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推動更多競技體育成果全民共享

長期以來,舉國體制快速調集大量社會資源集中支持競技體育發展,競技體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聚集了大量的場地設施、專業訓練、健身指導、運動康復等優質資源。但是,由于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之間缺乏有效聯通,大量優質競技體育成果沒有充分向社會開放、由全民共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閑置和浪費。推動競技體育成果由全民共享,有利于推動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賦能全民健身發展,彰顯體育強國建設的巨大成就。

一、推動場地設施共建共享

為快速提高我國競技體育競爭力,提高為國爭光能力,我國探索訓練基地發展模式,在各地建立了一大批職能相對單一、為各運動隊伍提供后勤服務保障的訓練基地,極大改善了運動隊訓練條件和學習生活環境,為運動隊訓練水平及運動成績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基礎保證。但是,由于運動項目訓練具有季節性特征,部分訓練基地在一定時間段內無需承擔訓練備戰任務,運動訓練基地的場地設施通常采用國際先進材料和設備,對外開放維護成本很高。運動訓練基地一般由事業單位進行管理,缺乏對外開放的激勵機制和制度條件,未充分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訓練備戰。因此,長期以來,體育系統管理的訓練中心、基地、體校的場地設施結構性利用率不高,很多沒有向社會開放共享。

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由單一的訓練備戰轉向全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亟待打破競技體育場地設施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之間的界限,推動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共建共享場地設施。一是大型運動會場館建設要立足于多種功能的開發利用,更好結合全民健身需求進行場館布局和設計,從源頭上使競技體育場館具備與社會共享的基礎。二是各類訓練基地在完成訓練任務的同時,要分時段、分類型向社會開放。開放具體時段、時長由各地、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明確規定。積極探索體育系統健身設施服務開放多元化的成本補償機制。三是將各地各類訓練基地體育設施有關開放信息,納入國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信息采集、信息共享、動態監控、用戶評價等一體化功能集成,向社會公示并接受監督。四是建立訓練基地場地設施對外開放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分工,完善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五是鼓勵各級各類運動隊走出去,運用市場化機制,通過掛牌、租賃等方式與社會力量共建共享場地設施,降低訓練備戰成本。

二、加強競技體育成果市場化開發

競技體育在訓練技巧、膳食營養、運動康復等方面積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學體系,具備為全民健身服務的基礎。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體育訓練方式,通過科學訓練有效提高運動成績。二是運動隊膳食營養方案,經過科學研究,營養更加均衡,更有利于身體健康。三是康復技巧,運動康復屬于運動物理治療,可以幫助被治療人恢復正常運動,比普通的康復治療目標水平更高。但是,這些經驗做法長期以來大多只運用于專業運動員,未廣泛應用于普通群眾的日常健身服務。同時,人民群眾科學健身意識越來越強烈,迫切希望得到專業資源的支持。加強競技體育成果市場開發利用,有利于提高群眾健身的科學性和專業性,推動形成合理運動膳食結構,“吃出健康身體,練出美好身材”,提高運動康復普及度,降低醫療支出成本,對于擴大競技體育群眾基礎,提高競技體育水平,也具有積極作用。要推廣運用競技體育的訓練方法、康復手段,開展運動風險評估和運動健身效果綜合評價,提高科學健身水平。

加強競技體育成果市場化開發,要充分引入市場化機制,推動競技體育訓練、膳食、康復等成果充分賦能人民群眾科學健身。一是準確把握競技體育成果公益屬性,平衡好公益屬性和市場化開發之間的關系,堅持公益普惠的定位,避免過度無序開發,使競技體育成果更公平、更廣泛地惠及人民群眾。二是結合市場需求,盡快形成可向市場推廣的科學膳食教材和課程。研發針對業余運動員和專業運動員等不同人群的膳食標準,通過打造運動餐廳、運動酒店、運動基地等平臺,結合網絡直播等手段,將成果更廣泛地傳播到市場中去。鼓勵各級各類運動訓練基地與第三方合作,面向社會培訓營養師,有償提供飲食評估、運動食譜,制定個性化方案并跟蹤指導優化。三是引導競技體育訓練競賽資源和科技成果向全人群健康促進轉化,把競技運動員訓練方法、康復手段推廣到普通群眾中去,運用運動損傷康復方法和運動訓練中的新科技,打造覆蓋不同人群的健康促進方案,以體育運動這一非醫療手段,促進人民健康。

三、暢通人才流動渠道

體育專業人員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全民健身服務和管理人才、競技體育人才、體育經濟人才、體育專業技術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等。長期以來競技體育人才和群眾體育人才分屬兩個人才評價體系,人才資源缺乏有效流動,競技體育運動員、教練員向全民健身服務和管理人才的轉化不夠。

暢通人才流動渠道,推動競技體育人才和群眾體育人才雙向流動,人才資源充分涌流,夯實全民健身發展的人才基礎。一是建立國家隊、省隊運動員進校園、進社區制度,明確現役國家隊、省隊運動員在退役前,每年均要在中小學或社區開展不少于一定時間的健身指導服務。二是建立高水平運動隊幫扶基層體育社會組織的機制,通過下社區指導、云指導等多種方式,幫助基層體育組織發展。組織開展體育明星進學校、進社區活動,使體育明星能沉到基層社區,向民眾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推廣運動項目。三是建立面向全社會的體育運動水平等級制度,健全服務全民健身的教練員、裁判員評價體系。四是通過專業賽事帶動業余賽事活動,吸引賽事觀眾,開展“我要上全運”等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擴大體育人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永康市| 龙门县| 额尔古纳市| 乌拉特前旗| 麟游县| 石门县| 孟州市| 闸北区| 海宁市| 葫芦岛市| 赤城县| 乐平市| 司法| 渝北区| 大同县| 镇远县| 宜春市| 绵阳市| 高阳县| 莲花县| 兴安县| 且末县| 宣恩县| 嘉黎县| 闽侯县| 绵阳市| 都昌县| 荥阳市| 仲巴县| 清徐县| 桦甸市| 四子王旗| 伊金霍洛旗| 萝北县| 铜鼓县| 武平县| 灯塔市| 福海县| 中方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