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綜改試驗

綜改試驗,是“十二五”以來山西按照國家的部署,在全省域進行“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通稱。國務院于2010年12月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省委、省政府在決策部署開展先行試點的同時,研究制定的《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于2012年8月經國務院批復。該《總體方案》明確了到2015年的第一階段目標和到2020年的第二階段目標,展望了未來20~30年的目標,是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總綱領。其基本精神是: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圍繞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探索建立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為全國其他資源型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發揮示范作用。根據《總體方案》的精神,2013年山西綜改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出臺了《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方案(2013—2015年)》,實施了《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3年行動計劃》,圍繞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大任務,推進“1235”(10項重大改革、20項重大事項、30個重大項目和5個重大課題)目標任務的落實,取得積極成效。

在2013年綜改試驗全面啟動并取得成效的基礎上,2014年全省綜改試驗進一步推進。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將2014年確定為全省“轉型綜改攻堅年”。2014年1月16日,省委印發了2013年12月底召開的省委十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從12個方面,對以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統領和切入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發展的努力方向和重大舉措。主要包括: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構建統籌城鄉發展新機制,創新區域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管理體制,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創新民生建設和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資源型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等。1月22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4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全省實施30項重大改革、60項重大事項、70項重大項目、5個重大課題的“3675”改革發展任務,并明確了11個市、27個省級試點縣(市、區)、12戶省級試點企業轉型綜改試驗的任務。2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綜改攻堅、創新驅動、項目見效工作大會,對推進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

2014年,全省綜改試驗緊緊圍繞年度《行動計劃》確立的各項改革發展任務予以推進。30項重大改革,包括推進煤炭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化煤炭、煤層氣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股權制度改革,推進國有企業信息公開,探索建立國有資本收益全民共享機制,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改革,深化科技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企業研發費用提取積累機制,進一步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補償機制,構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多元投入機制等。60項重大事項,包括抓好國家賦權的低熱值煤發電審批、煤炭及煤層氣礦權審批和動力煤期貨交易三項重大改革事項,防范和化解產能過剩,推進山西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加快晉電外送通道建設,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山西科技創新城比照享受“中關村”政策,實施人才引進和“千人百縣”服務工程,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加快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加快煤化工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構建現代能源交易市場體系等。70項重大項目,包括2013年結轉的25個和45個新增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以產業發展項目為主,還包括部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678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20多億元。

綜改試驗,重大改革是核心,重大事項是支撐,重大項目是抓手。通過各級各方面的努力,2014年全省綜改試驗年度行動計劃確定的重點任務全面完成。其中,30項重大改革形成60項制度性成果文件,60項重大事項出臺了86個推進舉措文件,70個重大項目超計劃完成投資850億元、25個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16個項目全部建成)。其中,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進展和新突破。一是統籌推進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在全國率先清理規范涉煤收費項目,并加快推進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為煤炭企業減負178.5億元。大力推進煤炭焦炭公路銷售體制改革,全部取消了對相關企業的煤炭、焦炭公路運銷管理行政授權,全部取消煤焦公路運銷9種票據,全部撤銷全省1487個各類煤焦公路檢查站點,存續了31年的山西公路煤焦管理站點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進一步促進現代煤炭交易體系建設,全省煤炭銷售全部實現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網上平臺交易,全年網上完成煤炭現貨交易量13.13億噸,交易金額6524.55億元。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價格指數已成為全國煤炭市場的“風向標”。二是深入推進國家賦權的低熱值煤發電審批、煤炭及煤層氣礦權審批和動力煤期貨交易三項重大改革。這三項重大改革是國家于2013年賦予山西省政府的。其中,低熱值煤發電審批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其他兩項改革推進順利。至2014年末,全省有24個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建設取得“路條”,發電裝機容量達2104萬千瓦。三是全面啟動國資國企改革。2014年6月,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2014年省屬國資國企改革工作計劃》。其中《意見》從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確了深化產權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加強管理創新、推行信息公開、探索國企分類監管、成立投資(運營)公司等改革的主要內容和重點任務。《工作計劃》提出了探索推進省屬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探索國有企業分類監管和分類考核、探索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推進省屬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國有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等年度重點任務。至年末,省屬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省屬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國企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國有企業資本收益共享機制改革、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省直機關直屬企業脫鉤改革、國有企業分類監管和分類考核等8項任務全部啟動。其中,12月3日省政府印發《山西省省屬國有企業財務等重大信息公開辦法(試行)》,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省屬國企面向社會公開財務、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企業年度大額支出,公開董事等高管年薪、員工收入水平,公開企業領導公務用車配備、車貼發放等。這在全國省級行政區域中屬首創。四是積極推進地方金融改革。2014年,全省各地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的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全年全省有晉中平遙、運城夏縣、長治襄垣、運城臨猗、晉中介休市等7家農信社改制為農商行掛牌開業。從2010年全省第一家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臨汾市堯都農村商業銀行由原農村信用社改制成立以來,至2014年末,全省110家農信社縣級法人機構,已有24家改制為農商行掛牌運營。改制后的農商行存貸款總額占到全省的30%左右,股本金占全省的55%左右,賬面利潤占全省的80%左右,已成為山西農信邁向現代金融企業集群的“領頭雁”,起到了引領改革發展的示范作用。

