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訴訟規則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電子訴訟規則研究論文選編
- 方向主編
- 951字
- 2022-06-20 18:30:37
一、理論鋪墊——類案檢索凸顯司法原則
任何具有普遍價值的新事物產生之時,背后所依托的一定是頂層設計的基本原則。類案檢索這種極具實踐操作性的司法機制中,能發現的不僅僅是外在司法技術的進步性,其中蘊含的司法原則既是孕育類案檢索產生的搖籃,亦是驅動類案檢索機制不斷進化的背后之力。
(一)公開原則
公開原則一直是司法意識形態領域所強調的基本原則。在大數據時代下,案例也作為數據資源之一進入智能領域,公開于網絡世界之中,不只司法工作人員可以接觸到,連未曾參與訴訟的其他公眾也能感知到裁判結果。從數據源頭到檢索過程,類案檢索機制無一不曝光于公共環境之中,放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案例公開化增強了裁判的透明度,使當事人有了參與決策之感,防止裁判者對司法權的濫用或專橫行使,加深公眾對國家司法活動的認同、信任和尊重,有利于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 (9)
(二)效率原則
類案檢索機制創立之初的用意之一是幫助法官更快地作出司法裁判,基于對過程和效果的成本考量,“效率”原則牽動著類案檢索機制的價值選擇。法官在面對新型、疑難案情時,難以迅速萌發出具體可行、實際有效的裁判思路,此時法官會傾向于找尋以往與之相似案例的裁判思路及依據,不可避免地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搜尋必要信息, (10) 司法成本驟然增加。高效便捷的類案檢索系統出現后,宏觀上,彌補了成文法滯后性的弊端;細節上,類案檢索幫助裁判者抽離新型、疑難案情泥沼,不至于陷入無休止訴訟之中,是提高司法裁判效率、開拓司法裁判思路的有效之舉。
(三)公正原則
效率作為滿足人類需求的一種價值,其中蘊含著公正的精神,效率是評價公正的一種尺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法律效率所追求的是以最經濟的方式來實現公正的目標。 (11) 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下,公正更是每一種司法制度所要追求的首要價值。“法官的價值判斷”與“機器的自動生成”比例也要符合一定比例原則。 (12) 先前的判例不是一定遵循,放在公正原則之中理解,只有公正地處理實際案件并與相關法律規定相協調,符合正義標準的先例才值得被接納。司法當事人所孜孜以求的是最終有一個符合自己期望的有利判決,類案檢索在方式上為裁判者提供了裁量參考,有助于法官在審理過程中調整裁判尺度,及時糾正不適之舉,保證復雜個案在判決認定事實之時符合法律規定,一定程度上避免錯案的出現,是對實體公正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