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整車設計與產品開發
- 吳禮軍主編
- 500字
- 2022-05-10 17:24:08
4.3.4 行李艙布置
行李艙布置時,根據產品定位、造型需求及車身結構,優先滿足行李艙空間需求,結合人機布置、造型、配置等要求開展備胎、隨車工具及其他零部件布置。
1.備胎布置
備胎是除車輛正常行駛的輪胎外專門配備的應急輪胎,根據輪胎規格有全尺寸備胎和非全尺寸備胎之分。備胎的在行李艙區域的布置形式根據不同車型的定位及車身結構在行李艙區域可分為圖4-24所示的三種形式。

圖4-24 備胎布置形式示意圖
不同的備胎布置形式適用于不同的車型,備胎布置過程中考慮的重點也不盡相同。備胎各種布置形式設計時需考慮的因素如下。
1)a類布置形式(圖4-24a)是普通乘用車最普遍采用的形式,需考慮儲物空間、熱間距,避開排氣系統等熱源,避免備胎高溫老化。
2)b類布置形式(圖4-24b)多適用于MPV等車型,需考慮車輛通過性的要求。
3)c類布置形式(圖4-24c)多適用于SUV等車型,需考慮車輛視野的要求。
2.隨車工具及其他零部件布置
隨車工具一般放置于行李艙地毯下方或側面,考慮在日常情況下不影響用戶儲物空間,在應急情況下容易發現、便于取放。
行李艙內的其他零部件如行李艙燈、蓄電池、揚聲器、控制器、傳感器、線束等,在保證行李艙容積的前提下,根據不同零部件的功能、環境要求等進行合理布置。