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稱其為月亮般的女孩呢,只是因為其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做月兒。
想起初次見到月兒的時候,那還是很多年前的事兒了,是在新華小學下午放學鈴聲響起后不久的操場。劉海齊眉被修理的很平整,就連背后也是一樣,到了肩部就被修平,而且一樣的整齊,兩邊的頭發垂下來剛好遮住耳朵,或有的人會把頭發撩到耳朵后面,但不撩起來起來的時候活像一個頭盔罩在頭上,或者鍋蓋,所以我們當年一直把這發型戲稱為頭盔或鍋蓋頭。這是當年女生們統一要留的標準學生頭,而男生則是一個個的小寸頭。即使有其他的發型,都要遵循男不遮眉,女不遮眼的規矩。每當我遇到想要戲弄的女生的時候,就洋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并到其身邊,在觀察好環境后就湊到其耳朵旁邊:
“咦?你頭上的這個頭盔好像是我前幾天剛丟的那個”
“你開車一定很安全,隨身一直帶個頭盔”
“你把你家鍋蓋拿來蓋你頭上了,你媽媽做飯的時候會不會很麻煩”
說著諸如此類的話,說完還要做個鬼臉,或者再添油加醋的挑釁一下,以免有的女生不為所動。完后便是撒腿開跑,因為有了前面的觀察環境這一環節,所以跑得很順利,而且還是用盡全身力氣,用最快的速度去跑!因為在此階段的身體發育上,女生往往要比男生早熟一些。意思就是說,同一年齡段的群體里,大部分的女生看著都像是大姐姐的樣子了,而男生看起來還是個小屁孩的樣子,這懸殊的體型差距下,其拳頭,巴掌,指甲,任何一樣東西,只要挨上一下都不會讓人好受,何況對方還是在被惹怒的情況下。(我雖然也挨過無數次,但依舊沒有讓我停止那顆想要惡搞的心)
然而這一直被我當做笑料的發型,出現在月兒身上的時候,卻是顯得那么的不同。好奇?疑惑?比較?驚訝?不知道是怎樣的情緒或想法,總之是傻傻的愣在了原地。
下午的太陽斜照著三層高的教學樓,而底下的籃球場深受其恩惠,半邊場地有教學樓為其遮陰。有幾隊男生輪流在這不被太陽直射的半場里打籃球,而女生則是分幫結派似的三兩個小群體,在一邊看著男生們打球。月兒則是和另一個朋友站的地方離這些小群體有點距離,因此,在我眼中是那么顯眼。黑色上衣,運動短褲,還有一雙小網鞋,還有那個…鍋蓋頭?噢!不!不是鍋蓋頭,那輪廓多么鮮明!發色多么烏黑!沒有一根頭發亂跑,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起,仿佛一個整體!這活像個藝術品!再有月兒在與朋友交談時露出的笑容,如同春滿時才會盛開的花,如同夏日商店冰柜里擺放的雪糕,像迷路的公主,像被貶的仙女,仿佛這樣的人兒,在此之前只在動漫里見過。
誰也不知道當年這個少年的心里究竟激起了怎樣的波濤,只知道其傻傻愣在原地里嘴巴微微張開的樣子吸引了月兒朋友的注意,其側過臉在月兒耳旁說了點什么,就在月兒即將側過臉來看到這個少年時,他猛的一邊轉過身一邊收拾自己的豬哥相,背對著人悄悄走了。
“剛才那個女生是誰啊,怎么之前沒見過…”
就在其嘀咕著的時候,發現月兒的笑容像一張拍好的照片一樣牢固的掛在其腦子里,可以放大,可以縮小,可以旋轉,以至于差點把尿撒在了褲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