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營建的四個時期

明代自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北京皇宮,直到明末,可以說是在陸續不斷地進行。除去一般維修外,以工程量計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永樂開創時期

這個時期結合營建都城,將元大都的南城墻南拓,并完成北京城墻的修建,確定了整個皇宮的規模和座落?;食堑姆秶褪沁@一時期所規劃并完成它的布局。

整個工程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備料,營建西宮;后一階段是正式營建北京城、皇城和紫禁城,工程量最為浩大。北京紫禁城以南京宮殿為藍圖,且在取得營建鳳陽、南京兩處宮殿的經驗后進行施工的。因而在規模和氣派上及工藝精湛上雖遜于中都,但要比南京宏敞,而在布局上則比中都、南京更為完整。

紫禁城宮殿南北分為前朝和大內,東西分為三路縱列,中宮和東西六宮,形成眾星拱月的布局。它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歷朝皇宮的沿襲和集大成,體現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最高營建法式。今天看到的紫禁城故宮基本上是永樂時期所奠定的基礎。

東西部御苑部分,既承襲了元代瓊華島部分,又營建了西宮(元隆福宮舊址,今中南海部分)和景山,改變了元朝三宮鼎立的格局,形成以紫禁城為中心,四周環繞西宮、南內、景山三處御苑,并圈于皇城內。同時在皇城興建了各監、局、作、庫等一整套供應皇家需要的機構。從歷史上看無論在歐洲或亞洲,在封建社會時期,封建主一般都把御用服務機構以及作坊、庫房設在宮廷之內或貼近城堡地帶。以英國中世紀的都鐸王朝為例,作坊就設在城堡之下,倉庫設于城堡之中。中國歷代都城的建筑非常繁復,至少分為都城和宮城兩重。到元代以后禁區擴大,都城和皇宮之間圍以紅墻叫做“紅門攔馬墻”。明代吸收了元代規制把紅門攔馬墻向東南方面擴展,形成后來的皇城。御用機構分布于各御苑與紫禁城之間。這樣的雙重宮禁布局之工整、機構之繁多,充分體現了億萬之家供養皇帝一身的建筑主題。

永樂時期的建都和營造宮殿,是明代開國后繼南京、鳳陽后最浩大的一次全國性工程。四五十年內連續進行3次大規模營建,所耗用的財力、人力、物力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皇宮中最大的建筑——金鑾寶殿,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即建成后僅僅9個月,竟然被一次雷火燒毀。這件事引起整個朝廷的震驚。當時再也無力進行重建了,朱棣只好下詔求“直言”。一位大官員鄒緝上書,直指這次營建對民間的影響:

陛下肇建北京……凡二十年,工大費繁,調度甚廣,冗員蠶食,耗費國儲。工作之夫,動以為萬。終歲供役,不約躬耕田畝以事力作。猶且征求無已,至伐桑棗以供薪,剝桑皮以為楮。加之官吏橫征,日甚一日。如前歲買辦顏料,本非土產,動科千百。民相率斂鈔購之他所。大青一斤,價至萬六千貫。及進納又多留難,往復輾轉當須二萬貫鈔,而不足供一柱之用。其后既遣官采之產地,而買辦猶未止。蓋緣工匠多派牟利,而不顧民艱至此。

這是一篇很有價值的諫言,把當時的皇家向民間橫征暴斂記載得多么具體!不但如此,其中還提到強拆民房事宜:

自營建以來,工匠小人假托威勢,驅迫移徙。號令方施,廬舍已壞。孤兒寡婦哭泣叫號,倉皇暴露,莫知所適。遷移甫定,又復驅令他徙,至有三四遷徙不得息者。及其既去,而所空之地,經月逾時,工猶未及。此陛下所不知,而人民疾怨者也。

諫言中也提到官吏貪污之情景:

貪官污吏遍及內外,剝刮及于骨髓。朝廷每遣一人,即是其人養活之計。虐取苛求,初無限量。有司承奉,惟恐不及。間有廉強自守,不干事媚者,動輒讒毀,動輒得罪,無以自明。是以使者所在,有司公行貨賂,剝下媚上,有同交易。夫小民所積若何?而內外上下誅求如此。就在皇家大興土木之際,民間疾苦如何?今山東、河南、山西、陜西,水旱相仍,民至剝樹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顛踣道路,貨妻易子,以求茍活。而京師聚集僧道萬余人,日耗廩米萬余石,此奪民食而養無用也。

這篇直言可以說是皇家營建的記述,也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一個縮影。但就是這樣一份顯然縮小了事實,并大加修飾的奏折,也仍然被朱棣罪為“多斥時政”,而下令把那些“直言”的大臣都下了獄。

