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未來作家黃燁煊
- 身為人師1
- 重·寫
- 2332字
- 2022-07-07 11:14:34
《鴻聲》投稿一事,大致已弄得差不多了。現在主要是下一個欄目——未來作家的人選問題。
一開始,我以為是從香泉文學社的學員里選出幾篇上等的作品投稿,所以,我讓那幫小子把自己的壓箱底的貨都拿了出來。后來才得知,這個未來作家只能是一個人。
一個人三篇文章?
我仔細詢問了一下,幾乎沒有人符合這個標準。
又是一個周末。學生們都不在學校,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清。說實話,我不喜歡這種冷清,我喜歡熱鬧。
“嘀咚——”
我的微信震動了一下。我點開看了看,是香泉文學社的學員。
學生黃:老師,我們的稿子都弄好沒?
我:沒有,都只有一篇,但領導要求是一人三篇。
學生黃:那老師,是發不了咯
我:你再交兩篇吧,我改改或許可以交差。
學生黃:沒有了,我只寫了一篇。
我:一篇不行,必須要三篇。你再寫兩篇,詩歌也行。
她叫黃燁煊,是香泉文學社的成員,但貌似不怎么聽我的課,喜歡在課堂上做作業。
誰叫你把他們當大學生來教呢?你一開始的那種上課方式,誰聽得懂啊?腦子里的那個聲音說道。
也是,缺乏經驗,學生的學情沒弄清楚,不過有了這個學期的摸索。下次再弄這個那就熟路多了。
好吧,這個未來作家沒法選,因為我連他們的名字都沒記清楚。除了黃燁煊,其他學生我也沒法聯系上,只好將就吧。
下午的時候,她終于發了兩篇文章過來。其中一篇是書信。但我真正看中的就一篇:
題目:憶秋
全文如下(已作初步修改):
秋天是多變的。魯迅筆下的秋天,表達著他與惡勢力作斗爭的堅強意志;而在郁達夫的筆下,秋天則滿懷糾結與斗爭的情緒;史鐵生筆下的秋天卻是另一番風景,它讓人懷念且帶著生的希望……秋風蕭瑟,落葉飄零,令人憂愁,令人懷念……
九月的秋,是思念,也是開始。某個秋天的夜里,剛下晚自習的我,獨自走在冷冷清清的大街上。我輕輕抬頭,卻只見幾只螢火蟲在路燈下盤旋,這些可愛的生靈,在燈光地照映下,讓燈下的我已完全無法分清眼前到底是螢火蟲身上的熒光還是月之清輝。突然,一陣清風掃過,那零零散散的光與月終于交融在了一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秋天。
老家的秋天是熱鬧的。看,那裝滿竹籮的累累碩果,它似乎在向全世界昭告:今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秋季早耕田,豐收在來年”是我們老家流傳的一句豐收諺語。秋,是豐收的季節。果園里的石榴成熟了,那是我們家鄉最為特殊的水果。石榴樹上,那一個個紅紅的圓家伙笑得裂開了嘴,調皮的孩子終于經不住誘惑,一個個都從媽媽溫暖的懷抱中蹦出,爬上枝頭或是拿起竹竿,弄下一個,剝去紅皮,咬上一口,那甘甜的味道可真讓人懷念啊。
我和姐姐也來到了一棵石榴樹下,看著枝頭上飽滿且鮮紅的石榴,相視一
笑。
“比比誰采摘的石榴多?”
“好!”
于是我們像猴子一樣迅速上樹,采摘石榴。因為姐姐的年齡比我稍長,身手敏捷,所以每次都是姐姐贏,可那次卻出奇的怪,姐姐竟然被我打敗了!
“再來一次!”
若是我不答應,姐姐便會追著我跑,有時還會搶奪我的石榴……
老家的秋天也是芳香的。桂花馨香,是秋日繞不開的一抹中國風。白居易說它:“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宋知問說它:“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在無數詩詞名家筆下,它風雅盡顯。在每年的農歷八月,風動桂花香。朗朗月色之下,桂花的襲人香氣,是甜的,是潤的,是微雨燕雙飛的江南味道。有桂花,必有茶。甄選清逸絕塵的八月桂花,搭配沁人肺腑的臺灣烏龍,花香入茶香,恰到好處。既有臺灣四季春烏龍茶特有的甘鮮,又有桂花的清芬,花香幽然,香而不艷,回甘甜潤,滋味鮮爽。每年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媽媽都會叫我們一起幫忙拾取被雨水打落在芳香泥土里的桂花,做一些桂花烏龍茶料包。通常情況下,都是我來拾取,母親熬煮,然后我們一起打包。包裝完畢,我們都會在包裝盒上貼上一句來自我們真誠的祝福語。我相信無論是將它們贈予身邊的親人,還是把它們送給遠在他鄉的故友,都能夠彰顯出我們滿滿的馨香悠遠心意。
求學在外,我總會想起老家,特別是老家的秋天。想起老家秋天的累累碩果,想起在那些收獲的季節里我與姐姐一起摘石榴的場景,與媽媽一起做茶料包的時光……秋風蕭瑟,落葉飄零,令人憂愁,令人懷念,我愛老家的秋天。
關于這篇文章,也并不是她杜撰的。我記得我在文學社上課時曾提到過這樣的寫作。我要沒記錯,那天這孩子也在那寫寫寫,并沒有多聽我的課。但,她既然記得,那就說明,作為老師的我還是太年輕了。講臺上的你,哪怕在你看來,學生沒怎么聽,但他們確實是在那聽,這很矛盾,但其實也不矛盾。
來,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首先是題目,題目為憶秋,實際上這個題目也是我在課堂上隨便取的,但勉強通過吧。
那么以憶秋為題,必然要把我這樣一個點,那就是這個秋有什么值得你回憶,什么人或是什么事。
這一點,作為初中生的她還算過關。但剛開始交給我的文章,有些句子我是看不下去的,特別是先后順序問題。事情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如何讓文章看起來穩如泰山,這需要作者長期的創作,不然讀者會覺得怪怪的,實際上是凌亂。
特別是最后一段,要對應文上(出現的先后順序要按照上文出現的順序排),這樣文章看起來才是一個整體。
總的來說,她能想這么多,體會這么深,十分難得,除了一些句子語序不通外,沒什么硬傷。稍微修改便是好文章。
至于另外兩篇文章,算是應付交差,我只是在錄入電腦時,看到不通順的便隨手改了,沒有做結構上的調整。
來談談這個學生吧?
香泉文學社與我所帶的兩個初二班級很是不同,它是一個將學習與娛樂結合的社團,但如何玩呢?實際上我還沒有想好,當下,我更多的是讓他們當堂交流。
一周兩節課,時間短,所以我與大多數學生并不熟識。
黃燁煊同學,我也是在微信里接觸得稍微多一些,她喜歡問問題,有些很簡單,有些可以難到天上去了。
關于我為何推薦黃燁煊同學為香泉文學社的未來作家,理由很簡單,其他學生我也聯系不上,也沒多少學生交作文。而她算是把我住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