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帖子問:大學生開學拎著被尿素袋子裝著的行李來學校報道。如果是你你會覺得丟人嗎?有網友評論:會覺得丟人,因為我都是用史丹利的袋子裝。
人的攀比心源于是要與他人的比較中獲取優越感,本身就是虛榮的產物。上學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的衣服鞋子不夠潮流,不是名牌,哪怕是裝行李的塑料袋都會覺得拿不出手,很是丟人,一定要用裝名牌衣服的袋子才可以。一部分因為自己自卑,家庭條件確實不好。還有一部分是同學成天穿著各種名牌在我面前走來走去,生怕我看不到一樣,還一逮到機會就要長篇大論自己“奢靡”的生活。一直到所有人都稱贊其有錢,生活品質高,然后羞答答的說了句“也沒有啦,就一般般”才算結束。
這般優越感在同學聚會中太過常見了。碰面三兩句離不開發展的怎么樣。飯桌上人人都變成了月入過萬的精英階層,對各種事物都能做到細致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酒足飯飽之后,各自回去搬磚。
有一次一個同事托關系買了個新款的包包。原價兩千三,她買的兩千整,需要一周才能寄過來。于是在公司逢人就說起這件事,并詳細介紹的包包的各種材質,設計等等,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臉。其他同事們也都投來羨慕又嫉妒的目光。不過就在快要寄到的前一天,那款包包價格大跳水直接降到了一千八,其他同事瞬間平衡了很多,紛紛等著看笑話。那個同事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開始口吐芬芳,大罵這款包如何不好。和之前判若兩人。仿佛包的價格已經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吃了虧,沒占到便宜,這也是一種優越感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