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情報告(2015)
- 李茂盛 李勁民主編
- 2661字
- 2022-05-30 11:10:15
3.消費狀況
居民消費狀況是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體現。2014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49.9億元,增長11.3%。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00.8億元,同比增長11.2%;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9.1億元,同比增長11.7%。這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反映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實施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的成效。
2014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穩增長,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略有降低。全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36.88元,同比增加874.18元,增長6.4%,增速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60.8%,同比減少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穩增長和增速下降、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的減少,是消費更加理性的表現。城鎮居民消費主要方向集中在食品煙酒(3804.01元)、衣著(1616.03元)、居?。?898.83元)、生活用品及服務(887.9元)、交通通信(1709.82元)、教育文化娛樂(2026.52元)、醫療保?。?240.86元)、其他商品和服務(452.9元)“八大類消費”上,分別占消費總支出的25.99%、11.04%、19.80%、6.07%、11.68%、13.85%、8.48%、3.09%。這“八大類消費”同比呈現“七升一降”的現象。其中,食品煙酒增長7.4%,衣著增長7.9%,生活用品及服務增長1.2%,交通通信增長7.7%,教育文化娛樂增長5.7%,醫療保健增長21.2%,其他商品和服務增長15%,而居住則呈現下降態勢,下降0.88個百分點?!鞍舜箢愊M”中,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占比有所下降,分別下降1.45、0.3、0.08個百分點;食品煙酒、衣著、交通通信、醫療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務占比上升,分別上升0.26、0.16、0.15、1.04、0.2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這種變化,呈現的特點是:生活質量在提高,發展型消費比重上升,生活由基本生活型向安逸享受型轉變。全年城鎮居民總支出中食品煙酒、衣著和居住等生存型消費類支出共8319元,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6.8%,比上年的57.9%下降了1.1個百分點;而城鎮居民總支出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發展型消費支出共4977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4%,比上年的32.9%上升了1.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生活由基本生活型向安逸享受型轉變,不僅反映在總體消費結構上,而且也體現在消費占比結構上。全年城鎮居民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占比下降,而交通通信、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占比則上升。此外,食品煙酒和衣著消費支出占比的上升,體現了居民食品消費質量和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的高增長和占比的提升,體現了居民健康意識的顯著增強。
2014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穩增長,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卻有所下降。全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991.69元,同比增加533.94元,增長8.3%,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79.4%,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穩增長和增速提高、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的下降,也是消費更加理性的表現。農村居民消費主要方向集中在食品煙酒(2054.29元)、衣著(539.69元)、居?。?480.46元)、生活用品及服務(343.87元)、交通通信(706.5元)、教育文化娛樂(928.48元)、醫療保健(770.21元)、其他商品和服務(168.18元)“八大類消費”上,分別占消費支出的29.38%、7.72%、21.17%、4.92%、10.10%、13.28%、11.02%、2.41%。這“八大類消費”同比呈現“七升一降”的態勢,其中食品煙酒增長11.7%,衣著增長8.4%,居住增長4.3%,生活用品及服務增長1.3%,交通通信增長0.7%,教育文化娛樂增長10.2%,醫療保健增長19.1%,而其他商品和服務則下降1.3%。“八大類消費”中,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其他商品和服務占比有所下降,分別下降0.82、0.34、0.76、0.23個百分點;食品煙酒、衣著、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占比上升,分別上升0.91、0.01、0.23、1.0個百分點。全年全省農村居民總支出中食品煙酒、衣著和居住等生存型消費類支出共4074元,占整個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8.3%,比上年的58.2%上升了0.1個百分點;而農村居民總支出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發展型消費支出共2405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4.4%,比上年的33.9%上升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占比上升,反映了農村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也體現了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更加注重生活質量。
2014年,全省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和結構的變化,除與居民收入增長有重要關聯之外,還與各級各有關方面實施的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相關聯。一是城鄉商貿流通網絡建設對消費增長的促進。2014年,全省各級各有關方面大力推進了城鄉商貿流通網絡的建設。在推動電子商務建設方面,貢天下特產網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土特產商城,全年實現網絡零售額達4.7億元;侯馬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網絡零售額突破億元;太原市建成“一網兩平臺”,實現了六城區和近郊商品配送全覆蓋,新增社會配送網點10000余家,城區統一配送連鎖店達1000家,鄉鎮協同配送農家店達13000家。在健全城鄉商貿流通體系方面,推進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示范區建設,興建了晉中、太原和呂梁22個縣區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產地集配中心,促進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示范區成功入選國家跨區域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打造了60條農產品流通鏈條;提升農家店信息化水平,建設改造了22個農村物流配送中心,為5000個農家店配備POS機,搭建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連鎖企業、配送中心和農家店聯網,增加了農家店刷卡消費、移動業務辦理、信息發布及代辦業務功能,方便了農民消費;全面推進“15分鐘便民商圈”建設,將便民商圈建設納入了生活服務網絡體系,升級改造了36個“15分鐘便民商圈”,大幅提升社區消費生活便利化水平。在改善市場營商環境方面,持續開展了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活動,加強了對商務活動的監督管理,推進了省市縣三級市場運行監測和商務預報平臺的建立,營造了良好的市場氛圍。在促銷營銷方面,組織開展了“駿馬迎春、?;萑f家”活動、“全國消費促進月山西活動”、全省汽車行業“便捷服務、放心消費”促銷活動、“大眾美食”促銷活動以及“幸福暖家”社區行、老區行、礦區行等大型活動。上述一系列商貿流通建設和舉措,對全省城鄉居民消費發揮了積極的支持和促進作用。二是旅游促銷政策對消費增長的促進。2013年5月15日,省政府出臺實施了推動“美麗山西休閑游”的重大措施。其核心條款是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的49個A級景區實行頭道門票打折優惠,并不設期限,其優惠幅度旺季為20%,淡季為40%。后來,又有35家集體、民營及集體、民營控股的A級景區響應,加入美麗山西休閑游活動。2014年,84家景區“美麗山西休閑游”優惠活動持續開展,在吸引游客方面成效十分顯著,支持和帶動了城鄉居民的旅游、文化、購物等消費。此外,出臺實施的促進信息消費、加快發展養老、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等政策措施,也較好地發揮了促進消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