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公司法的立法模式
公司法的立法模式是指制定成文公司法所采取的立法體例,它要解決的是采取什么形式來制定成文公司法。一般來講,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司立法模式是由這個國家或地區公司法的地位決定的。因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立法模式的選擇不僅要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受到法律內容的制約,更主要的還受到其立法傳統、立法體系的影響,公司法的制定同樣如此。從世界范圍看,公司法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主要表現為三種情況:一是納入民法;二是納入商法;三是在民法或商法之外制定單行法。與此相適應,公司法的立法模式也主要表現為三種情形。
1.納入民法典
在民商合一的國家只有統一的民法典,而沒有商法典,其中有的國家將公司法作為其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這種立法模式最典型的國家是瑞士和意大利。瑞士在其1872年制訂的《債務法》中,第3章為“公司與合作社”,規定了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合作社;1907年瑞士制訂了《民法典》,后于1911年將《債務法》納入其中,作為該法典的第5編。意大利1942年《民法典》的第5編規定了公司制度的有關內容。
需要指出的是,采取公司法納入民法典的立法模式,并不意味著不能再制定單獨的公司法律規范。相反,采取這種立法模式的國家可根據公司發展的新情況,通過完善原有公司法或另外制定新的公司法律來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
2.納入商法典
大陸法系實行民商分立的國家或地區,在制定民法典的同時,都制定了商法典,公司法是商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澳門的公司法便采取了這種立法模式,其第二卷“合營企業之經營及企業經營之合作”的第一編為“公司”,規定了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制度。
應當注意的是,由于各國制定商法典較早,商法典中并沒有規定全部的公司形式。隨著公司的發展,將公司法作為商法典組成部分的國家又制定了許多單行公司法作為商法的特別法來彌補商法典的不足。如日本1899年制定的《商法》第2編是“公司”,規定了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其中股份兩合公司已于1950年刪除),1938年,日本在《商法》之外又制定了《有限公司法》。此外,《澳門商法典》雖對公司法律制度作了系統規定,在此之外,澳門還有其他規范公司的法律制度,如第51/93/M號法令《核準融資租賃公司法律制度》、第25/99/M號法令《核準財產管理公司之設立及運作》等。
3.制定單行法
英美法系國家或地區以及實行民商合一的大陸法系許多國家或地區,其公司法大多采用了制定單行法的立法模式,即就所有公司或者某一種公司的各種法律問題,系統或專門地規定在一部成文公司法律中。這種立法模式又可分為三種情形。
第一種是制定公司法典。公司法典又稱統一公司法,即在一部公司法律中就各種類型的公司從設立到終止的所有法律問題予以全面、系統的規定。采取這種立法模式的國家或地區所制定出來的公司法,多以法典的形式出現,且在這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司法律體系中處于基本法律的地位。法國、英國、中國內地等都采用這種公司立法模式。英國1948年《公司法》、法國1966年《商事公司法》、中國內地1993年《公司法》等均是單行公司法典。
第二種是制定單行的公司條例。即就某一類型的公司制定專門的法律,如德國的《有限責任公司法》《股份法》。其中,有的國家是對某種公司單獨立法;有的國家最初是將各種公司制定在統一的法律中,后來根據需要而將其中的某一種公司獨立出來加以規范。應當指出的是,采用這種模式的國家或地區其各種公司適用的一般原則往往規定在其《商法典》或《民法典》中。
第三種是制定地方性公司法。即以地方性公司法為公司法的主要立法形式。這主要是指美國,美國沒有統一的全國適用的公司法,各州均有自己的公司法。由于各州都基于自身的立法政策來制定公司法,這不可避免地為日益成為統一市場的商事交易帶來了不便。為減少各州之間因立法差異而導致的沖突,美國近年來發起了統一州法運動,其中較著名的有美國《商事公司示范法》(MBCA)。盡管這部示范公司法沒有實際法律效力,但由于各州公司立法時大多采納了其條款,因而該示范法確實起到了美國公司立法的示范與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