第二時期——正統完成時期

這個時期包括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天順是正統的復辟,都是朱祁鎮作皇帝。景泰的七年是他弟弟朱祁鈺當政。這一時期是明代開國后初步穩定和興盛時期,國家的財力、物力較前有所豐裕。北京城建中如各城門的甕城、天、地、日、月等壇,是在這個時期最后完成?;蕦m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興建。史書記載說,(明北京都城和皇宮)始建于永樂年,而于正統朝完成。

三殿兩宮的建設仍然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工程。朱祁鎮一登基,第一件大政就是這件事。自正統元年(1436年)起,一共花了10年的時間。

值得提出的是,金鑾寶殿重新建成使用后,封建典章制度第一次遭到了破壞。按照明代制度,“三殿”地區無論上朝或宴會都有嚴格的封建等級的限制,宦官是無資格參加廷宴,至多只能以家奴身份執事而已。但正統皇帝把大權交給了宦官王振,在三殿落成后舉行宴會時,王振因為未能參加而大怒,居然闖到三殿。一些官吏都望風伏地而拜!這次事件成為明朝宦官專權的起始,也是明朝轉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一時期由于聚斂較多,朱祁鎮把營建重點放在御苑方面。前期修建了玉熙宮、大光明殿;后期則重建了南內(在今南河沿、南池子一帶)。而南內在嘉靖、萬歷兩朝拆建改建工程頻繁。朱祁鎮營建南內是有其政治原因的。正統十四年(1449年),他在宦官王振操縱下,仿效他曾祖父朱棣的樣子,北征瓦剌部族,出動50多萬軍隊和扈從以壓倒優勢,與只有2萬多人馬的瓦剌交戰。但由于王振的極端腐敗無能,在土木堡一戰竟使明軍全軍潰敗,連皇帝朱祁鎮也被瓦剌首領也先所俘虜。當時全國一片震驚,為避也先提出的亡國條件,明政府只好另立朱祁鈺作了皇帝,因而使朱祁鎮失去了政治價值。瓦剌也先勒索不成,在敲詐了一大筆贖金后,把朱祁鎮送還北京。從此,正統皇帝作為“太兄太上皇”被幽禁在南內翔鳳殿。到景泰七年,乘朱祁鈺患病之機,朱祁鎮依靠一批心腹爪牙復辟,奪東華門進宮,重新作了皇帝。從此他便重新營建幽禁時住過的南內。據記載,這座南內離宮非常幽靜華麗,亭臺殿閣、林木繁茂。在重建時又把通惠河(即南河沿河道)圈到紅墻之內,筑有一座雕刻精致的飛虹橋。明、清筆記中說石欄上雕刻的水族形象極為生動。這座南內宮苑到明代下半葉一部分殿閣已改為廟宇。清代的瑪哈噶喇廟即是其中一座殿宇。以后漸至荒廢,現僅存皇史宬石室(明嘉靖所建)和織女橋這一地名了。

第三時期——嘉靖擴建時期

嘉靖朝是盛明時期,嘉靖皇帝在位達45年之久。這一時期商業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在北京前三門外已形成繁盛的商業區,京都居民越來越稠密。由于治安上的需要,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加筑外羅城,由于工程浩大只筑成“包京城南面,轉抱東、西角樓”。周圍二十八里,共七門: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寧門(清代改廣安門)以及東便門、西便門。并在景山西建一座大高玄殿。

這一時期的重點工程仍然是三大殿。這一時期的火災最多,最大的一次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三殿火災,一直延燒到午門和左、右廊,“三殿十五門俱災”,整個前朝化為瓦礫灰燼。從此陸續重建,到1562年才重新建成。

第二次大火災是西宮萬壽宮,即永樂時期最早建成的西宮。起火原因是嘉靖皇帝喝醉了酒,與他寵幸的宮姬在寢室的貂帳里放焰火,結果把西宮燒光。當時他的大臣建議他回到大內乾清宮居住,但嘉靖皇帝執意不肯,臨時遷到玉熙宮(今國家圖書分館),卻催促火急重建萬壽宮,要在幾個月內搶在三殿之前完工。三殿工程只好停下來。西宮重建之后更加豪華、壯麗,成了一座自成一體的宮殿建筑群。正殿是萬壽宮,后寢為壽源宮,東邊四宮是萬春、萬和、萬華、萬寧;西邊四宮為仙禧、仙樂、仙安、仙明。依然是三路縱列,地點大致在現在中海西側一帶。

