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商場得失(1)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膽放心地使用人才,將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獲。記住只有信任才能使人才發揮他最大的潛能。

1.做山野菜的年青人

一家著名的國際貿易公司高薪招聘業務人員,應征者絡繹不絕。在眾多的應聘者中,有一位年輕人條件最好,畢業于名牌大學,又有在市外貿公司工作三年的經驗,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面前時,非常自信。

“你在外貿具體做什么?”主考官開始發問。

“做山野菜。”

“哦,做山野菜。那你說說,對業務人員來說,是產品重要,還是客戶重要?”

年輕人想了想,說:“客戶重要。”

主考官看了看他,又問:“你做山野菜應該知道,山野菜中,菠菜出口主要是對日本,以前銷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幾年,國外客商卻不要了,你說說為什么。”

“因為菜不好。”

“那你說說,為什么不好?”

“嗯,”年輕人停頓了一下,“就是質量不好。”

主考官看了看他,說:“我敢斷定,你沒有去過產地。”年輕人看著主考官,沉默了30秒鐘,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卻反問:“你說說怎么能看出我去沒去過?”

“如果你去過,就應該知道為什么菜不好。采集野菜的最佳時間只有十天左右,這期間的野菜鮮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攤開放在地里晾曬一天,第二天翻個個,再晾曬一天,把水分蒸發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裝箱。等食用時放在涼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當地農民為了多采多賣,把野菜采到家,來不及放在地上晾曬。而是放在熱炕上暖,這樣只用兩個小時就烘干了。這樣加工處理的野菜,從外表上看都一樣,可是食用時,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樹根一樣,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動。國外客商發現后,對此提出警告,一次,兩次,還是如此。結果,人家干脆封殺,再不從我國進口了!”

年輕人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我是沒有去過產地,所以不知道你說的這些事。”

年輕人帶著遺憾走出公司的大樓。這位最有希望人選的年輕人,最終沒有被錄取。這樣的結局,從他離開主考官的那一刻,就已經知道了。他非常清楚:像這樣著名的公司,是不會錄取他這樣一個在外貿工作三年、整天陪客戶吃飯卻沒有去過一次產地的業務人員的!

心靈語思

工作就是認真誠實,不是吃喝玩樂。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只有讓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生才會真實,生活才會真實,也才會擁有舒服快樂。

2.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他更是一個典型的依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人物。當別人問及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時,他回答說:

“我覺得一個人若想真正成功,最好是讓他生長在貧賤的環境中。因為今天的社會處處兇險,猶如巨浪滔天的汪洋大海,所以必須要有堅強的決心,靠自己的力量,才能開拓美好的前程。創業時最好是一無憑借,才不會產生依賴的心理,因為,行為成功的人,最要緊的就是要有獨立精神。而一般生長在豪門富室的公子哥兒,由于過慣了揮霍享受的日子,很難再要求他們刻苦耐勞,所以往往就成為不幸的失敗者。”

卡耐基本來就生長在貧窮家庭中,靠自己慢慢干起來,最終變成擁有億萬資產的大富翁,所以不難看出這段話是他的經驗之談。

事實也是如此,無論做什么事,如果缺乏獨立自主的精神,一心只想依賴他人,哪還會有成功的希望?不只是個人,整個國家社會也是如此,如果只依賴外國的經濟援助、技術輔導等,縱使能得到繁榮,但基礎也不會穩固。日本過分依賴外國的石油資源,所以一旦面臨石油危機,就弄得人心惶惶,社會不穩。所以每個人一定要養成獨立自主的精神,才不會在事情突變時束手無策。

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偉大政治思想家福澤諭吉也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獨立自主的氣魄,就表示他的愛國程度不夠。”可能大家會懷疑,獨立自主和愛國程度有何關聯呢?因為集合數千萬個不能獨立自主的人,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群相互依賴的烏合之眾,怎能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這情形就算在一家小規模的公司也一樣,如果職員一定要接獲上司的指令才能辦事,這家公司還談什么潛力或發展呢?

一個人未來的一切都取決于他的生活理念。生活理念可以重塑一個人的性格,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影響他的動機和行為方式,甚至決定他的命運。

心靈語思

勿庸置疑,一個人若想走向成功,別人的幫助不可缺少,但你不能總是期待別人于每件事業都為你提供幫助。否則,別人只會看輕你,認為你平庸無能,你也無法摘取勝利的桂冠。

3.先命令自己

一個好的領導者往往是以身作則的。組織得好、指揮得當的領導者,常常是處處自己做樣子,即使能力差一點,也可以把下屬吸引、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共同把工作、事業搞好。反過來,對于只說不做,只要求下屬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的領導,下屬是不買賬的,因此,要想得到下屬的贊美,就必須從自身做起,要“干著指揮”,而不要“站著指揮”。

領導者“干著指揮”,這是一種無聲的命令。這種命令,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有聲的文字的命令更有效,更有威力,這種威力,不是靠領導者手中的權力、不是強制力,而是靠領導者自身的模范帶頭、艱苦實干的作風,這是一種威望之力。

如果領導者僅僅是“站著指揮”,慢慢地與下屬就會產生一種無形的距離,甚至一道鴻溝,指揮就會失去威力,甚至會完全失靈。特別是“調擺”(指領導者的組織和指揮)任務不大的領導者更不能“站著指揮”。試想,一個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的單位,那里的“小蘿卜頭”也僅僅是發號施令,不親自動手,行嗎?下屬會擁護他,親近他嗎?