創新區域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也是綜改試驗的重要內容。2014年,全省區域經濟創新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推進。一是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3月31日,國務院批復《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地處“黃河金三角”的山西運城市、臨汾市和陜西渭南市、河南三門峽4個市的區域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于山西南部運城、臨汾2市依托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綜合利用“中原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和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三大國家級經濟區提供的各方面的政策優勢,加快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推進與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4月17日,天津股權交易所山西運營中心在晉中成立,拓寬了山西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開辟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又一個市場化新途徑。天交所是經國務院批復天津金融改革先行先試而設立的“與A股市場、新三板市場配套補充”的跨區域場外交易市場。5月9日至14日,省政府組織各市政府、省直有關部門、企業組成的代表團,與天津和北京相關部門舉行了產業協同發展對接會,取得了達成41個合作意向和18個合作協議、總金額超過250億元的成果。三是積極打造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于2013年12月底建成運行,它以“境內關外”的特殊功能優勢,架起了內陸城市太原與全球溝通的橋梁,為企業縱橫國內外市場開辟了新的通道;它以先行先試的政策和制度創新,打開了山西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新窗口。2014年,保稅區不斷優化軟、硬環境,引進了30多家電子信息、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方面的企業,產業項目均處于產業鏈高端、有核心競爭力、產業帶動性好的新興產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如,純天然椰纖維制品加工項目、太重煤機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基地項目、太鋼保稅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倉儲物流基地項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保稅區以“園中園”形式,推進籌建的山西文化保稅區,是繼上海外高橋文化保稅專區、北京天竺文化保稅專區后的全國第三個文化保稅專區。它的興建對于建設山西新型文化業態具有重大意義。四是推進經濟開發區“飛地經濟”實現新發展。2013年,運城、晉城、陽泉3市開發區試點“飛地經濟”。2014年,三市開發區試點“飛地經濟”進一步發展。陽泉市引進的浙江“白色家電”產業園區粗具規模。運城空港引進義烏國際商貿城綜合工業園一期開始營業,引進浙江高端化纖產業入駐企業200余家,建成大運重卡配套汽車產業園區,加快推進奔馳中巴車生產基地建設,山西安民集團和深圳家具行業協會共同建設的“中國北方家居產業園”開工建設。五是推進對外貿易和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2014年,全省海關進出口總額162.5億美元,增長2.9%。其中,進口額73.1億美元,下降6.3%;出口額89.4億美元,增長11.8%。出口產品中,富士康手機和太鋼鋼材等企業占全省出口總值的61.2%。歐盟、美國、澳大利亞、東盟和韓國是山西省前五大貿易伙伴。全年全省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50家;按全口徑統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29.5億美元,增長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饶阳县| 本溪市| 姚安县| 昭觉县| 海南省| 岢岚县| 梁平县| 赤城县| 三门县| 磴口县| 鹤壁市| 辽宁省| 忻城县| 宜君县| 泽州县| 兖州市| 清水县| 密云县| 濉溪县| 永兴县| 荣昌县| 开平市| 磐石市| 泰来县| 九江市| 鄢陵县| 澄江县| 灌阳县| 泸定县| 阜阳市| 宝坻区| 略阳县| 理塘县| 永州市| 濉溪县| 台中县| 黄平县| 潜山县| 宜兰市|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