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GB 50201-2014 防洪標準
  •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編
  • 2024字
  • 2022-07-12 16:46:59

4.2 城市防護區

4.2.1 城市防護區應根據政治、經濟地位的重要性、常住人口或當量經濟規模指標分為四個防護等級,其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應按表4.2.1確定。

表4.2.1  城市防護區的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

注:當量經濟規模為城市防護區人均GDP指數與人口的乘積,人均GDP指數為城市防護區人均GDP與同期全國人均GDP的比值。

城市往往是一定區域范圍內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人口等的中心所在或集中之地,城市的防洪安全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國現行的城市統計年鑒中,城市是指建制市,是一種行政區劃概念,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我國現有縣級行政區近3000個,但縣級建制市只有368個,考慮到縣級行政區所在地城鎮在維持區域經濟社會正常運行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我國縣級行政區現有防洪工程的實際情況,本標準認為在制訂非縣級建制市的縣級行政區所在地城鎮防洪標準時宜按照城市對待。近年來,各地都規劃或建有規模不等、功能不一的工業園區或開發區,這些區域或位于城市防護區內,或位于城市防護區外。對位于城市防護區以內的,可隨同城市一起確定防洪標準;對位于城市防護區以外的,可根據工礦企業規模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擬定防洪標準,故本標準未對工業園區或開發區作專門規定。

截止到2008年12月,已有河北、遼寧、江蘇、山東、重慶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出臺了以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二元戶口性質,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措施。另外,目前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城市的外來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較大,如深圳市2010年底的常住人口約1036萬,其中戶籍人口僅有251萬,外來常住人口所占比例超過75%。從現狀和發展趨勢上看,“非農業人口”已不適宜作為城市人口統計口徑。故本次修訂采用了“常住人口”的統計口徑。

防洪標準除了與受災人口的關系極為密切之外,與保護范圍內的經濟規模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標準修訂的調研過程中,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對防洪標準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適應上述實際情況,本次修訂在“城市防護區”中引入了“當量經濟規模”這一反映區域相對經濟規模的指標,與其他指標并列,確定防護等級。

根據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等單位完成的《水工程防洪潮標準及關鍵技術研究》成果,1998—200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的人均GDP,與相應年份的全國人均GDP對比可知,兩者的比值穩定在2.2左右,考慮其他小型城市的因素后,比值可能會有所下降。為了便于操作,對于各防護等級的“當量經濟規模”的取值采用了相應等級人口指標取值的2倍。按照《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對地級及以上城市進行測算,與套用原標準相比,防護等級提高的城市數量占總數的8%左右。

本次修訂保留了防護等級劃分的“重要性”指標。對于城市來講,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往往是國家或省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旦發生洪災,除了自身的損失外,對國家或省區的間接影響較大,還有可能造成較大的政治影響。其他如少數民族居住區、重要的文化古城、交通樞紐城市、工業重鎮、軍事要地等也應加強對洪水的防御。

根據標準修訂過程中的調研情況以及與國外防洪標準的對比分析結果,原標準中關于城市各防護等級防洪標準的取值是基本合適的,在生產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檢驗,本次修訂基本未作調整。

表4.2.1中Ⅰ等的防洪標準取值未規定上限,是因為客觀上存在著以下情況:一是有些防護區或防護對象,逐級標準的洪水位、潮水位增幅很小,提高防洪標準需要增加的投入不大;二是一些河流在修建水庫,分洪道,蓄、滯洪區等防洪設施后,下游保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得到大幅度提高,已遠高于應達到的防洪標準;三是一些防護區遭受洪災的損失巨大、影響嚴重,從防洪安全角度考慮,需要較高的防洪標準;四是受技術經濟條件的制約,即使沒有規定上限,規劃設計時也不會無限制地提高防洪標準。我國大城市現行的防洪標準大多在100年一遇~200年一遇,少數城市防洪標準為300年一遇,通過修建專用防洪工程設施使之超過300年一遇的極少遇到。

4.2.2 位于平原、湖洼地區的城市防護區,當需要防御持續時間較長的江河洪水或湖泊高水位時,其防洪標準可取本標準表4.2.1規定中的較高值。

我國南方平原地區具有洪水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如長江中游及洞庭湖、鄱陽湖等河流或湖泊,一次洪水過程往往要持續1個月~2個月,甚至更長,淹沒水深常達5m~10m,位于這些平原、洼地的城市,一旦遭受洪災,經濟損失巨大,后果嚴重,有必要采用較高的防洪標準。另外,堤防工程受到高水位長時間的浸泡,容易出現險情,且堵復困難。考慮上述實際情況制訂本條。

4.2.3 位于濱海地區的防護等級為Ⅲ等及以上的城市防護區,當按本標準表4.2.1的防洪標準確定的設計高潮位低于當地歷史最高潮位時,還應采用當地歷史最高潮位進行校核。

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潮水泛濫會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并造成淡水資源被污染、土地鹽堿化等次生災害,對當地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為保障濱海區的中等及以上城市的防洪安全,參照航運部門和沿海地區一些城市目前采用的有關規定制訂本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忻城县| 启东市| 沭阳县| 武强县| 福泉市| 乌鲁木齐市| 阿巴嘎旗| 前郭尔| 古蔺县| 邹平县| 昌吉市| 壤塘县| 抚松县| 错那县| 哈尔滨市| 海淀区| 阆中市| 新闻| 辛集市| 仙游县| 乃东县| 社会| 瓦房店市| 和平县| 海晏县| 闻喜县| 池州市| 江北区| 清原| 正宁县| 离岛区| 双桥区| 定远县| 五指山市| 瓮安县| 沂水县| 虞城县| 崇阳县| 郴州市|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