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花鏡
  • 陳淏
  • 1222字
  • 2024-12-02 21:15:37

山茶

山茶一名曼(一)陀羅。樹高者一二丈,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葉似木樨,闊厚而尖長,面深綠光滑,背(二)淺綠,經冬不凋。以葉類茶,故得茶名。花之名色甚多,姑列于后。其開最久,自十月開至二月方歇。性喜陰燥,不宜大肥。春間(三)臘月皆可移栽,四季花寄枝宜用本體。黃花香寄枝宜用茶體;若用山茶體,花仍紅色。白花寄枝同上。磬(四)口花、鬯口花,宜子種。以單葉接千葉,則花盛而樹久,以冬青接,十不活一二。

附山茶釋名 共十九種

諸色茶花

瑪瑙茶(產溫州,紅黃白粉為心大紅盤),鶴頂紅(大紅蓮瓣,中心塞(五)滿如鶴頂,出云南),寶珠茶(千葉攢簇殷紅,若丹砂,出蘇、杭),焦萼白寶珠(似寶珠,蕊白,九月開,甚香),楊妃茶(單葉花,開最早,桃紅色),正宮粉、賽宮粉(花皆粉紅色),石榴茶(中有碎花),梅榴茶(青蒂而小花),真珠茶(淡紅色),菜榴茶(有類山躑躅(六),躑躅茶(色深紅,如杜鵑),串珠茶(亦粉紅),罄口茶(花瓣皆圓轉),茉莉茶(色純白,一名白菱,開久而繁,亦畏寒),一捻紅(白瓣有紅點),照殿紅(葉大而且紅),晚山茶(二月方開),南山茶(出廣州,葉有毛,實大如拳)

山茶:1.花枝;2.花解剖:示雄蕊和花瓣; 3.雄蕊; 4.果實。

校記

(一)“曼”:乾本誤作“蔓”。

(二)“背”:乾本誤作“皆”。

(三)“間”:乾本誤作“閉”。

(四)“磬”:乾本誤作“鬯”。

(五)“塞”:乾本誤作“二”。

(六)“躑躅”:乾本誤作“鵑”。

注解

①簡稱茶花,系山茶科常綠花木,原產我國云南、四川、廣東、福建、湖南各地山中,現在還有野生茶樹。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inn. ,名見《本草綱目》。

②可用二年生枝,切成短段,只留兩葉扦插,或用空中壓條及切接法繁殖。

③宋時徐致中的《山茶詩》描寫有八個品種,王象晉《群芳譜》記載有二十個品種。趙璧的《云南山茶譜》記載了近百種。李時珍謂花有數種:“寶珠者花簇如珠,最勝。海榴茶花蒂青。石榴茶中有碎花,躑躅茶花如杜鵑花,宮粉茶、串珠茶皆粉紅色。又有一捻紅、千葉紅、千葉白等,名不可勝數。”現在將上海、福建(德化)及湖南(長沙)等地有名的品種摘錄如下,以供參考。 一、十八學士,這是最有名的品種,在同一植株上開放各樣的花朵。如紅六角、白六角、紅白牡丹。二、九曲,是前種芽變分離的品種。三、桃李爭春,花朵成六角形,紅白兩色混合,也是十八學士的變種。四、大白,是古代的名種千葉白,本種已傳播至世界各地。五、綠牡丹,花朵潔凈透明如碧玉,大如牡丹。六、雪牡丹,花心卷瓣,花朵大像牡丹。七、大小白荷,白瓣黃蕊,卷瓣牡丹型。八、東方亮,屬于寶珠型。九、鶴頂紅,為古代名種,來自云南,又名滇茶。十、楊妃茶,是古代的名種。十一、朱紅餅,寶珠型,朱紅色,花期較早。十二、宮粉,古代名種。此外還有臺閣茶、花蝴蝶、玫瑰紫、牡丹點雪、墨葵、灑金、西施晚裝、小桃紅、觀音白、十樣錦、玉樓春、鳳仙茶、紫重樓等等。

④南山茶葉比一般山茶稍狹長而先端尖,且葉脈上面有溝紋,常見的多重瓣,單瓣的極少。紅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台安县| 板桥市| 临沂市| 朝阳市| 延庆县| 海南省| 应城市| 融水| 龙里县| 栖霞市| 永清县| 新津县| 磴口县| 筠连县| 新巴尔虎左旗| 车险| 黑水县| 闵行区| 平和县| 澜沧| 漯河市| 湘西| 南靖县| 福贡县| 建德市| 万盛区| 沁水县| 南召县| 蕲春县| 尉氏县| 昌邑市| 汝阳县| 武穴市| 娱乐| 辽阳市| 凉城县| 左权县| 韩城市| 合江县|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