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訴訟規則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電子訴訟規則研究論文選編
- 方向主編
- 976字
- 2022-06-20 18:30:38
民事訴訟異步審理模式的反思與重構——兼評《在線辦案規定(征求意見稿)》相關規定
錢宇軒* (26)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摘 要:以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改革的嘗試為嚆矢,圍繞其一波三折的建構歷程長期存在理論爭議。新的《在線辦案規定》解決了其性質上的爭議,并通過限制程序選擇的條件、建構技術正當主義的庭審規則、建構程序轉換制度框架和事后救濟制度框架的做法,努力協調異步審理與民訴法原則、規則間的張力。為更好地發揮異步審理規則的功能,《在線辦案規定》仍可繼續完善,司法機關的組織體制配套、民事訴訟的理念與理論范式也應相應作出調適。
關鍵詞:異步審理;互聯網法院;直接言辭原則;斯圖加特模式;技術正當主義
2021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線辦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在線辦案規定》)的第18條、第19條對在線訴訟中異步審理的含義、范圍、效力以及適用條件作出了規定,這是異步審理模式(又稱錯時審理模式、在線交互式審理模式)以司法解釋的面貌,在全國法院系統面前完成的首秀。該規定的出臺標志著對于異步審理模式合法性的懷疑將暫時偃旗息鼓,其普遍適用將會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異步審理作為一種新興的、超前的訴訟模式,會與傳統民事訴訟的目的價值、工具價值、核心規則產生緊張關系。這些張力的出現,一方面是客觀的、歷史的,是信息技術革命拋給訴訟法領域的時代課題;另一方面,為克服這些緊張關系,需要對新生的異步審理模式的制度邏輯進行反思,并對其制度設計進行審視與再建構,促使這項新制度在“否定”與“再否定”的自我完善過程中始終保持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進。本文試圖完成對民事訴訟異步審理模式反思和重構這一項理論任務。首先,本文對異步審理模式在《在線辦案規定》出臺之前的發展歷程進行回溯,并對這一時期圍繞異步審理模式展開的性質、原則、規則的學術爭議進行評述。接下來,本文將循著民事訴訟程序的進程,運用法解釋學的方法,分別對《在線辦案規定》中異步審理模式的性質、適用條件、庭審流程的構建、程序轉換制度框架和錯案救濟制度框架進行歸納提煉,總結出《在線辦案規定》解決了哪些爭議、擱置了哪些爭議、放大了哪些爭議,并結合民事訴訟法的原理規則對相關規定展開批判與揚棄。最后,本文以異步審理為窗口,透視圍繞異步審理模式進行法院組織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新時期民事訴訟法理論范式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