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公司法論
- 冷鐵勛
- 2788字
- 2022-05-26 20:15:20
第六節 澳門的公司立法沿革
澳門的公司立法,以1999年8月3日《澳門商法典》的頒布為標志,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澳門商法典》頒布以前的公司立法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以《澳門商法典》頒布為標志的公司立法本地化階段。
一 《澳門商法典》頒布前澳門的公司立法
葡萄牙自19世紀中葉完全占領并管治澳門以來,至1999年8月3日《澳門商法典》頒布以前,調整澳門公司的法律主要是1888年的《葡萄牙商法典》、1901年葡萄牙的《有限公司法》以及一系列與公司運作有關的單行法規,如第 15/83/M號《管制財務公司活動》的法令、第51/93/M號《核準融資租賃公司法律制度》的法令、第3/95/M號《規范有關金融及保險機構之合并及分立行為》的法律等。從內容上看,只有與公司運作有關的一些單行法規是澳門本地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本地法律,至于規定公司的法律地位、種類、公司的設立及其活動原則等內容的公司基本法律規范,則都是在澳門適用的葡萄牙的有關法律。因此,嚴格來講,這一時期澳門并無真正意義上的本地公司立法,其所謂的公司立法主要是葡萄牙的公司立法活動在澳門的延伸,澳門本地立法機關在此期間所制訂的一些涉及公司運作等事項的單行法規,也只是為配合在澳門適用的葡萄牙公司法律制度的配套規范。
1888年頒布的《葡萄牙商法典》是1894年6月20日延伸至澳門適用的。一般認為,這便是葡萄牙管治澳門期間公司立法的開始。1888年《葡萄牙商法典》是繼法國1807年商法典、德國1861年商法典以后歐洲大陸國家又一部重要的商法典。該法典共四卷。第一卷商事總論,分為三編:第一編是一般規定,包括商法的適用范圍、商法行為的概念、商法的解釋及漏洞的填補、沖突規范等內容;第二編是商事能力和商人;第三編是商業名稱;第四編是商業記賬;第五編是登記;第六編是資產負債表及提交賬目;第七編是經紀人;第八編是商業場所。第二卷規范各種商事合同,分為二十編:第一編是一般規定;第二編是公司(當時只有無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第三編是賬目合伙;第四編是企業;第五編是商業委托;第六編是匯票、本票及支票;第七章是流動賬目;第八編是股票市場運作;第九編是銀行運作;第十編是運輸;第十一編是商業借貸;第十二編是商業質權;第十三編是保管;第十四編是在一般貨倉種類及貨物的保管;第十五編是保險;第十六編是商業買賣;第十七編是期券買賣;第十八編是商業兌換及找換;第十九編是商業租賃;第二十編是商業債權證券的移轉及變更。第三卷是海商法。第四卷是破產法(后從商法典中分離,制訂單行的《破產法》,因此亦有人認為1888年《葡萄牙商法典》在內容結構上分為三卷[9])。
1888年頒布的《葡萄牙商法典》自1894年適用于澳門至《澳門商法典》頒布止,澳門的公司立法相當緩慢。1906年,葡萄牙將其1901年制訂的《有限公司法》延伸至澳門生效。葡萄牙1901年《有限公司法》是專門為有限公司制訂的單行法,其內容實際上取代了1888年《葡萄牙商法典》中有關公司的部分內容。這部《有限公司法》深受1892年德國頒布的《有限公司法》的影響,在內容結構上共有九章65條。其中,第一章,有限公司的性質與設立;第二章,股額、補充出資和股息;第三章,公司的管理和監察;第四章,公司決議;第五章,公司合同的修改和公司的解散;第六章,公司的公告和登記;第七章,訴訟及其時效;第八章,債券的發行和銀行信貸;第九章,一般規定。此外,澳葡政府也頒布了一些有關金融機構、投資公司以及各種社團等方面的補充立法。這些補充立法雖對澳門的公司法律制度陸續作了一些修訂和完善,但是,關于公司立法的基本體例和主要內容仍沒有什么大的改變。
總的來看,自1888年《葡萄牙商法典》在澳門生效適用后的一百多年時間內,澳門的公司立法活動實際上沒有什么大的發展。這與澳門社會的經濟發展極不相稱。其實,在葡國本土,《葡萄牙商法典》在1888年頒布后,葡萄牙立法機關已對其陸續進行了一些修改,其中有些領域的內容已被新的特別法替代。例如,1901年的《有限公司法》已于1986年被新的《商業公司法》所取代。此外,葡萄牙在1959年制定了新的《商業登記法典》而廢止了1888年《葡萄牙商法典》中的有關商業登記制度,后來又在1986年對《商業登記法典》作出了修改。但這些新修訂或新制訂的法典并未經法定程序延伸到澳門適用。毋庸置疑,這些年來,澳門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中葡雙方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頒布以來,社會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在這種情況下,規范澳門公司的法律制度主要仍是沿用一百多年前的《葡萄牙商法典》及《有限公司法》,顯然早已不適應澳門社會的發展需要,尤其是不適應澳門社會商業組織發展的實際需要。長期以來,澳門的商界和外商一直要求澳門自己的立法機關制訂一部適應澳門社會的公司法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活動。
二 澳門公司立法的本地化
為了適應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亦為適應澳門法律本地化的需要,澳葡政府最初采取單獨制訂統一公司法的立法模式,于1989年委托葡國里斯本大學法學專家若·里貝羅博士起草《澳門公司法典》(草案)。在著手起草制定這部法典草案之前,有關機構和立法部門首先收集了統計和經濟方面的資料,并聽取了代表澳門地區經濟利益及經濟參與人的公共和私人實體、公共行政機關及各經濟領域的專業人士,如律師、核數師、公證員及商業登記局人士的意見。該法典草案的初稿于1990年1月完成。1991年,該法典的草案內容譯成中文后便開始在澳門社會公開征求意見。1992年,里貝羅博士又再度來澳門召開會議,征詢澳門商界和法律界的意見后,修改定稿。之后,該法典草案便交由中葡聯合聯絡小組磋商。
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在磋商《澳門公司法典》(草案)的進程中,《澳門商法典》(草案)的磋商工作亦同時進行。澳葡政府后將《澳門公司法典》(草案)的內容作為《澳門商法典》(草案)的組成部分,即由單獨制訂統一公司法的立法模式改為納入商法典的立法模式,將公司法作為商法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6月,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就《澳門商法典》(草案)內容的磋商工作完成。1999年8月2日,澳門總督以40/99/M號法令核準并命令公布《澳門商法典》,1999年8月3日,《澳門政府公報》正式公布核準《澳門商法典》的第40/99/M號法令,并規定《澳門商法典》于同年10月1日開始生效(后因商業登記法典等法典的本地化而將《澳門商法典》的生效日期改為同年11月1日),這意味著澳門的公司立法實現本地化,即作為規范公司的組織及活動的公司基本法律制度由澳門本地立法機關來制定并頒布。當然,在此之前,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澳門本地立法機關也制定并頒布了一些與公司運作有關的單行法規,但這還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公司立法本地化,或不能稱為公司法本地化,因為規范澳門公司的主要法律仍然是延伸至澳門適用的《葡萄牙商法典》及葡萄牙《有限公司法》,至于澳門本地立法機關制定并頒布的一些與公司運作有關的單行法規,只是配合延伸至澳門生效的《葡萄牙商法典》及《有限公司法》在澳門的適用,它們并不構成《澳門商法典》中公司法律制度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