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信寶寶的潛能
到目前為止,我只是泛泛地描述了媽媽和寶寶的情況。我無意告訴媽媽們怎樣去做,因為具體細節能很容易從福利中心那里得到。實際上,育兒細節隨處可見,唾手可得,這有時反倒讓媽媽們感到一頭霧水,無所適從。相反,我倒是愿意寫些別的東西,寫給那些本來就很會照顧寶寶的媽媽。我想幫她們了解一下寶寶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讓她們看看眼下育兒研究的狀況。我的意思是,媽媽們知道得越多,就越有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斷。當一個媽媽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斷時,她也就處在了最佳狀態。
對媽媽來說,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撫養孩子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這能讓她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母性特征。正如作家落筆時會驚訝于自己泉涌般的才思一樣,媽媽在與寶寶分分秒秒的接觸中也會驚喜地發現其中豐富的內涵。
事實上,有人會問:除了責任以外,媽媽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學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如果她只是按照別人說的去做,那么,她就不得不一直堅持下去,照貓畫虎。如果她想改進的話,就只能再向別的高手求助。但是,如果她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那么,她就會越做越好。
而這正是爸爸可以幫忙的地方,他能為媽媽提供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在丈夫的適當保護下,媽媽就能把雙手解放出來,在她想“內卷”的時候,不必“外翻”。換言之,她無須分心去處理外部事物,只需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自己臂彎里的小小世界即可,而處在這個小小世界中心的就是自己的寶寶。母親自然而然地關注一個嬰兒的時間不會太長。母親與嬰兒之間的紐帶在開始時非常強大。因此,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媽媽能在這個自然的時段內專心照顧小寶寶。
巧在這種經歷不僅對媽媽有益,對寶寶來說無疑也是一樣的。時至今日,我們才開始認識到新生兒是多么需要母愛。成年人的健康靠的是童年時期的積累,而人類健康的基礎是由媽媽在嬰兒最初幾周和幾個月的時間里奠定的。也許,在你正因對外部世界失去興趣而感到奇怪時,這種想法對你會有所幫助,因為你正在為未來社會一員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項工作是絕對值得的。奇怪的是,人們普遍以為,孩子越多,照顧起來就越困難。實際上,我確信,孩子越少,情感壓力就越大。而專心照顧一個孩子壓力最大,好在這項任務只會持續一段時間。
所以,你現在是孤注一擲了。你打算怎么辦?好吧,那就好好享受吧!享受別人對你的重視;享受讓別人照料世界的事實,你只需專心創造一個新的成員就好;享受與自己戀愛、與寶寶戀愛的過程;享受你丈夫為了你和寶寶的幸福盡職盡責的方式;享受自我發現的樂趣;享受你擁有從未有過的權利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寶寶哭號阻止你喂奶時的感受;享受各種各樣只有女人才能體會到的感覺。尤其是,我知道,你會享受“寶寶越來越有人樣且漸漸把你當成年人看”的那種感覺。
為了你自己,好好享受吧。但是,從嬰兒的角度來看,你若能從嬰兒護理的煩瑣中獲得樂趣,那才是最為重要的。寶寶喜歡讓愛他的母親給自己喂奶,而不想讓毫不相干的人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給自己喂奶。在嬰兒眼里,柔軟舒適的衣物、溫度適中的洗澡水都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母親在為寶寶更衣和洗澡過程中所獲得的樂趣卻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假如你能享受這一切,那種感覺就好像太陽是專門為寶寶升起的一樣。母親必須是快樂的,否則,整個過程必定是機械死板的無用功。
這種自然而然的享受當然會受到媽媽煩惱的干擾,而煩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無知。這很像分娩前的放松方法。分娩前,你可能已經讀過相關的書籍。這些書的作者各盡其能把懷孕和分娩過程中會發生的事情解釋得明明白白,所以,媽媽們盡管放松,也就是說,不要再為未知的事物擔憂,靜靜地等待自然分娩好了。分娩時的痛苦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屬于分娩本身,而是由于恐懼,這是因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必然會讓你感到緊張。了解了這一切之后,如果分娩時身邊正好有一名好醫生和一名好護士,那么,你完全可以承受這不可避免的痛苦。
同樣,孩子出生后,媽媽是否能從育兒的過程中得到樂趣,完全取決于她是否因為無知和恐懼而感到緊張和擔憂。
因此,在本書中,我想給媽媽們提供更多的信息,讓她們對寶寶有個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媽媽們就會發現,寶寶需要的恰恰是一個自然、放松、樂在其中的媽媽。
后面,我還將談談寶寶的身體及其內在變化、寶寶的成長過程,以及如何一點一點把世界介紹給寶寶,以免寶寶摸不著頭腦。
現在,我想澄清一件事情。那就是,寶寶的成長發育并不依賴于你。每一個寶寶都有著無限的潛能,其體內生命的火花促使他們不斷成長。成長和發展是與生俱來的,其中的奧妙“我們無須理解”。比如,你把一個球莖放進窗臺花壇里,你沒有必要看著它,讓它長成水仙花。只要有肥沃的土壤、適量的水分和充足的陽光,球莖內的生命就能自己發育。當然啦,照顧嬰兒比照顧水仙花的球莖要復雜得多。不過,剛才的例子已經說明了我的觀點,即不管是水仙花球莖還是嬰兒,他們內部都在發生著一些變化,而這是你無法掌控的。從你受孕的那一刻起,寶寶就成了你體內暫時逗留的客人。等他出生以后,又成了你臂彎里的寄宿者。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要上學了。就在此時,這位矮小虛弱的寄宿者非常需要媽媽愛的眷顧。然而,這并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即生命及其成長是與生俱來的。
我想知道,聽到有人這么說以后,媽媽們會不會感到一絲寬慰?我認識一些媽媽,她們覺得自己要為寶寶的活力負責,因此,根本無法享受做母親的樂趣。如果寶寶睡著了,她就會走到小床旁邊,希望他醒來,從而表現出活潑的跡象。如果寶寶悶悶不樂,她就會趕緊逗弄他,戳他的臉,試圖讓他露出笑容。可是,這對寶寶來說當然毫無意義。擠出來的笑也不過是機械反應罷了。這類媽媽常常把寶寶放在膝蓋上晃來晃去,試圖讓寶寶咯咯發笑,或者做一些別的事情,目的是告訴自己,孩子活得好好的。其實,這些都只是媽媽在反復確認寶寶一直是活著的。
有些父母甚至在寶寶剛出生不久就不讓他平躺著。結果,孩子會失去很多東西,甚至包括活下去的念頭。在我看來,如果我告訴你生命是一個自然生長的過程,而且無法阻擋,你可能會更好地享受育兒這件事情。歸根結底,生命與其說是依靠活下來的意愿,倒不如說是依靠呼吸這個事實。
你們中的許多人很有藝術天賦。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喜歡陶藝,有的會織毛衣、會做衣服。當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得到的結果就是你的作品。可是,寶寶則不一樣。寶寶會自己長大。作為媽媽,你要做的就是為寶寶提供合適的環境。
有些人似乎認為孩子是陶工手中的黏土。于是,他們開始塑造嬰兒,并對最終的結果負責。這真是大錯特錯!如果你也是這么想的,那么,你就會被一些本不屬于你的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你相信寶寶自身的潛能,那么,你在享受著滿足他要求的同時,也會從觀察他成長的過程中獲得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