因此,作為一個領導者,不要時時都擺出一等的架子,要多參加一些極平常的勞動,比如:打掃衛生、裝訂文件、整理報紙等,或者一些突出性的活動。從分工來說,這些活當然屬于下屬工作人員,但你絕對不要認為與自己無關。當你得閑時候或者“就勢”幫助下屬做這些事情,你能給下屬一種自重感,使他們感到你看重他的工作,尊重他的人格。同時,你又能給下屬一種親切感,使他感到你沒有架子,平易近人,愿意在你的手下工作。

一個單位的領導者要把自己的單位搞好,必然要向自己的下屬提出許多具體的要求,制訂具體的行為規范,要使每個下屬遵守這些行為規范。達到這些要求,辦法很多,而最根本的就是:凡是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舉個小小的例子:要求下屬上班,開會不遲到,領導者自己首先要按時到,如果自己遲到了,就沒有資格批評遲到的下屬了。日本豐田技研工業總公司的創始人和總經理本田宗一郎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田宗一郎以對人太粗暴而聞名,他一看見員工做得不對,拳頭立刻就會飛過去。盡管這樣,年輕人并不討厭他,反而更加佩服他的表率作風。因為本田宗一郎都是自己率先去干棘手的事,艱苦的活兒,親自做示范,無聲地告訴人們:你們也要這樣干。

例如1950年,也就是藤澤武夫進入公司的第二年,有一天,為了談一筆出口生意,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在濱松一家日本餐館里招待外國商人。

外國商人在廁所里不小心弄掉了假牙,本田宗一郎聽后,二話沒說跑到廁所,脫光衣服,跳下糞池,用木棒小心翼翼地慢慢打撈,打撈出來后,沖洗于凈,并作了消毒處理,外國商人高興得手舞足蹈。

這件事使完全失望的外國人很受感動。藤澤武夫目睹了這一切,認為一輩子可以和他合作下去。而他的下屬們更是從中受益匪淺,由此懂得了在金錢面前誰是高尚的,誰是渺小的了。因為那么骯臟的活兒,完全可以給錢讓人去干。

心靈語思

下屬享有對上司贊美的主動權,要想贏得下屬的贊美,就要做好榜樣,讓下屬心服口服。

4.夢想的財富

沒錢的人總自我安慰錢不是財富,錢不等于幸福、愛情、友情……那么有錢人又是怎樣看待錢的呢?

布洛克原是家族大公司總經理,在他執掌公司幾年后,意識到失去了太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于是他決定放棄年薪60萬美元的職位,回到親人中間。他說:“我不想等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發現自己除了錢什么也沒有。”他在一所中學謀得了一個年薪只有2萬美元的數學教師職位。在一年結束之際,他收到了學生的賀卡,賀卡上寫著一句令他驕傲的贊美語:“給天下最棒的老師。”布洛克認為他終于擁有夢想的財富。這個真實的故事看上去似曾相識,很像我們一直以來所接受的正統教育的范例。但這不同。因為我們并不把這認為是擁有財富,而是把其視為“在向社會索取的同時應該回報社會”。他的選擇,使其擁有了另一種財富。而什么是真正的財富。這才是布洛克與眾不同的認識。這種認識是一種內心的認同,而不是一種鼓動。

在這個故事中,我還讀出另一方面的財富:認識親情。眾所周知,美國是個金錢萬能的社會,“天堂和地獄”集于一身。在我們讀到的美國社會中,親情的失去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人際社會需不需要親情,親情會不會被金錢取代,或許這是一個需要整個社會來思考的問題。布洛克的選擇是否就是這種思考的一種答案,現在還不能肯定,但有一點,我想應該很明確,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有親情。擁有親情也是某種意義上最大的財富。

記得前幾年我的一位朋友在文化娛樂單位工作,“頭兒”要求每位專職干部晚間在各崗位上頂班,幾月下來,大家普遍感到很累,提出不想干了。而那位頭兒卻以金錢相要挾,最后弄得大家離心離德,不少人就此各奔前程。那時,我造訪朋友家,孩子出生不久,妻子怨聲不斷,家庭危機顯露端倪。幸而朋友仍是重親情的人,不與頭兒翻臉。現在,朋友在事業上別有一番天地,生活雖然不甚富裕,但家庭氣氛卻極融洽。那天我向他說起布洛克的故事,他聽后眼睛里竟閃出一絲淚花。我知道,我的這位朋友與布洛克完全不同,感動的契機就在于他們的內心選擇的方向,珍惜親情、不向金錢低頭。說起來容易,但若必須在親情與金錢、親情與地位之間做出選擇時,這實實在在是一種困難的內心的斗爭。

