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士頓咨詢工作法:精準發現問題
- (日)內田和成
- 1079字
- 2022-06-29 15:49:04
問題的關鍵在于“既有客戶”
B公司的經營者思考的論點——“應開發何種新產品”“應推行何種市場營銷策略”,只有在付諸行動后才能得知是否有成效。若想持續提高營收,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
一般而言,擬定發展策略時,都會有“發展等于增加營收”的刻板觀念。為了增加營收,往往會把開發新產品、通過市場營銷策略拓展新客戶等設定為論點。但是,新產品是否能如愿熱賣,營銷策略是否有助于贏得新客戶,我們不得而知。
經過重新思考,我們會逐漸看到不同的方向,也就是“如何從既有客戶身上提高收益”這個論點。
若要從既有客戶身上獲取收益,就必須掌握客戶需求,“如何了解客戶需求”這個附帶的論點,也會隨之浮現。B公司的研發、技術、制造部門隸屬于總公司,銷售和維修服務分別由子公司、孫公司負責。
雖然孫公司深知客戶需求,但是他們的意見鮮少能夠完整地傳達給子公司、總公司。總公司在未掌握客戶需求的情況下,總是不斷在提升檢查設備的功能上著力,比如提高檢查精準度、增加一秒鐘的可檢查量等。孫公司雖知客戶需求并非購買功能優越的檢查設備,而是希望把故障造成的停產時間控制在最小限度內,卻沒有把這個需求傳達給總公司。
因此,B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個聽取服務維修一線人員意見、掌握客戶需求的機制。具體而言,即通過組織重整,把銷售、維修服務納入總公司的業務,掌握客戶需求,加強客戶服務,進而成功地從既有客戶身上獲取更多收益,順利達成營收與獲利雙雙增加的目標。
B公司原先委托的論點是“應開發何種新產品”“應推行何種市場營銷策略”,然而,即使針對該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也無法帶動B公司的發展。
因此,新論點應設定為“如何從既有客戶身上獲取收益”。
獲得的結論是:建立機制,以有效掌握維修服務一線的意見與客戶需求,加強售后服務,進而成功地提升收益。
不過,在公認已無開發新產品的余地,只能靠價格取勝的行業,也可以借著開發新產品建構起新的競爭優勢。下面是歐洲某影印紙制造商的案例。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每家廠商的影印紙質量大同小異,所以“價格”幾乎是企業決定采購與否的基準。換言之,影印紙就是所謂的“標準品”。然而,有家廠商針對客戶需求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結果發現,客戶最為不滿的并非價格,也不是紙張的顏色、質量、觸感(摸起來是否光滑細致),而是總在趕時間的節骨眼上發生卡紙的情況。相信大家也有同樣的體驗。于是,該制造商不再把重點放在紙張的外觀上,而是轉而研發不會使復印機卡紙的紙張。據稱結果深受好評,該公司也因此免于陷入降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這家制造商發覺真正的論點并非顧客注重采購價格低廉的紙張,而在于提升影印效率,因此提出了正確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