年則低于110萬人。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2007年人口動態統計顯示,2007年的出生人數為1089745人,總生育率為1.34。也就是說,平均每位婦女一生中生育子女數為1.34人。

為了應對這個現象,近年來,日本政府設置了負責少子化對策的“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等新職位,制定了《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等,以此作為少子化對策。

然而,少子化并非問題,而是一個現象。換句話說,少子化并不是論點。

放寬視野,從世界的層面來看,也許日本的少子化是值得慶幸的事。因為在世界各國苦于人口增加引起的糧食不足問題的背景下,如果日本的人口減少,就會降低對糧食的需求。日本無法自給自足,必須從世界各國進口大量糧食,如果進口量因人口減少而降低,那么這些糧食就會多出來。把這些多出來的糧食讓給其他受糧食不足所苦的國家,勢必能拯救許多生命。

少子化不過是個現象,我們應更進一步思考少子化究竟有什么壞處。

如果把少子化當成問題,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論點?我試著列舉出如下幾點:

可能的論點一:一旦新生人口數減少,勞動人口就會減少,日本的生產力(GDP、GNP)也會隨之下降。1995年日本的生產年齡人口(15歲至64歲)為8171萬人,其后則逐年減少。雖然婦女和高齡者的就業率不斷上升,但是勞動力人口在1998年達到高峰(6793萬人)后,便處于衰減中。如果新生人口數持續減少,勞動力人口將會進一步減少,預計將導致經濟活動嚴重停滯及生活水平下降。

可能的論點二:少子化將造成老年人口(65歲以上)/生產年齡人口的比值上升,而國民年金等社會福利體制將難以維持運作。平均每位年輕人的負擔將會增加,而這將降低年輕人投入工作的干勁,陷入不愿生兒育女的惡性循環。

可能的論點三:少子化將造成國家財政因為歲入減少(勞動力人口減少、經濟活動停滯)和歲出增加(社會福利增加)而瀕臨破產。

可能的論點四:少子化將造成地方鄉鎮等地區老齡人口比重提高,失去蓬勃朝氣。

雖然我列舉了四個可能的論點,但是相關解決方案因各個論點的不同而大相徑庭。

比方說,如果論點是“生產年齡人口減少”,就有增加外籍移民、建構方便女性就業的環境、創造適合高齡者就業的工作環境等解決方案。

如果論點是“年輕人的負擔增加”,就必須改革長久以來寬厚對待高齡者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一個能夠減輕年輕人負擔、提升他們的勞動意愿和生育意愿的環境。但是,這是一個只能請老年人含淚犧牲,以成全年輕人的解決方案。

如果問題是“國家財政瀕臨破產”,就不能視之為“少子化問題”,而應思考縮小差距、均衡發展等相關對策,包括建立一個“小而美”的政府、重新檢視社會福利制度等。

如果問題在于“鄉鎮失去活力”,則必須通過地方政府推行足以讓老年人樂在其中、發揮自我專長的措施,使鄉鎮地區保持蓬勃朝氣。

由此可知,解決方案會因應解決的問題而異。

然而,目前人們看到了少子化現象就將其當成問題,并討論得沸沸揚揚。在還沒有明確設定問題的情況下,就殫精竭慮,努力想要遏止少子化,提高出生率。

顯而易見,沒有任何答案能夠同時滿足這四個論點,但是人們對此沒有察覺,或者視而不見。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如果把少子化當成問題進行討論,就必須確定在前述四個假設的論點中,究竟是為了解決哪個問題而實施少子化對策。不可能在尚未確定想解決的問題之前,就著手實施少子化對策。

這時,有必要思考“這是誰的問題”。問題不但因人而變,也會隨著“問題針對誰而解決”的對象的不同而完全改觀。

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日本企業創下連續六個年度獲利增長的紀錄。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而言,這是自2002年起連續六個年度成功創下的佳績。

然而員工是否因此變幸福了?并不盡然。雖然公司的業績對經營者而言很好,但員工卻未獲利。企業通過減薪、削減年終獎金、裁員、由正式雇用轉換成非正式雇用(短期約聘人員或計時人員)等種種措施讓員工變成“窮忙族”(指雖有工作,但收入無法維持生活最低水平的族群)。

以往,只要員工努力,公司業績就會增長,并以加薪、發獎金等方式回報員工。員工的努力會反映在薪水、獎金上,生活也會獲得改善。公司和員工的關系是雙贏關系。然而現在卻變成零和游戲,經營者和員工的幸福指數呈反比。“讓所有人都覺得快樂”的問題設定,也變得無法推進。“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如何”與“究竟是為誰實施的少子化對策”等,才是人們應該討論的問題。

因此,如果要解決少子化現象引起的年輕人經濟負擔加重的問題,就應針對是否應該改革為高齡者提供豐厚保障的社會福利制度等議題進行討論。

如果從日本經濟產業省、社團法人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以下簡稱“經團聯”)的立場來看,問題在于勞動人口減少、GDP和GNP減少,而討論的方向則是日本政府該不該接受大量外籍移民,怎么做才能讓更多已婚女性或高齡者投入就業市場。

如果從高齡者的立場來看,就應該討論“怎么做才能讓年金和醫療制度更完善”,實施可以讓老年人安心度日、盡情享受、發揮自我的措施等。

如果我接到“請幫忙解決少子化問題”之類的委托,首先我會告知委托人,“少子化問題”這個論點設定得很奇怪。然后我會詢問幾個問題:“請問你想解決少子化問題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解決誰的問題?是為了年輕人的幸福嗎?還是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又或是為了老年人的幸福?(或只是為了選票?如果是的話,我就不會接案……)”由于目的和對象不同,解決方法會大不相同。

縱使出生率獲得改善,由1.34提高為1.5,人口還是會持續減少。如果只是想增加日本人口,其實只要日本愿意接受外籍移民就能解決。但恐怕日本人很難接受這個方法,因為日本社會中普遍存在移民政策弊多于利的反對意見,例如“恐怕會產生文化摩擦、社會階層固化、歧視等嚴重社會問題”“外籍移民也會被日本低生育率的生活形態同化”等疑慮。

事實上,日本目前就有雇用東南亞外籍勞工從事照看老人或病人等工作,但沒有贏得好評。

如果認為“即便日本人口不多,只要人民生活無虞即可”,那么最務實的解決方案就是卸下“經濟大國”的招牌,把日本政府組織精簡到“小而美”的規模。不過,從日本政府的政治立場或是經團聯的經濟立場來看,這是絕對不可能列入考慮范圍的對策。

如果著手解決問題之前沒有厘清論點,少子化問題將無從解決。最后,為了構思解決少子化問題的對策而被任命的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將成為一位不知從何下手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政府官員——想必這位官員正為此苦惱不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团风县| 溧阳市| 阜平县| 灵璧县| 微山县| 怀柔区| 福安市| 交口县| 冀州市| 公主岭市| 汝南县| 南投市| 金山区| 牙克石市| 辽源市| 县级市| 普宁市| 庆安县| 东宁县| 湖北省| 中方县| 榆社县| 邵阳县| 竹北市| 醴陵市| 中卫市| 兰溪市| 若羌县| 彩票| 莎车县| 资阳市| 武冈市| 罗山县| 康平县| 湟中县| 合江县| 长乐市| 鹤壁市| 玉环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