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山西省情報告(2015)作者名: 李茂盛 李勁民主編本章字數: 4079字更新時間: 2022-05-30 11:10:10
6.法治建設
法治建設,是落實依法治國戰略、依法治省戰略的具體體現。2014年,山西依法治省進一步加強和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相關工作取得新進展。
制定出臺加快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的實施意見。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繪就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新藍圖。山西省委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實施意見。12月7日,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從深刻認識加快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和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和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切實維護司法公正、增強全民守法意識和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和強化法治人才保障、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和提高依法執政水平、扎實抓好法治山西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八個大的方面,對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出部署。其中,關于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堅持從山西實際出發,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促進全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山西廉潔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統籌發展,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完善法治山西的領導機制和工作體制。省委依法治省領導小組更名為省委法治建設領導小組,調整和充實省委法治建設領導組成員,新設立專項領導小組,將省委法治辦從省司法廳調整到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擔任組長,履行法治山西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下設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社會建設三個專項領導小組,分別由省人大、省政府和省委政法委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形成統一領導與分工負責相結合的法治建設領導格局。法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強化統籌協調、督查考核、調研指導職能,承擔協調推進法治建設的日常職責。省委法治辦發揮好溝通協調的作用。努力構建運轉順暢的工作機制。建立黨委定期研究法治建設會議制度,各級黨委每年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和人大黨組、政府黨組、政協黨組、法院黨組、檢察院黨組的工作匯報,研究解決法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加強和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大力開展法律援助,是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特別是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途徑。2014年,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強化和進一步推進。一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法律援助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服務水平。5月,全省“12348”法律援助熱線專線擴容增量建成運行,在省市兩級共設12個工作平臺、39個電話接聽咨詢座席,形成了覆蓋城鄉、惠及全省的法律援助專線網絡。同期,省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建成投入運行。該大廳是省法律援助中心設立的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便民窗口,由專職法律服務人員值班,免費解答法律咨詢,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同時,全省各市縣按照市級不少于100平方米、縣級不少于50平方米的規劃要求,也加快推進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的修繕和建設。到年底,全省92%的市縣(區)建成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通過各方面努力,全年全省辦理法律援助案超過2.3萬件,受援人數達26萬多人,幫助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1億元。其中,“12348”法律援助熱線專線接聽群眾熱線咨詢30291人次,受援人滿意率達到90%以上。二是全省工會系統深入開展“依法維權年”活動。主要舉措是:推進“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拿不到工資找工會”專項行動常態化長效化建設,推進全省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體系建設。全年,全省各級工會用壓縮“三公經費”的節余資金建立了9000萬元農民工討薪應急救助金;共接報工資拖欠案件616起,直接幫助6958名農民工討回工資7153.58萬元,為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先行墊付工資38.8萬元。到年末全省9個市、109個縣總工會建立了法律援助維權服務機構。