嘉靖朝所建造的壇廟最多,這位皇帝極為迷信道教。嘉靖的父親興獻王,封地在湖北鐘祥縣,信道教,著有《含春堂》稿,其中講太極陰陽五行。北京的道教廟宇大都是在嘉靖朝所建或重建。但其中最大的道廟如大高玄殿、大光明殿、太素殿都遭受過火災。這真是絕妙的諷刺!三清天尊之流原來也是自身難保!嘉靖皇帝卻一味迷信道士,為了供養一個陶道士,剋期修廟,大興土木。明人陳繼儒《寶顏堂秘笈》記述,明嘉靖重建三殿時說:“今日三殿二樓十五門俱災,其木石磚瓦皆二十年搬運進皇城之物……當時起造宮殿王長壽等十萬幾千人,佐工者何止百萬?!笨磥砻恳淮喂こ虅趧恿Χ家偃f以上。其中包括值班軍在內。按規定是軍三民七之例[1]。技術工匠有輪班匠,由各省抽調,三年一役,一役三月。常住北京的工人叫住坐匠,一個月服役一旬[2]。住坐匠每月發銀六錢[3]。還有民夫由全國分派,按田地出夫[4]。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開鑿一次河道,調民夫六十萬[5]。此外還有違犯封建法律制度的囚犯供役之法。據《明會典》,囚犯死了還要囚犯家人補役。據《嚴震卿傳》,當震卿改造學宮,工程指揮李熙由于役徒死了四萬,要原戶出人補足。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有放遣休息的三千七百余人,令刻期使自來赴工,結果有三千人不赴工以示反抗。

明中葉嘉靖時期大興土木,又由于班軍避役不按時到班,要輸銀一兩二錢,雇人代替稱為包工。因而官書里又有輸班之名。明代雇工之例自此始[6]。這是明代末年到清代初年出現包工官木廠之先聲,也是資本主義商業在建筑領域里的濫觴。

嘉靖皇帝大約有20余年不住紫禁城大內,而執意住在西宮,并大肆修造御苑,這是有政治背景的。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紫禁城發生一次重要的宮廷事件,當時宮女們不堪忍受嘉靖皇帝的昏庸暴虐,楊金英等十六位宮婢乘嘉靖在乾清宮酒醉昏睡的時候,決心將他勒死。由于宮女氣力薄弱,系的絲帶不是死扣,嘉靖竟沒有死,被皇后趕來把他救活了。嘉靖大為震怒,在宮內開始了狂虐的屠殺,含冤致死者一百多人。據《萬歷野獲編》載,嘉靖整日擔驚受怕,不敢住大內,只好住在西宮,并乞靈于道教齋醮無虛日。

第四時期——明末衰落時期

從萬歷朝到明亡,經嘉(靖)、?。☉c)、萬(歷)的盛世而衰的跡象越加明顯。官僚集團的腐朽、宦官外戚的干政、東北滿族的興起,各地農民起義烽起不斷——這些都成為明朝岌岌可危的局勢。明政府仍然進行無窮盡的橫征暴斂,卻已無力再進行大規模的興建了。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三殿又發生了一次火災。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才開始興建,直到天啟七年(1627年)才完成。萬歷、天啟重建的三大殿體量較永樂初建時似偏低,與三臺高度有不協調之感。從現存的明初舊構太廟殿與三臺的比例一望可知,或是萬歷、天啟時人力、物力所致。巨大木材不易得是其關鍵。再一個可能是清代康熙初年興建太和殿時營建成現在體量。從此更是每況愈下,只能進行小規模的維修了。像主要建筑瓊華島上的廣寒殿,在萬歷七年倒坍之后,再也無力重建了(現在的白塔是清順治朝所建)。嘉靖所建的西宮也已荒蕪,有的殿堂倒坍后只余房基。又如西宮的大光明殿和南內的延禧宮燒毀后也再沒有重建。甚至南內飛虹橋石欄已壞,雖經補刻也終不及原來之精巧。

▲ 太和門、內金水橋廣場

[1]見《閑述》。

[2]見《明會典》。

[3]見《明史·食貨志》。

[4]見《明太祖實錄》。

[5]見《國朝列卿傳記·嚴震卿傳》。

[6]見《明世宗實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鹿泉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宿州市| 永新县| 丰原市| 丹江口市| 大同县| 盐津县| 泗阳县| 高台县| 遂昌县| 临沧市| 邮箱| 开平市| 库伦旗| 黑山县| 沙洋县| 余江县| 贵定县| 沁源县| 平舆县| 广东省| 英山县| 沙坪坝区| 乐山市| 呈贡县| 宜州市| 凌云县| 湘潭市| 延津县| 平邑县| 泰兴市| 荆门市| 滨海县| 偏关县| 高清| 咸阳市| 象州县| 龙岩市|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