布洛克找到了一份既能體現價值又能得到親情的工作,并且又博得了學生的認同。如果拋開金錢和美國的生活環境、美國人的生活觀,這無疑是十分令人羨慕的成功生活。但有誰能透過這表面的形式理解布洛克的內心歷程呢?在我的朋友以前的那個頭兒的眼里,錢就是一切,布洛克在他的眼里無疑是一個笨蛋,60萬美元是一大筆財富,有了錢什么不能得到呢?如今在很多場合,他還在嘲笑我的朋友,但他永遠也不會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財富。

心靈語思

金錢不是萬能的,縱然它能購買到許多東西,可并不能買到自由、親情,同時也不能買到智慧與個性,金錢是好東西但不是卓越的。

5.西瓜與芝麻之間

很多人對自己使用的東西都有一種修補心理。我們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大局的眼光,但是有時候我們常常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

某家報紙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個香港的老板來大陸投資,機器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好的,生產效率極高。但是有一天突然這個地方發了洪水,雖然經過奮力搶救使大部分機器脫離了險情,但是還是有一臺設備沒有搶救出來。洪水退了,為了盡快恢復生產,香港老板就在當地市場上盡快采購了一臺當地制造的機器來充當重任。

這臺機器質量還過得去,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是不久它就原形畢露,各種小毛病開始顯現出來。今天這個螺絲松了,明天那個零件壞了,總得不斷修理,這樣常常影響整個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老板想重新買一臺進口的新機器,但是進口機器非常貴,再說這臺機器也還能用,所以就這么一天又一天地耗著。但是那個當地產的機器還是不爭氣,總是出毛病,而且損壞的周期越來越短。到年底一算細賬,就因為這臺機器的這些各種小毛病,產量較上年度有明顯的減少,這些損失加上維修費用等,足可以換一臺進口機器了。香港老板這才痛下決心,以低廉的價格把這臺機器處理掉,從國外購置回一臺新機器。

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為了節省一些眼前看得見的錢,而寧愿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修補那些應更新淘汰的東西,用明天的收益去做賭注:同樣道理,在做事情和用人上也絕不能有此類的湊合。

徐某出身貧寒,下過鄉,務過農,回城后當了一個小廠的出納。因為看見別人“掙大錢”,心理很不平衡,與社會上流行的“吃公款、拿公家、吃吃拿拿不算啥”的錯誤說法產生了共鳴。因此經常“化公為私”地白吃白拿公家的財、物。雖然其行為尚未觸牙已刑律,但他自己已經感覺到貪婪心理在膨脹,擔心自己最終滑進貪污犯罪的深淵。于是,他來到心理門診,請求心理醫生予以矯治。

為克服“貪婪”,醫生運用心理調適法:①抄錄古今名人諷喻貪婪行為的名言警句,掛于床前案頭,每日朗誦用以自警。醫生鄭重地向他推薦了開國元勛陳毅元帥的《感事書懷七古·手莫伸》以為警示。②運用二十問法。在紙上連續寫下“我喜歡錢”、“我喜歡很多的錢”、“我喜歡自己是個有錢人”、“我喜歡有許多財富”、“我喜歡過有錢的生活”……要求他寫完之后思考一下,看自己對錢是否有過分的欲望,為什么許多舉動都與謀錢有關。接著往下想,人的生活離不開錢,但這錢應來得正,不能取不義之財;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過度貪婪最終會阻礙自己的發展。然后分析自己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補償、僥幸心理呢,還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③學會知足常樂,多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并多與不如己者作比較,以求心理安適。

經過半年的心理調適,徐某對物質利益、物質欲望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已能自覺克制貪欲,在行為上逐漸走上了清白之路。

心靈語思

見小忘大,見到眼前就忘了以后,這是一種病態心理。湊合只能是漏洞越來越大,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千萬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

6.用人不疑

1970年,亞柯卡以推銷“野馬”牌汽車的卓越才能登上了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的寶座。亞柯卡上任后,特別強調研究今后汽車業務發展的主要趨勢,特別是今后幾年市場對汽車的需求。經過一番研究,他認為隨著石油供應的緊張,小型汽車將受到普遍的歡迎。因此他主張把錢用在研究小型汽車上,但董事長亨利·福特卻不同意他的主張。1973年阿以戰爭的爆發,使世界石油陷入危機,亞柯卡的預見得到了證實。后來,在亞柯卡的一再堅持下,一種名為“菲埃斯塔”的小型汽車問世,并獲得了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莱阳市| 荆州市| 辽宁省| 铁岭市| 平乡县| 家居| 东乡| 高台县| 禹州市| 湖州市| 四子王旗| 怀宁县| 龙江县| 阜阳市| 阿瓦提县| 延边| 松滋市| 禄劝| 裕民县| 信丰县| 泽库县| 宁都县| 临城县| 云梦县| 永靖县| 杭锦旗| 小金县| 涪陵区| 资中县| 武清区| 德州市| 商洛市| 榆社县| 岳阳县| 承德市| 双城市| 安远县| 商河县| 宜阳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