推進司法公開。一是全省政法機關啟動實施“陽光司法”工程五年規劃。2014年3月28日,省委政法委印發《全省政法機關實施“陽光司法”工程五年規劃(2014~2018年)》,對全省政法機關實施此項五年規劃工程作出部署,明確了的目標任務、基本要求、六項主要任務等。其中,六項主要任務是:司法信息公開、司法活動公開、生效判決文書和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司法場所公開、服務窗口公開、司法監督公開。二是全省法院系統以“三大平臺建設”為核心推進司法公開。在2013年以“司法公開示范法院”建設和推進司法公開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效的基礎上,2014年全省法院系統以建立健全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為核心,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確保審判權在陽光下公開運行。審判流程公開,就是各級法院對案件的立案、庭審、調解、宣判等訴訟過程,利用政務網站、“12386”電話語音系統、手機短信平臺、電子公告屏和觸摸屏、微博、微信等技術手段,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就是法院裁判文書生效后7日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和本院官網上向公眾公開。執行信息公開,就是通過進一步完善于2007年開通的全省三級法院執行信息公開平臺,并及時公開法院執行法律文書的流程信息,供當事人憑密碼獲取。對于三大平臺建設,省高院、各中院和長治縣、河津市、孝義市、洪洞縣、忻州市忻府區、大同市礦區、朔州市城區、晉城市城區、陽泉市城區、祁縣和太原鐵路運輸法院等11個基層示范法院在2014年6月底前全部達到標準。各中院對所轄基層法院,在2014年至2016年每年有1/3的法院達到標準要求,用三年時間全部完成三大平臺建設。對于生效裁判文書公開,省院、各中院和“司法公開示范法院”從2014年1月1日起全部公開外,基層法院以中院為單位逐步分批公開,到2016年底全部實現公開。為推進司法進一步公開,2014年10月,全國四級法院公布設立新聞發言人名單,公布的信息包括照片(部分)、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等。其中,山西三級法院有91名法院新聞發言人,分別來自省法院、9個市中院和太原鐵路中院及76個基層法院。全年,全省三級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46500余件,省高院、各中院和全省11個基層司法公開示范法院應當上網的裁判文書做到了全部上網公開。三是全省檢察院系統啟動實施“陽光檢察”工程。在2013年啟動開展了“陽光檢察”活動的基礎上,2014年全省檢察院系統啟動實施了“陽光檢察”工程。“陽光檢察”工程包含“爭做陽光檢察官”“爭創陽光檢察集體”“打造陽光檢察業務”三個方面內容。其中,“打造陽光檢察業務”的主要做法是:除依法保密的案件和事項之外,所有執法辦案都要公開標準、公開制度、公開程序、公開結果,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同時,規范檢察業務工作,有效堵塞執法漏洞,杜絕各種形式的走樣和變通,保證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全年,全省檢察院系統積極推進以檢務公開為核心的“陽光檢察”工程,三級檢察院全部建立了“一站式”陽光檢務大廳,整合直接服務群眾的窗口部門,實行律師閱卷“直通車”制度,有效解決了群眾“告狀難”、律師“閱卷難”等問題;深入推進檢務公開,建立了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不抗訴等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完善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公開審查制度,公開審查案件112件次;開通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短信平臺365個,舉辦檢察開放日256次,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
嚴明公正司法。2014年,全省各級檢察院、法院嚴明公正司法,依法嚴懲了各類犯罪,依法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全省各級檢察院在依法行使刑事司法檢察權方面,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12016件16413人,提起公訴19768件27920人,其中批捕黑社會性質犯罪1件1人,起訴3件18人。各級檢察院在依法嚴厲打擊犯罪的同時,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開展逮捕、羈押必要性審查,對4876人作出不批捕決定,對1667人提出變更強制措施建議;堅持少捕、慎訴原則,認真開展未成年人犯罪檢察工作,對267人作出不批捕決定,對113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805名未成年被告人向法院提出從輕處罰的量刑建議,對232名被不批捕、不起訴的未成年人落實了幫教措施。全省各級檢察院在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方面,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共查辦職務犯罪1419件1991人,其中貪污賄賂犯罪1001件1397人,瀆職侵權犯罪418件594人,追繳贓款贓物3.2億元。其中,查辦縣處級以上干部要案155人(含廳級25人),同比上升70.3%,立查廳級干部人數為歷史最高。全省各級檢察院在監督訴訟維護司法公正方面,依法監督公安機關立案766件、撤案678件,糾正漏捕645人,糾正漏訴1051人,糾正偵查活動違法3587件次;依法監督法院刑事審判活動,提出抗訴477件,法院審結373件,其中改判167件,發回重審154件,同時糾正審判活動中的違法行為1104件次;依法監督法院民事行政審判活動,提出抗訴79件,其中法院再審改判42件,撤銷原判發回重審23件,調解5件,同時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164件,被采納127件。全省各級法院在依法行使司法審判權方面,共受理各類刑事一審案件23472件,審結21666件,判處罪犯25995人,其中依法審結涉黑涉毒、涉槍涉爆、尋釁滋事、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等黑惡勢力犯罪案件1652件2692人,依法審結懲治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等職務犯罪1147件1662人;共受理各類民商事一審案件150872件,審結140688件,其中審理婚姻家庭、相鄰關系、財產爭議、醫療工傷交通損害賠償以及涉軍維權等案件50726件,審理融資借貸、擔保租賃、合同買賣、物資流轉、不正當競爭等案件39317件;共受理各類行政一審案件1663件,審結1552件,其中以撤銷、確認違法或無效等方式判決行政機關敗訴的259件,以協調和解方式促成原告撤訴的318件。全省各級法院在依法執行司法執行權方面,多管齊下,共執結各類案件40223件,執結標的金額達159.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